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蔡徐坤PK「唱、跳、Rap、籃球」,微博成最大輸家

周杰倫蔡徐坤PK「唱、跳、Rap、籃球」,微博成最大輸家周杰倫和蔡徐坤

截止到7月21日下午14點,在微博超話排行榜上,經過昨天16小時的白刃戰,周杰倫以7121.4萬分高居榜首,蔡徐坤5543.1萬分排名第二位,高達1578.3萬分的差距令勝負已見分曉,這場歷時五天的「微博超話爭奪戰」也可以偃旗息鼓了。

一場起於豆瓣,拼殺於微博的輿論主導權爭奪戰,是一場典型的網絡事件,想必多年以後還會出現在各類新媒體案例分析和新聞專業課堂教學里面。

周杰倫,無論從音樂、影視作品,還是社會影響力來說,都是這二十年來當之無愧的王者。無論喜歡與否,都得承認其影響力之巨大。

與此同時,伴隨着2010年台灣音樂力量的衰微,大陸本土娛樂藉助互聯網東風開始勃興,微博、微信以及短視頻的興起,媒介形態變化推動着造星機制巨變,崛起的是一個個占據各大網絡平台話題榜單的流量明星,每個平台都極力打造依託自身特色的明星產業鏈條,所有的飯圈行為都可以通過手機操作數據化,對比十幾年前的超女、快男選秀,早已日月換新天。

而這個變化的背後,則是一條不容忽視的互聯網鴻溝。流量明星的台下,是95後和千禧一代為主力的受眾群體,這群互聯網原住民,在稍諳世事以後,就是這個喧囂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耳濡目染皆是流量明星,在「奶頭樂」理論指引下,世界在他們的視野中迅速分化。原本那個猶如熱帶雨林一樣繁復的社會,都成了扁平的數據存在。

資本也樂見其成,不斷推高「唯流量論」的熱度,鼓吹用大數據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可以觸摸到受眾的喜好,來決定影視、音樂等藝術作品的市場前景。現在的人們都被困在了各種互聯網數據營造的白噪音里面,看似無限接近現實,實際上已經深陷各個互聯網平台或信息發布方營造的幻境里。

周杰倫蔡徐坤PK「唱、跳、Rap、籃球」,微博成最大輸家周杰倫超話登第一。

這次事件是典型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周杰倫、蔡徐坤的粉絲們殺伐征戰不亦樂乎,背後是微博的日活、發帖量、閱讀數等數據芝麻開花節節高,再次驗證了微博平台的業界地位。但微博能笑到最後嗎?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深入剖析一下,會發現微博的頭頂也時時盤桓着危機的陰雲。豆瓣話題在微博引爆、愛奇藝綜藝選拔出的明星在微博封神……看似固若金湯的城池,裂隙無處不在:為何話題沒在微博生長?微博怎麼沒有培植出自己的明星?這之後,還是微博的用戶量不斷下降,被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一路趕超。越來越像一個傳統媒體的微博,正在遭遇着時代變幻的離心力。

就拿這次為周杰倫打榜事件來看,幕後推手肯定少不了微博運營不斷加碼和資本豢養的各類大號的起鬨架秧子,最大亮點莫過於平時很少活躍的「中年群體」的加入,這些人大部分平時只看不發,為了給周杰倫加分,努力學習了如何打榜的技巧,但從事後反饋來看,這是一次對用戶群體巨大的透支。一場場流量爭奪戰在消耗社會關注的同時,也給互聯網增加了過多的垃圾信息。微博看似獲利了,不過是一次竭澤而漁罷了。

硝煙漸漸散去的時候,也預示着這場戰爭會很快在網民的記憶里煙消雲散。彩雲易散琉璃碎,還是建議各位粉絲們,花點時間在學習和工作上,畢竟流量靠不住,流量明星也是留不住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