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曾經代言的德爾惠,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

說起運動鞋,家喻戶曉的就有阿迪達斯、耐克、彪馬、安踏、李寧、361°等國內外知名品牌,而曾經風靡全國、紅極一時,與李寧、安踏、361°齊名的運動品牌德爾惠,卻悄然消失在大眾的視線里。曾經風光無限的德爾惠,在全國擁有超過四千家門店,邀請當紅明星周杰倫為其代言,如今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跌下神壇?

周杰倫曾經代言的德爾惠,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

我們先來看看德爾惠的發展史。德爾惠的創始人丁明亮,1959年出生於福建晉江,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小小年紀便輟學,承擔起養家的重任,13歲的丁明亮輟學後在泉州擺地攤賺錢,之後,又跟着鄉親們四處打工,為了賺錢養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丁明亮決心自己創業,聯合老鄉一起開了一個小包裝袋的生產作坊,通過努力推銷,塑料袋廠漸漸步入正軌,之後,他發現市場的鞋業十分有發展潛力,盡管沒有製鞋經驗,但丁明亮不願意放棄這個商機,便用塑料袋廠賺取的150元,帶着兩個弟弟加上其他合夥人一起合開了一家製鞋小作坊,經過多番嘗試之後,終於成功生產出六雙鞋子,也正式開啟了他們的創業之路。

周杰倫曾經代言的德爾惠,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

經過過幾年發展,丁明亮的製鞋作坊逐漸步入正軌,隨着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大量外企湧入中國市場投資發展,中國經濟蓬勃發展起來,1987年,丁明亮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決定斥資四萬元引進了一套先進的製鞋設備,創辦德爾惠製鞋廠,生產出更高質量的鞋子,加上慢慢打開了市場,丁明亮的製鞋廠慢慢積累了一定的口碑,然而,一場大火,澆熄了製鞋廠良好的發展勢頭,丁明亮一瞬間失去所有,一窮二白的丁明亮,不甘心就此下去,他頂住壓力,用四處借來的錢再次辦起了製鞋廠,一切重頭開始,憑借着堅毅的性格,丁明亮咬牙堅持,很快便還清了債務。之後,隨着市場上涌現出大量的製鞋廠,產品市場開始出現需求過剩,市場銷量低迷,丁明亮嘗試進行品牌建設並邀請明星代言;2002年,策劃專家何苦加入德爾惠,德爾惠正式邁進品牌營銷階段。

周杰倫曾經代言的德爾惠,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

2003年,周杰倫紅遍全國,德爾惠為了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力邀周杰倫代言,而當時的安踏也在積極聯系周杰倫,最終這場代言人爭奪戰以德爾惠勝出告終,德爾惠成功簽下周杰倫的十年代言合約,周杰倫代言後迅速吸引了大批的粉絲,德爾惠漸漸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品牌,明顯代言帶來的巨大銷量,迅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丁明亮嘗到甜頭,之後,借着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契機,體育運動品牌都迎來了發展黃金時期,德爾惠的發展十分迅猛,在全國各地增設門店,巔峰時期,德爾惠在全國擁有超過四千家的門店規模,一時之間,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周杰倫曾經代言的德爾惠,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

2008年之後,德爾惠、李寧、安踏等成為體育品牌巨頭,憑借出色的銷售業績,德爾惠開啟赴港上市計劃,然而,德爾惠的上市之路卻波折不斷,不僅遭遇財務風波,在2011年創始人丁明亮因病去世,德爾惠遭遇重挫。之後,隨着奧運會帶來的紅利期逐漸褪去,體育品牌的發展均陷入低迷期,面臨外資品牌的競爭,品牌紛紛進入轉型期,而在轉型的關鍵期,德爾惠出現了戰略失誤,錯失了轉型的最佳發展時機。2015年,德爾惠出現庫存積壓的問題,關店潮撲面而來,大量門店舉行打折活動,清理庫存後關閉門店,德爾惠漸漸退出一二線大城市市場,如今,在三四線小城市也很難看到德爾惠的身影了,曾經家喻戶曉、風靡全國的德爾惠,就這樣悄然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曾經的品牌巨頭,就這樣跌下神壇,令人唏噓不已。

周杰倫曾經代言的德爾惠,為何會一步步走向末路?

隨着時代的發展,運動鞋品牌的競爭加劇,市場優勝劣汰,如果不能緊緊跟隨時代發展趨勢,急功近利,重視品牌營銷而忽視企業管理,必然會遭到市場淘汰,企業要想長久發展下去,品牌經營、產品質量以及現代化高要求的企業管理都缺一不可。大家覺得呢?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麒麟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