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近期是電影節的狂歡。從柏林電影節到剛剛落幕的奧斯卡電影節,在北愛爾蘭舉辦的貝爾法斯特電影節也即將開幕。這個電影節,大家或許並不熟悉,但今年它主打多元文化的特點,特別邀請了一位演員——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他是印度國寶級影帝、導演和社會活動家,是被《時代雜誌》譽為:「印度的良心」的阿米爾·汗(Aamir Khan)。

其實,直到2017年上映了《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在中國才真正算是廣為人知。這部由真實人物故事改編的,展現了「女孩力量」的影片,講述了一位業余摔跤手爸爸是如何訓練他的女兒最終獲得冠軍的故事。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在中國,很多人把這部電影歸類於「虎爸」訓練兒女的家庭電影類型。但是,在印度特殊的環境下(重男輕女;缺乏正式的訓練場所;缺乏政府機構支持;與傳統的風俗相悖),這卻一部「踰越」的電影:踰越並超越了傳統家庭生活和普通個人在社會中的擔當與責任。

阿米爾·汗飾演的「爸爸」,從監督女兒訓練的親力親為到對社會制度呼籲和推動,為廣大印度人民打開了對國家和社會主動擔當的想象力。

阿米爾·汗出生於影視世家,他爸爸是當地著名的製片人。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阿米爾·汗參與他父親的劇本交流活動。盡管,進入電影產業並不是他父親對他的期望,但阿米爾·汗還是受到了電影藝術的吸引,進入了這個行業。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早年,23歲的阿米爾·汗憑借一部《冷暖人間》,成為當時印度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而接連出演的青春浪漫電影(之後的《講心不講金》)卻給阿米爾·汗貼上了「奶油小生」的標簽。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之後,阿米爾·汗就開始為自己制定要求與標準,比如:對劇本的精挑細選和一年絕不接超過兩部戲的拍攝。對不同角色的挑戰和自身的要求,阿米爾·汗很快就擺脫「奶油小生」的標簽,成為實力派和票房的保證。

2002年,阿米爾·汗帶領《Lagaan(印度往事)》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引用老牌影評人的說法:「這是一部精雕細琢的,極具娛樂性的史詩,渾身散發着異國文化的香料。」從典型的西方視角對此片的贊譽也可以看出,這部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電影,打破了西方對寶萊塢歌舞片的傳統印象,再一次將印度電影帶到了國際化水準的高度。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但是,阿米爾·汗的雄心並不止於此。

一部關於1857年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歷史的電影:《The Rising(起義)》,於2005年上映。這部電影是阿米爾·汗多年的想法,並經過四年的時間,通過不斷查閱文獻資料和籌劃拍攝事宜,才將這段歷史起因呈現出來。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以曼伽爾·潘迪為原型的郵票

阿米爾·汗在片中扮演曼伽爾·潘迪(Mangal Pandey)士兵,是一位不堪英殖民壓迫和種族歧視的反英戰士。歷史上也是他首先挺身而出,號召印度士兵起義,最後被捕及處於絞刑,他的死卻吹響了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號角。憑藉此片,阿米爾·汗坐穩了在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如果認為是大屏幕上的形象賦予了阿米爾·汗的人格魅力,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導演的阿米爾·汗,在大屏幕上取得的成功只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他還是位社會活動家。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從2012年開始,他主持了一檔《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的節目,節目內容涉及印度敏感社會問題。比如:墮胎、兒童性虐、強奸、家庭暴力,種族制度、酗酒和政治犯罪等。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印度學生對節目的好評

節目通過脫口秀訪談和記者現場采訪直播的方式,敦促公民採取行動。為了傳播得更加有效,節目除了主要的印地語之外,還以八種語言同時播出,並配以英語字幕。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印度觀眾認為這檔節目可以激勵大家行動起來

節目這種真實的、直擊人心的呈現方式,將社會各種問題剝現在眾人面前。這不僅激勵了民眾自發行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政府的執行力和社會進步。節目第一季播出,它的觀眾就輻射到了165個國家。阿米爾·汗用自己的影響力將這個國家真實的聲音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團結起來、行動起來。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阿米爾·汗的曾外祖父阿布·卡拉姆·阿扎德(Maulana Abul Kalam Azad)是一位思想家——印度歷史上第一任教育部長,印度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還是聖雄·甘地的親密戰友。印度的「國民教育日」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所以,阿米爾·汗的責任感也是與生俱來的吧,畢竟家族血液里就一直流趟着對民族復興的擔當,和對推動國家進步的責任感。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右為阿布·卡拉姆·阿扎德頭像

阿米爾·汗的確把他的曾外祖父當作榜樣和目標,甚至想把其生平事跡改編、拍攝成電影。

在實際行動上也是如此。

06年,他參與了印度民間社會運動組織(NBA) 的行動——由於政府修大壩,大批農民即將流離失所,於是在烈日下阿米爾·汗與抗議的人群一起絕食;為了推動全民共識,他不贊成降低娛樂稅,以身作則,堅持自己公民義務的一部分;12年,他退出了GOI的版權專家組,不想涉及其中的利益糾紛;而在拍攝《三傻》期間,阿米爾·汗偏偏將孟買的製片人帶入到印度偏僻小鎮,以此來改變寶萊塢的刻板取景手法,試圖呈現出真實的印度民生狀態。

之後,成為聯合國形象大使的阿米爾·汗將自己的主要目標更多的放在關注兒童教育與營養方面。由於受到他曾外祖父教育制度改革思想的影響,阿米爾·汗知道,一個國家和民族崛起的希望是兒童,是無數的下一代。

帶着這份責任與擔當,阿米爾·汗依然在自己的道路上「我行我素」着。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從某種程度上,阿米爾·汗選擇了一條並不容易的「窄路」:在娛樂、影視圈一帆風順的康莊大道下,偏偏轉向了一條充滿荊棘和冒險的路。這條路漫長而遙遠,由偉人聖雄·甘地、巴爾·甘加達爾·蒂拉克、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等開辟出來,通往印度更光明未來的方向。

聖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起人,帶領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聖雄·甘地

巴爾·甘加達爾·蒂拉克是19世紀初印度教育家、民族解放鬥爭的領導人之一。他將政治自主與經濟獨立作為自己政治鬥爭的目標,是「印度革命之父」。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巴爾·甘加達爾·蒂拉克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他是印度開國總理,參與了印度獨立運動,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在印度被尊認為「偉大的學者」。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印度良心阿米爾·汗,他的曾祖父竟是甘地的親密戰友

近期,阿米爾·汗也即將出演印度改編版《阿甘正傳》中的阿甘一角。恰如電影所描述的:你永遠不知道的生活下一步的滋味,才是真正令人值得期待的。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煲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