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文 / 觀影君

定檔撤檔再定檔,兜兜轉轉,《媽閣是座城》還是上映了。

從最初預計4月份上映,跳票到5月17日,再到最終6月14日上映。各中原因復雜,不便多猜。作為一部文藝片,《媽閣是座城》在上映5天後取得了超過3000萬的票房,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海報

這部電影之所以備受關注,除了白百合+劉嘉玲+「達康書記」吳剛的實力派卡司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導演 — 李少紅。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2019)劉嘉玲

乍一聽,你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若是提起她的作品,你肯定不陌生。

比較有知名度的是2000年的電視劇《大明宮詞》,以及2010年的新版《紅樓夢》,還有電視劇《橘子紅了》和電影《紅粉》《血色清晨》等也都是她的作品。

李少紅是中國「第五代」導演中最特殊的一位,因其女性的身份,她的影視創作始終圍繞着「女性」這個主題,在作品中凸顯女性意識。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李少紅導演

加上李少紅本人較早顯露的女性意識,使她成為中國女性題材影視創作的代表人物,有「女性影視旗手」之稱,特別是1995年的電影《紅粉》,堪稱九十年代女性題材電影的集大成者。

《媽閣是座城》作為李少紅導演暌違13年後的最新電影作品,秉承了她電影中一以貫之的女性意識,主角是白百合飾演的梅曉鷗。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2019)白百合 飾 梅曉鷗

電影的一切敘事都離不開這個女性角色,講述了她坎坷的人生,從被丈夫拋棄的女人,到獨當一面的單親媽媽,她在一場場愛情賭局中,完成了人生的蛻變。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2019)白百合 飾 梅曉鷗

李少紅對同一個題材(女性題材)數十年來不變的痴執,即使跳出「第五代」,放眼整個華語影壇,也是極為少見的。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她的這種堅守,究竟緣起何處呢?

01、

李少紅生於 1955 年,山東文登人。她的母親金淑琪是個導演。李少紅的母親一直忙於事業,經常無暇顧及女兒。所以童年時期的李少紅被託管在無錫,一年也見不到母親幾次。打小生活在缺少陪伴的環境中,李少紅很早就形成了堅強獨立的性格。

1969年,李少紅的弟弟出生了。

李少紅從父母親那得到的關愛又減少了一點。如今再回想,李少紅如是坦言,「一直到14歲我都是獨生女,後來我突然有了一個弟弟,從此我不再是父母關愛的中心。人在小的時候,尤其是女孩子,心里都很敏感,也相對脆弱。我那時最大的逆反心理,就是離家出走,恢復自己的獨立」。

所以,當時只有14歲的李少紅選擇前往四川軍區獨立第二師當兵。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李少紅導演

1978年,高考恢復,李少紅決定參考。她最初的想法是准備考醫大,但有天無意間看到了《人民日報》文藝版的一則北京電影學院的招生廣告,想到自己的媽媽就是拍電影的,所以李少紅也打算試一試。

在眾多考生中,李少紅脫穎而出,一舉成功,順利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任助理導演,參與了著名導演謝鐵驪的兩部影片《包氏父子》和《清水灣,淡水灣》的拍攝製作。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包氏父子》(1983)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清水灣,淡水灣》(1984)

直到1988 年,李少紅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銀蛇謀殺案》,導演生涯的序幕也由此拉開。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李少紅以自身的女性意識,將自己與當時眾多的男導演區分開來。相比於他們,李少紅的優勢在於對女性人物和女性敘事有着直接經驗的把握和感知。

自八十年代末起,她用獨具特色的女性視角,向我們展示出了豐富多彩的女性世界。通過不斷的追求和探索,在電影中表現出女性對於歷史、生命、感情的特殊感悟。

走出了一條只屬於李少紅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女性電影之路。

02、風格初現:1988年 – 1990年

處女作《銀蛇謀殺案》盡管是一部命題之作,但依舊顯示出李少紅在電影方面的才華,使其嶄露頭角。它講了一個變態殺手的故事,並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作為內地電影商業化的初嘗試,《銀蛇謀殺案》也有着特殊的意義,為之後向市場化的轉型奠定了基礎。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銀蛇謀殺案》(1988)賈宏聲

如今再回憶起這部處女作,李少紅還是感觸良多:「當時大家都懷着一種藝術創作的沖動,就像經歷了一場初戀,我是拿着拍文藝片的方法拍了這部商業片。所有人都不管不顧,只為呈現這部電影,那種感覺後來再也沒有了」。

1989年的第二部電影《血色清晨》算是李少紅確立個人風格的,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這部改編自馬爾克斯中篇小說《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的電影,獲得了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獎。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血色清晨》(1989)

在《血色清晨》中,李少紅將馬爾克斯的南美魔幻現實主義,完美地放置在了當代中國的現實之中,透過悲涼的人生慘劇,李少紅批判性地反思了當時頹廢、殘酷的社會陋俗。

從《血色清晨》開始,李少紅的藝術風格初步成型,即「於無聲處聽驚雷,處平靜中觸溫熱」。她對故事的處理,恬淡,不激烈,但是卻暗暗繃着一股勁。

03、自我覺醒:1992年 – 1997年

1992年的《四十不惑》是李少紅的又一次命題創作。剛過不惑之年的曹德培(李雪健 飾)本有一個幸福的家,但突如其來的一個「親生兒子」,打亂了他平靜的生活。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四十不惑》(1992)李雪健 飾 曹德培

面對這樣的一個故事,李少紅決定弱化戲劇性和衝突性,將重點放在人物的心理感受上,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講述着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和平凡的現實人生。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四十不惑》(1992)海報

1994年的《紅粉》改編自作家蘇童的同名小說,李少紅首次在電影中以女性為主角,這是她的女性意識在電影中首次展現。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愛情故事。李少紅巧妙地把「歷史」二字拍得很小,是一種屬於個人的歷史,就像磅礴歷史景觀的一個小角落;相反的,她把「人」拍得很大。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紅粉》(1994)王志文 & 何賽飛

《紅粉》延續了《四十不惑》用內心視角講內心故事的敘事方式,全然以一個個人的、女性的眼睛去看待歷史和人生。該片獲得了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的提名和最佳視覺效果銀熊獎。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紅粉》中的女性角色們不再只是男性獵奇的目標,而是有着清晰明確的自我意識,懂得頑強抗爭的獨立女性。這不僅是李少紅導演作為女性的真實感受,也是社會轉型時期大部分女性的真實感受。

可以說從《紅粉》這部電影開始,李少紅逐漸自覺並有意識地在其影視作品中去關注女性,女性意識也日漸凸顯。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紅粉》(1994)海報

正如後來她自己所說:「我剛開始沒有意識到這種『自覺』,在拍完《四十不惑》和《紅粉》後才有所意識。我作為一個女性導演的特點,在完全男人化的規定性中很難得到真正的發揮。很可能片子拍得很不錯,惟獨就是缺少那麼一點導演個性。」

04、全面爆發:1996年 – 2001 年

自從女性意識覺醒後,1996到2001 年的這6年時間里,李少紅真正進入創作的鼎盛時期,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

在這一階段中,李少紅轉戰了篇幅更長的電視劇,創作出了著名的「女性三部曲」 —《雷雨》《大明宮詞》《橘子紅了》。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李少紅在《大宋宮詞》片場

「女性三部曲」有現代劇,也有古代劇,李少紅將鏡頭對准了古往今來的不同身份的女性,女性意識得到了集中而全面的表現與發展。

1996 年,李少紅試水電視劇,將曹禺的經典話劇《雷雨》改編成了同名電視劇。在電視劇《雷雨》中,李少紅有意淡化原著中的反封建色彩,轉而突出人性。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雷雨》(1996)

特別是在繁漪這個人物的性格塑造上,李少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

蘩漪被曹禺先生稱作最「雷雨」的一個人物,在他的筆下,蘩漪是封建社會的抗爭者和犧牲品,她的反抗更襯托出了她的悲劇。可在電視劇《雷雨》中,蘩漪的形象被美化了,她少了陰鷙,多了痴情,少了固執,多了浪漫。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雷雨》(1996)王姬 飾 蘩漪

李少紅完全把《雷雨》拍成了一個愛情故事,這是她對男權世界的一次亮劍:電視劇圍繞着蘩漪與周萍的相戀展開,再到愛斷情傷和最後的開槍自殺。原著的思想性也被削弱了,男性角色不再占據主要地位。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雷雨》(1996)王姬 飾 蘩漪

2000年,由陳紅、歸亞蕾、周迅、趙文瑄和傅彪等主演的《大明宮詞》是李少紅的巔峰之作。在思想深度、服裝道具、美學特徵,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大大領先於當時的電視劇。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大明宮詞》(2000)

李少紅根據歷史上的真實故事拍攝《大明宮詞》,但徹底顛覆了武則天和太平公主這兩個人物的歷史形象。武則天的威武霸氣,文韜武略,還有為人母的豐富感情,都在劇中得到了極大彰顯;而太平公主對愛情的執着與嚮往,以及愛而不得的悲劇,都令人唏噓不已。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大明宮詞》(2000)陳紅 飾 太平公主

李少紅通過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借明朝女性的命運遭遇,表現覺醒的女性意識。歷史成了被虛化的背景,女性從幕後走上了舞台。

李少紅說,「在創作《大明宮詞》的時候,我最在意的,是自己對史實或故事的感覺,而不在於他人留下的定論」。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大明宮詞》(2000)趙文瑄 飾 張易之

繼《雷雨》和《大明宮詞》之後,2002年的電視劇《橘子紅了》再一次將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識發揚光大。而且此時,李少紅的野心也不再僅僅止於作品中的女性意識,她正在試着把電視劇帶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往其中加入了詩境美學和東方意韻。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橘子紅了》(2002)

《大明宮詞》和《橘子紅了》是李少紅的美學扛鼎之作,畫面呈現出的中國式古典美,成為了後來古裝劇的美學標杆。這也是李少紅的電視劇能夠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因為美就是一種吸引。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橘子紅了》(2002)

電視劇《雷雨》、《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組成的「女性三部曲」,是研究中國女性題材影視作品時繞不開的幾座大山,作品中包含的女性意識,在多年以後,仍極富參考價值。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橘子紅了》(2002)周迅

對此,李少紅卻很謙虛地表示,「那個年代,我還是覺得自己不會拍戲,很多事情不了解。但正因如此,讓我更有興致。拍戲是去創造一個世界,這種創造力是非常吸引人的」。

05、追趕時代:2004年 – 現在

對於一個導演而言,職業生涯有高低起伏也很正常。

在經歷了九十年代末期這段創作黃金期後,進入新世紀,李少紅一直以來固守的女性意識,似乎開始變成她的負擔。

在時代的飛速發展下,李少紅作品中的女性意識未能及時跟上,從最開始的領先時代的預言家,慢慢地變成追趕時代的落後者。

2004年,李少紅重回電影創作,拍攝了《戀愛中的寶貝》。影片用一種挑戰觀眾觀影習慣的,實驗性極強的拍法,將魔幻與現實交織纏繞。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戀愛中的寶貝》(2004)周迅

李少紅在《戀愛中的寶貝》中不僅是單純地關注女性的命運,而且深入到對女性靈魂的探索。

《戀愛中的寶貝》之後,再到電視劇《絕對隱私》和電影《生死劫》系列,李少紅都將鏡頭對准了現代都市的男男女女,描繪出他們的生存狀態和感情世界。但是作品的核心是一樣的 — 女性悲劇意識。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生死劫》(2005)周迅

雖然在製作水準上還是維持着較高水平,但這一時期的作品確實有點令人審美疲勞,了無新意。而真讓人覺得李少紅疲態盡顯的,是備受爭議的2010新版《紅樓夢》。

最遭詬病的首先是選角問題,被指與87版《紅樓夢》相距甚遠,神韻全無,還被曝出有「黑幕」、「潛規則」,這直接導致了觀眾的第一眼印象分驟然降低。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紅樓夢》(2010)

還有對原著小說的改編也讓人難以接受。一眾80後的年輕編劇用現代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古時候的事,女性意識的僭越愣是把新版《紅樓夢》的結局拍成了一出喜劇。

寶玉和賈蘭科舉高中,蔣玉菡娶了襲人,寶玉與寶釵生下孩子後出家…這樣的結局與曹雪芹筆下「食盡鳥歸林,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淨」的悲劇色彩完全不一樣。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紅樓夢》(2010)

新版《紅樓夢》之後,李少紅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今年上映的《媽閣是座城》。這部電影不僅沒能讓李少紅回過魂來,更是直接創下李少紅作品的評分新低,豆瓣5.7。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脫胎於嚴歌苓同名小說的《媽閣是座城》存在不少問題, 影片大段落的獨白概括,完全打亂了敘事邏輯,小說中的荒誕與悲涼之感在快速的剪輯下顯得輕浮,對梅曉鷗這一女性角色的刻畫也完全沒有了李少紅之前的耐心,使之淪為一個扁平的傀儡角色。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2019)

即使是回歸之作,觀眾也並不買賬。

06、

縱觀李少紅的導演生涯,她始終在審視時代沉浮下女人的命運流轉,所創造的女性角色和作品,堪稱一部「天朝女子圖鑒」,從古至今,從上流到底層,應有盡有。

有人說,「如果說,張藝謀作品中的女性是被制度桎梏的女性,那麼,在李少紅的作品中,女性就是活真正在自己生命里的女性」。

可遺憾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李少紅的女性意識似乎只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對於古代和舊時的社會,它是超前的;可對於現代,它顯然落後了。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2019)

隨着女性在當今社會地位的提升,女性思維的進步,李少紅導演的女性意識沒能及時跟上,還在追趕着時代。

雖然《媽閣是座城》搞砸了,不過,我們或許可以期待一下李少紅即將播出的另一部電視劇,《大宋宮詞》。與《大明宮詞》類似,李少紅把自己的女性意識又帶回了那個熟悉的皇宮內。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大宋宮詞》海報

《大宋宮詞》拍攝了192天,以劉娥和趙恆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分別由劉濤和周渝民主演。為還原出「咸平之治」與「仁宗盛治」的歷史場景,劇組輾轉象山、橫店、開封三地拍攝,搭建了占地30畝,2萬多平方米的「大宋建築群」,包括御書房、襄王府、文德殿、大清書院、皇陵地宮等70多個場景。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如此大費周章,李少紅只為把心目中的宋朝拍到最完美,這種精神仿佛又讓人看到了拍攝《大明宮詞》時的那個李少紅。

《媽閣是座城》 李少紅沒有變,只是時代變得太快

《大明宋詞》 劉濤 飾 劉娥

其實,李少紅一直沒有變,她還是在拍那些東西,只不過是時代變了。

(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陪你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