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一醫院感染科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

前不久,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來了一位19歲的年輕人。不幸的是,他的肝功異常已有1個多月,通過護肝治療肝功仍不見好轉,且經過一系列無創檢查,肝功異常原因還是不能明確。年輕人和親人們都陷入了焦慮、憂愁中。

醫院感染科醫療組對病例進行了充分討論、分析後,認為患者目前肝臟炎症程度、纖維化情況不詳,常規檢查均無法明確病因,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建議患者行肝臟穿刺活檢術。醫務人員經過與患者及家屬的充分溝通後,在超聲室老師的協助下,感染科醫師鄒倫成功為患者施行了超聲引導下肝穿刺活檢術,成功取出肝組織送病理檢查。這也是感染科開展的首例超聲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

術後,年輕人恢復良好,無明顯不適症狀。經過病理學分析後,明確出診斷結果為「藥物性肝炎」,為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重要依據。

自貢市一醫院感染科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

鄒倫講道:「一直以來,我們科室對收治的不明原因黃疸、肝功能異常患者多會建議做肝臟穿刺活檢術以明確病因,為準確診療提供最有針對性的依據。但患者及家屬聽到「活檢術」三個字就會充滿恐懼,並伴有一系列問題,比如:肝臟穿刺活檢是要割一塊肝嗎?穿刺,風險會不會很大?
穿刺後會不會大出血?這些對肝臟穿刺活檢術字面上帶去的負面心理暗示,讓大家對它充滿了牴觸和拒絕檢查,卻讓許多肝病都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耽誤了治療進程。」

實際的真相是這項檢查風險小,因為技術上普遍採取1秒鐘肝穿刺法,在超聲引導下準確定位,避開肝臟血管,安全、簡便、快捷、成功率高。大部分不明原因的肝臟疾病都可以通過這項檢查達到精準診斷。

另外,它使用的穿刺針是比較細的,取出來的肝組織也非常少,對肝臟損傷其實非常小。而且,肝臟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穿刺所造成的微小損傷是可以在短時間內修復的。

所以說,這項檢查其實並不可怕,字面的歪曲理解、負面的心理暗示往往是治療疾病最大的敵人,這只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和醫生對症治療,而只要摒棄這些偏見,積極配合,就會離健康、離生門更近一步。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歐陽雪)

來源:kknews自貢市一醫院感染科成功開展首例超聲引導下肝臟穿刺活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