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作為一個好奇寶寶,我的周末時光總是與各種紀錄片和圖書相伴度過。慢慢地,我的書架越來越滿,而其中半壁江山都被 DK 的那些大部頭百科書占據了!

最近我搞到一本《DK 博物大百科》,可憐的書架又要遭殃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第一印象是什麼呢?大、沉。稱了一下,差不多得有7 斤重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不用多說你們也知道,DK 出版社是個百科專業戶。

只要封面上印着下面這個 logo,那基本上都是開本超大、裝幀精良的百科全書。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DK 已經出過那麼多自然博物向的百科全書,那這本《DK 博物大百科》有什麼特別的?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一開始我也很疑惑,大致翻了一輪後才發現這本書並非單純對各種知識點進行羅列。

盡管收錄了 6000 多幅插圖,涵蓋 5000 余個物種,但這本書真不只是信息量大那麼簡單。

看看我們做的閱讀說明,你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沒錯,這是一本框架性的百科,不止展示有趣的知識,還能幫助你建立最基本的知識框架。

等不及的可以先戳下圖開搶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領券 + 直降

戳上圖立減 160 元

開始啃書就很驚訝,並不像其他百科全書那樣,上來就火急火燎地狂列知識點。

《DK 博物大百科》就像一個老師,先用了幾頁篇幅介紹地球環境和地理知識——進而引出了生命起源、物種進化的概念。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經過一番理論知識鋪墊後,接下來引出了物種進化和多樣性以及生物分類的概念。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這本書中,我尤其喜歡這棵巨大的 ” 生命之樹 ” ——從簡單的原核生物到現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生命形態,物種演化的過程一覽無余。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接着往下翻,繼續詫異,《DK 博物大百科》竟然用了整整一個章節講地球的礦物、岩石和化石。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雖然這些也是 ” 自然 ” 的一部分,但很少有百科全書把生命體和非生命體放在一起講述。

仔細一讀才發現,這本書 ” 野心 ” 還真不小!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回溯地球 46 億年的漫長歷程,倘若歷史稍有不同,我們今天可能也不會在這里。

那麼地球為何能孕育出生命的?

復雜多樣的生命形態又是怎樣演化出來的?

物種的命運交織在一起,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這才是《DK 博物大百科》希望與大家一起探討的內容。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本書還是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100 周年的紀念出版物,擁有多種語言譯本,全球銷量已經突破 40 萬冊。

國內引進這本書的版權後,耗時 6 年,中文版才最終出爐。

畢竟《DK 博物大百科》涉及方向太復雜,並且都有縱深,翻譯和審校都請到國內十多位頂尖的專家參與。

你們看看名單感受一下:

國家動物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張勁碩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朱坤

北京林業大學 吳海峰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何長歡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張興春

中國科協青少年活動中心 姜景一

中國科協科技會堂 鄭浩然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林然

北京市地質研究所 馬志飛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劉冰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邢路達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姚雲志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郭徽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這本書非常適合像我這樣的業余愛好者——並不硬核,沒有整天啃論文的耐心,同時又擔心各種魚龍混雜的文章不夠靠譜。

再說了,過於碎片化的閱讀,也沒辦法幫助我建立起知識體系和思考框架。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DK 博物百科》並不是單向的知識點輸出,閱讀的感覺就像是在跟一位老教授進行探討。

特別是知識框架的構建,讓我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只不過這次老師都是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光看我說還有疑慮?那看看兩位專家是如何評價《DK 博物大百科》的吧: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展現地球生命從無到有、由簡至繁的演化歷程,收錄了 6000 多張插圖,5000 余個物種,更重要的是幫你建立起一套 ” 閱讀自然 ” 的思維框架……

7 斤重的《DK 博物大百科》,戳圖搶!

看完這本書,我麒麟臂都練出來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物種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