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壓力、心碎、理性與感性……連演 10 場舞台劇,倪妮自我總結如下

意外、壓力、心碎、理性與感性……連演 10 場舞台劇,倪妮自我總結如下

” 早上醒來練聲、背台詞,下午 2 點到晚上 10 點在劇場排練,晚上回賓館後學英語、看導演筆記、和團隊把戲再過一遍。” 這是倪妮排演《幺幺洞捌》的標準一天。首輪演出完成 10 場,6 月 24 日晚,倪妮做客上劇場 ” 丁乃竺的會客廳 “。她說:” 舞台劇是我每年要做的事。今後我會調整工作,保證有充足時間登台,希望在舞台上站得住,內心篤定、自信、飽滿。”

必須要做好,心里才能踏實

6 月 23 日,倪妮家人從南京趕來上海看《幺幺洞捌》,她事先毫不知情,” 全家早上 5 點集合,19 個人開車過來,沒告訴我看哪場,也沒說會來這麼多人。爸媽知道如果他們探班,我那天就沒辦法演了,會跳戲,緊張。我演完回到休息室,看到他們陸續進來,都驚呆了,這麼多人!外婆八十多歲了,腿腳不便,第一次現場看我演戲。爸爸眼眶帶紅,我問他,『哭了嗎?』我媽說,『是這兩天空調吹的』,哈哈。”

意外、壓力、心碎、理性與感性……連演 10 場舞台劇,倪妮自我總結如下

《幺幺洞捌》連演 15 場,周末一天兩場,倪妮壓力不言而喻,不只在於證明自己,” 我不能對不起同事;戲票不便宜,不能對不起觀眾,必須要做好,心里才能踏實。” 從排練到演出,猶如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登上山頂,尚未結束,前頭又有一座大山。

《幺幺洞捌》第一天排練,倪妮一直擔心的事發生了,” 准備許久的日語會不會改詞?我一看新劇本,果然改了。一開始演員之間也不太熟悉,好在所有人單純可愛。每天我會在工作群里說,『家人們辛苦了,明天繼續加油。』我真的把他們當做家人。”

聲台形表難點在導演賴聲川和劇組前輩郝光、樊光耀以及同組演員丁輝、馬靖雯、翁雷斌、王夏浩哲、宋毓敏幫助下一一克服。倪妮回憶,” 台詞難,但花時間就能解決。光耀哥給了我很多幫助。他把我需要說的日本口音的中文台詞錄好發給我,還附有解析,為什麼這個字要這樣發音,為什麼那個字不發音。他很忙,給我發完錄音,都是凌晨三點多了。”

技術只是第一關,” 最難的,其實是怎麼找到人物感覺。” 倪妮默默觀察前輩,” 光耀哥排練期間一直很糾結,每個細節都要弄明白。有時候我會想,真要這麼糾結嗎?上了舞台,我發現,他所有的糾結都會綻放。郝光老師和我聊安娜和舒彤的差別,講革命人對勝利的渴望。一開始我不想把舒彤演得這麼暴躁,但是賴老師說這個角色要鮮明些,從一開始舒彤就是焦躁、不安的。演了 10 場,我還在摸索『度』。”

生疏固然不行,熟練未必值得驕傲。演影視劇,倪妮要求每場戲先拍特寫,” 第一次感受到的,一定是最寶貴的。次數多了,會形成固定模式,不生動。但是話劇每場都要像第一次演。賴老師告訴我,試着在台上做一個主人,而不是客人。所以每次我上場前,都會深呼吸,放空自己,不去想接下來要干什麼,上台只要感受對手發來的互動,一起相互扶持。”

意外、壓力、心碎、理性與感性……連演 10 場舞台劇,倪妮自我總結如下

《幺幺洞捌》有句台詞,” 有一種能力是虔誠的能力,那種能力,是人之所以能稱為人的罕見見證。”” 虔誠 ” 也是樊光耀對於倪妮的評價,” 我很生氣網絡評論她隨便排排就上台了。她私底下花了比我們更長的時間,經常在群里和我們分享視頻、音樂、詩歌。”

失敗也沒關系,至少我來了

第一次和製作人丁乃竺見面,倪妮直言不諱,”30 歲了,我想做不一樣的事。既然說出來了,就必須要做到。失敗也沒關系,至少我來了。” 她不是做着明星夢長大的女生,” 媽媽喜歡藝術,我從小被帶去學舞蹈,拿了國准舞冠軍。因為我老生病,她又讓我去練體操和游泳。”10 歲起,倪妮每天放學直奔體校再回家做功課,比別人多付出兩小時用於訓練。說到原因,她沒有豪言壯語,” 因為考試能加分 “,所有人都笑了。

” 我不太追星,游泳占據大部分時間,影視劇看得少,對行業知之甚少。” 被張藝謀選中主演《金陵十三釵》,沒有讓她有太多改變,” 第一次面試時,張藝謀導演問我,『是感性的人還是理性的人』,我說『理性吧』,他說『演員還是感性一點好』。電影培訓着重也是改掉我的播音腔,解放天性。”

意外、壓力、心碎、理性與感性……連演 10 場舞台劇,倪妮自我總結如下

2014 年出演《匆匆那年》,倪妮真正感到表演這條路走對了,” 我問朋友,也看網絡推薦,列了一個超級長的片單,一部部看、學習。好演員應該是舞台、銀幕、熒屏全能的。我一直想演舞台劇,但是偷懶、害怕,沒有行動。30 歲這年,我想給自己一個儀式感。很多事情不踏出舒適區,是沒辦法完成的。”

理性並非沒有好處,倪妮篤信 ” 自律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方式 “,並忠實執行,” 我以前很懶散,後來發現不可以把每件事都交給別人,要自己掌握自己的路。” 她用描紅、冥想、聽古典樂靜心,” 一開始寫毛筆字,寫一半就得休息,現在我能一口氣寫完。” 她曾被失眠困擾,靠褪黑素入睡,” 我在日記寫下『我,倪妮,從 XX 年 XX 日 XX 時 XX 分開始,再也不做這件事』,從那以後我再沒用過褪黑素。”

想、思、念三個字,倪妮一直放在心上,” 朋友說我總是『想』太多;『思』上面是田,要耕種;『念』上面是今,要做好當下。30 歲只是一個開始,我有一個小願望清單,學摩托車,學詠春,去旅行……不做演員了可以做攝影。”

《幺幺洞捌》首輪演出結束,倪妮將出演現代都市劇,用她的話說演個 ” 很颯的角色 “。她想演藝術片,” 角色立體,能夠引發思考,不是只會喊,『不要,別打了』,不需要是大女主戲。”《幺幺洞捌》計劃全國巡演,倪妮希望能一直演下去,”100 場打底。每場都有遺憾,閨蜜看完戲說,『你可以更好』,我聽了,心都碎了。” 不少演員害怕舞台 ” 意外 “,她是個特例,” 多些『意外』,會有新鮮的刺激。”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諸葛漪 文字編輯:施晨露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