癌症新療法「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在皖正式啟用

記者從安醫二附院獲悉,”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 ” 正式啟用,將率先用於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這標志着這種由中國科學家首創的腫瘤治療技術正式在安徽應用。

據悉,安徽是繼深圳、天津和湖北之後,第四個獲批開展臨床應用的地區。除了用於惡性胸腔積液治療外,未來新技術還將在惡性腹水、膽管癌和肺癌等實體瘤及其並發症領域逐步開展臨床應用。

據去年安徽省衛計委發布的 2017 年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安徽省惡性腫瘤估計年新發病例數已達 18.75 萬例,惡性腫瘤死亡數 11.63 萬例,相當於平均每天 514 人新患癌症,319 人死於癌症。

隨着癌症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多,市場對新的治療技術有着迫切需求。

癌症新療法「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在皖正式啟用

網絡圖片

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劉紅艷是此項技術的主要研究者。她介紹,” 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 ” 是以腫瘤細胞釋放的嚢泡作為天然載體,與化療藥物有機結合後,形成穩定的載藥囊泡。據介紹,腫瘤干細胞是導致腫瘤復發和轉移的 ” 元兇 “。載藥囊泡被輸注至患者體內後,可逆轉腫瘤干細胞的耐藥,讓藥物快速進入細胞核,來源於腫瘤細胞的載藥囊泡如同 ” 特洛伊木馬 ” 一樣,更高效殺傷腫瘤細胞及腫瘤干細胞,逆轉腫瘤細胞耐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

據劉紅艷透露,此次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開啟新技術臨床應用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建立惡性胸腔積液治療中心,未來還會推進新技術在惡性腹水、膽管癌和肺癌等實體瘤及其並發症領域逐步開展臨床應用,從而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目前,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包括放療、化療和手術切除等,一度為患者解決了極大的問題。但當下,腫瘤治療的臨床上仍會面臨毒副作用大、腫瘤易復發和轉移等問題,特別大部分惡性腫瘤發展到晚期都會出現惡性胸腔積液。無法治癒癌症的同時,也大大影響了患者生存質量。且易出現效果不確定、毒副作用大且易復發等情況。

載藥囊泡治療胸腔積液技術的用藥量,僅相當於傳統化療方法的幾千分之一,但作用於腫瘤細胞的藥量卻遠高於傳統化療,且療程大幅縮短,全身的副反應和毒副作用也明顯降低。

據介紹,這項全新抗癌技術是由中國醫學專家全球首創。技術發明人是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黃波領導的團隊。

目前黃波團隊已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 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近 50 篇高影響因子論文,為載藥囊泡治療腫瘤技術提供了一定的學術理論支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合肥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