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 爆款國漫誕生記

1600 多人的製作團隊,5000 余個鏡頭,全片 80% 以上的特效製作,上映一個半小時票房破億。一部被稱為 ” 國漫之光 ” 的動畫電影如何誕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爆款國漫誕生記

7 月 26 日一早,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剛上映 1 小時 29 分,票房就已經破億,創下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的記錄。

電影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了一段別樣的哪吒成長經歷。光線傳媒影業彩條屋影業 CEO 易巧是這部影片的監制,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這個片子的預算沒有很高,當導演拿着特效方案給國內一線特效公司的時候,所有公司都是拒絕的。後來,導演找了 60 多家二三線小團隊,甚至小到每家只有一兩個人的團隊,分包出去解決。” 最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製作仍然令人贊嘆,不只如此,它的故事線也擁有非常高的完成度。上映後的首個周末,豆瓣評分高達 8.7。

五年籌備,66 版修改

主創團隊算了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本初稿用了半年時間,總共經歷了 66 版修改。導演餃子在每次修改時,都處於一整天閉門苦思的狀態里。在導演圈子里,餃子算是隨和的,但是為角色敖丙配音的演員瀚墨記得,導演對電影的製作要求非常嚴苛,配音的時候,一句話經常被要求說上上百遍。

不只是配音演員被虐得夠嗆,參與特效製作的眾多小公司也是如此,那些公司中,有善於做水、做閃電效果的,他們都是分開工作的,分別死磕自己負責的部分,然後再湊到一起。團隊常常日夜趕工,被觀眾熱議的哪吒 ” 黑眼圈 ” 的形象,靈感來源甚至就是這些工作人員自己的真實樣子。

這款哪吒形象的設計有 100 個多個版本,最初是偏甜美的風格,團隊都不太滿意,直到出現獠牙和黑眼圈,算是 ” 最丑 ” 的一版,卻被出奇一致地拍案叫好。他們想挑戰一些與觀眾曾經熟悉的哪吒完全不同的面貌。

據《新京報》報道,這背後,實際參與的製作人員超過 1600 人,最初全片有 5000 多個鏡頭,是普通動畫電影的 3 倍,導演反復挑選後留下了 2000 個鏡頭。成片中 1318 個特效鏡頭,占到全片的 80%,用了全國 20 多個特效團隊協作,僅 ” 江山社稷圖中四個人搶筆 ” 這個景的草圖就做了 2 個月時間。而結尾的幾個大特效段落僅測試時間都在 3 個月左右。

餃子從劇本到製作,從美工到特效,都親力親為,還給片中的混元珠配了音。為了做好申公豹變身不到 5 秒鍾的鏡頭,導演死磕了兩三個月的時間。而在《哪吒》的製作中,與常規的方式不同,是先配音後製作,配音演員的表情會被採集到相應角色上,讓銀幕上最終的呈現效果更加逼真。

但也因為如此,製作時間超長,難度也增加很多,團隊有不少人因此離開。孩童時期的哪吒的配音演員呂艷婷說,自己是用 ” 人生最低聲線 ” 配音,甚至在那之後近乎失聲了一個月。

導演餃子是 80 後,四川人,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或許是因為醫學專業的訓練,讓他對於自己的作品有着極為理性的要求。為更好提煉傳統文化的精髓,餃子買來許多相關著作,一一進行了閱讀,並且親自對全片近 2000 個鏡頭反復審核,由於糾結於某幾個鏡頭的完成度,以至於讓影片遠遠超出計劃製作時長。

哪吒、敖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被困進山河社稷圖里,為了離開,四人爭搶太乙真人手上的唯一能夠幫助逃離的工具毛筆,最後在圖畫里滾成了一個冰球,這一段,餃子花了三個月設計完成。

監制易巧表示,” 在最後頂天雷的部分,是一個強設定。可能在那里哪吒和敖丙有一個人會死掉,但這就只是一個簡單的對抗過程。後來我們把戲分成了兩個層次來做,第一部分解決哪吒跟這個世界的問題,比如他跟周圍的村民和自己的父母,這些命運的部分要自己扛。第二層,也就是他天生是魔王這個事情。最後他們聯手去頂天雷,也就是可以倒在命運之下,但絕不低頭。”

國漫之路

易巧第一次聽說餃子,是因為 2009 年一部 16 分鍾的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那時候易巧還在讀大四,感嘆國內竟然有這麼好的動畫短片,接着就開始去了解了導演餃子的資料。

他很驚訝,這片子的導演是一個醫科大學畢業生 , 本名叫楊宇,四川瀘州人,從小喜歡畫畫、看漫畫,大三開始學習三維動畫軟件,當發現一個人也能做出好的畫面之後,對於從事這一行的興趣更加濃厚。他畢業後開始製作短片,最初給自己起了 ” 餃克力 ” 這個藝名,覺得中西合璧,又好吃又能補充能量。後來覺得比較拗口,就改成了自己愛吃又很中國的 ” 餃子 “。

為了完成 16 分鍾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餃子一個人用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父親去世後,家里僅有的收入就是母親每個月 1000 塊的退休金,他跟母親住在一起,吃超市特價菜,不買新衣服,盡量不出門。但他覺得,” 那三年半的時間,我過得跟生活在空間站似的,三點一線:客廳、臥室、廁所。”

2014 年,光線成立彩條屋影業,專門做動畫電影,由易巧負責。” 當時,做動畫的導演很少。因為賺不到錢,不少人轉行做遊戲或者低幼動畫。” 易巧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2014 年一整年,易巧都在拜訪自己所能想到的導演,看他們是否還在堅持做動畫電影。他找到了包括《李獻歷險記》的導演李陽、後來的《大魚海棠》導演梁旋在內的幾乎所有中國動畫導演,但大都沒有合適的項目合作。最終,彩條屋選擇跟進了《大魚海棠》的後期部分,至於真的啟動屬於彩條屋自己的大項目,還是在易巧見到了餃子之後。

他到成都見到餃子時,對方跟他講了很多不順的經歷。在做完《打,打個大西瓜》之後,很多公司找到他談合作,但因為國內的動畫市場不好,幾個項目都沒有推進下去。這幾年,餃子和朋友成立 ” 餃克力動畫工作室 “,又把工作室變成了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但仍然不太賺錢。易巧跟他談下三到五年的合作,決定這期間只打磨一個作品。

之後半年,餃子都在構思,最後給出了一個 PPT 版本的《哪吒》雛形。一百字的大綱里,銀珠和魔丸的構想都在里面。哪吒和孫悟空,是餃子在中國神話史里最喜歡的兩個人物。他覺得,自己大概跟哪吒更像一些,天生有反骨,是個翻江倒海的人,但沉寂了許久。

最終,這成為彩條屋第一個正式立項的大體量作品。從中國神話中汲取劇本靈感,是近幾年中國動畫電影的典型方式,上一部成功的嘗試是 2015 年的《大聖歸來》,票房達到 9.5 億,而 2016 年備受期待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口碑一般,但票房還是達到了 5.6 億,2017 年上映的《大護法》由於風格奇絕,雖口碑高企但票房止步於 8000 萬,聲勢很大的《白蛇:緣起》以 4.4 億票房收官,遠低於預期。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上映後的第一個周六,豆瓣上已經有超過 12 萬人進行了評分,評價統計顯示好於 91% 的動畫片,好於 97% 的喜劇片。在這個史上最疲軟的暑期檔,這部動畫成為了影迷們唯一的強心針。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