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耕田園的詩作世代流傳,田園詩里的情懷亦傳承在華夏兒女血液之中。

比這種詩意說法更令人信服的是,種菜是我們的種族天賦。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 電影《地心引力》中,中國空間站里正在種菜(疑似韭菜).

《三國演義》里面劉備在曹操帳下韜光養晦,沒事干就種菜;《三體》里面只有一個大腦形態的雲天明也要在三體人的飛船上種菜;更不用說現實世界里我們在各處大使館里種菜,伊拉克鹽鹼地里種菜,西沙群島上的荒地種菜。

這麼說吧,我們是好地必然要種菜,爛地也要弄成好地種菜,沒地也得整出塊地種菜。

年輕人開始割韭菜

現在,種菜風吹入城市陽台,沒地的城市人群也有了《紅樓夢》里賈政的「歸農之意」,開始思考哪里能整出地來。

淘寶 3 月發布的《陽台種菜報告》顯示,近年來淘寶上的種子銷量增長迅速,95 後作為種菜主力,越來越多的陽台成了菜園。

和生活的快節奏一樣,大多數年輕人喜歡好種活、周期短、能迅速收割的種類。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他們不求產量多少,享受的是開花、結果和收割的過程,成就感往往比做其他事更容易到來,「種了菜,不需很久就能吃,每天都能看到生命的成長,感受生長的欣喜」。

被稱為「懶人菜」的韭菜格外受陽台種菜族的喜愛。雖然打工人常常自比韭菜,但這里沒有任何反諷之意,韭菜是實實在在要割來吃的。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今年的前三個月,韭菜種子銷量同比增長 370%,超越辣椒、薄荷等成為淘寶上最熱銷的種子。一些新品種比如櫻桃蘿卜、地黃瓜、草莓柿子也頗受歡迎。

在地域層面,上海一舉超越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的城市,陽台「菜化率」第一。東莞、北京、蘇州、廣州也緊隨其後,成為網購種子大戶。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整體來說,菜化率高的城市經濟水平也都比較高,野餐、露營等潮流也在這些城市有廣闊市場,大概是人的現代性和人的動物性在激烈交鋒中。

不少賣家看準這波年輕人的需求,開發了種子新手套裝,甚至還有賣家乾脆直播教學。淘寶上的「問大家」也成為種菜小白掃盲專區,「菜友們」在底下互幫互助,仿佛走進了農業農村頻道《致富經》節目現場。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為什麼中國人對「在家種菜」這麼執著,很多人都想把陽台和花園都變成菜園地?

在知乎,這個問題已經有 1000 多個回答。大多數網友選擇曬出自身種菜的過程和成果,以實踐吸引更多的人快樂種菜。或許這能說明,種菜是刻進基因的愛好,無需過多解釋,身處其中的人自然能夠明白。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在豆瓣上有一個名為#我在陽台種菜吃#的話題,目前已有 1200 多篇內容和超過 800 萬的瀏覽。年輕人共同探討如何養好家里的一方菜地和盆栽小花,打造屬於自己的「食用陽台」。

除了韭菜小白菜這類自強不息型選手之外,我們種菜不挑地方,不挑空間,當然也不挑品種,冰草這類小眾選手也能上得陽台,下得廚房。

豆瓣用戶「你的槍聲里」在 3 月播種冰草,到 6 月份已經收獲了兩次。剪下葉子,清水沖洗,冷藏兩到三小時,冰草就可以吃了,蘸些沙拉醬會蓋過澀味,更加水嫩可口。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 冰草. 圖片來自:豆瓣@你的槍聲里 https://www.douban.com/note/806730003/

種菜固然是最鄉土的行為,也是全網范圍的話題。淘寶出種子和報告,知乎豆瓣在熱烈討論,貼吧也沒有置身事外。

「陽台種菜」的百度貼吧有 7 萬多人關注,共同實踐「綠色、健康、時尚、安全的都市田園生活」這一信條。在精品貼里,吧主親自寫了自己從買種子到追肥的種植經驗,「歡迎各位喜歡在自家陽台上種菜的朋友加入。我們種的不是菜,是生活」。

與泥土相連的方式

「卡門」是陽台種菜的愛好者,她自嘲自己是「失敗案例」,打工人都說好養活的韭菜,在她的花盆里卻「毫無生氣、瘦小疲弱」,絲毫看不出有被割的價值。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卡門」家陽台的韭菜.

「可能它來到這里土壤不習慣吧,韭菜是從室友媽媽的菜田里挖來的,在田里的時候明明長得很好。」

這時候,「卡門」對韭菜的心態仿佛不是一把鐮刀,而是養寵物的主人。

中國悠久的農耕歷史孕育出濃厚的種菜情結,我們從土地和種子里獲得過絕對的安全感,對泥土的熱愛更是一種深烙於心的意識。

在陽台種菜,或許是無法與土地相連的城市打工人和泥土親近的方式。在方寸之地「開墾」的動力,不止是來自那些果蔬,也源於一塊塊微型田地。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離我們漸漸遠去的時候,陽台種菜或許能以最低成本實現田園夢。

沒有時間親身實踐的人們,則寄託於短視頻,看著螢幕那端的人們如何低頭勞作。

李子柒展現的就是理想化的世外桃源、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詩意田園。在砍柴生火做各種美食之餘,她還會製作文房四寶、採花染衣服、做鞦韆造麵包窯,背後是從小扎實的幹活基礎、成千上萬次的重復練習和不停自學的韌勁。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 李子柒.

華農兄弟是另外一種風格。養竹鼠、摘野果、河邊釣魚、帶狗散步、烤兄弟家的豬…… 這些日漸消逝的田野趣味,是他們最珍視的。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 華農兄弟.

視頻或多或少會有美化,但足以展現,在鄉下生活的人,是怎樣紮根在泥土里,利用大地的饋贈,對大自然表達敬意。

相較之下,「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當代打工人在陽台種菜,只是想維持昔日生活里美好的一面,在鋼筋水泥里象徵性地尋回鄉情野趣。這其中有美好想像的成分,陽台種菜已經和農業生產大相逕庭,大概是種菜、養綠植和養寵物的結合體。

不過這種有益無害、身體力行與泥土連接的生活方式仍有趣味。畢竟時至今日,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仍是個貶義詞。

賽博農夫

隨著網際網路使用場景的全面下沉,「種田遊戲」可能更為普及,是賽博世界的田園牧歌。

「種田遊戲」不代表一定要有農作物,泛泛而言,沙盒類、模擬經營建造類及養成類遊戲,全部可以算在其中。

「童年烏托邦」《摩爾莊園》、2020 年年初的 Switch 遊戲《動物之森》、2020 年 7 月上線的手遊《江南百景圖》、steam 平台遊戲《星露穀物語》,都能給玩家開墾和基建的體驗。

更全民、更貼近種菜主旨的,當然還是當年的《開心農場》了,它可以算作是中國社交網絡上第一個真正成功的社交遊戲。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優秀的種田遊戲,需要豐富的細節、持續的可玩性、一定的自由度,讓玩家在遊戲里找到自己的節奏,過上「嚮往的生活」。

「予安」是《動物之森》的重度玩家,她喜歡動森的慢節奏,這里沒有工作、沒有內卷,對她而言更像是一個夢想中的世外桃源。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 動物之森. 圖片來自:微博@動森秘書子

「我是一個重度社恐,基本上都是單機玩,每天釣魚、種花、抓蟲子和布置小島,小島很大,布置了好幾個月還沒搞好,我就這樣慢慢搞下去好了。動森的重點其實是小動物居民,他們有時會說出一些很有哲理的話,讓你感覺他們不只是 NPC(非玩家角色)的存在。」

霍比特人,是英國作家托爾金的奇幻小說中出現的一種民族,他們習慣於微笑與享受美食,熱愛寧靜、祥和、易耕種的土地。電影《指環王》就是由托爾金的小說改編而來。

更有趣的是,《指環王》演員在 Twitter 私信了一個動森玩家,希望他能夠上島賣大頭菜,被網友評價「不愧是熱愛水果的霍比特人」「夏爾居民傳統技能」。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所以,在熱愛種田遊戲這件事上,全世界的人們區別倒是不大,而且這一類型的遊戲很容易打破隔膜,使得各地的賽博農夫們互通有無。

而中國這邊更為特殊的是,我們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還不算久,加上整體上農業機械化程度不太高,因此農耕手作的記憶依舊在流傳,民以食為天等樸素思想依然存在,所以我們也更容易從賽博走入現實,把菜種起來。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 摩爾莊園. 圖片來自:微博@摩爾莊園手遊

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說過,遊戲、冒險活動以及時尚,都是藉助其審美來「逃出平淡的日常生活」的嘗試,它們既是現代社會碎片式體驗的審美形式,也是追求新鮮、刺激和創造生活距離的具體表現形式。

因為客觀距離的存在,「種田遊戲」和現實勞作的邏輯當然是不一樣的,但玩家們能夠在其中逃離現實的壓力和庸碌,在遊戲里安居樂業,回歸另一種平淡卻不無聊的日常。

真·割韭菜!打工人在「食用陽台」上治癒自己

▲「卡門」家陽台的艾草.

沒有種好韭菜的「卡門」和她的室友,依舊非常享受陽台種菜的過程:「種不活也是習慣了,心態還好。最近想再買一點開花結果的類型,吸引小鳥來我們家陽台休息,貼近田園生活。」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春種秋收,見陽台枝繁葉茂,心也能暫游林山。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