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怎麼會「盯」上你?

新華社華盛頓7月1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團隊發現,蚊子是通過「先嗅後看」的方式發現、跟蹤並找到「美食」的。在這一過程中,二氧化碳是蚊子找到目標的重要信號。相關研究從神經科學層面解答了蚊子如何覓食的謎題。

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當蚊子的嗅覺系統檢測到二氧化碳等信號時,就會引發大腦內部的變化,從而觸發一些行為反應:啟動視覺系統,「掃描」周圍特定形狀的物體並飛向它們。

研究人員用鎢絲將大約250隻雌性埃及伊蚊系在直徑約18厘米的環形裝置內,蚊子下方裝有光學傳感器,用於觀測蚊子翅膀扇動的頻率,四周為360度液晶屏用於播放刺激蚊子視覺的不同影像。

研究人員從一個進風口噴入二氧化碳含量為5%的空氣(人呼出的空氣二氧化碳含量為4.5%),時長1秒鍾。結果顯示,蚊子翅膀扇動頻率隨即加快。研究人員發現,在顯示屏上播放快速移動的星空圖像,對蚊子行為幾乎沒有影響;但播放水平移動的長條,蚊子的翅膀扇動頻率加快,且試圖向長條的運動方向移動。

研究人員使用特定的轉基因蚊子重復了這一實驗。當這些轉基因蚊子的細胞中含有大量鈣離子時,它們就會發出熒光綠色。他們將這些蚊子的頭骨移除,用顯微鏡實時觀測它們大腦各部分的神經元活動。

研究小組集中研究了蚊子的59個與視覺相關的腦部區域,結果顯示,看到移動長條後,有三分之二的視覺相關腦區會被點亮;而先噴入二氧化碳再展示移動長條,23%的腦區神經活動比之前更活躍,這表明二氧化碳引發了更大程度的反應。

論文作者、華盛頓大學生物學教授傑弗里·里費爾說,蚊子的嗅覺可以探測到30米之外的信號,但它們只能看清距離自己約5米左右的物體。

里費爾團隊下一步將測試其他可能影響蚊子行為的視覺信號,研究結果將進一步闡明蚊子是如何找到食物的,有望為減少蚊子傳播疾病提供科學依據。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