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這兩年,湖南衛視在節目研發上確實在發力。他們通過自主研發和台內提案比拼,並編排周末白天的時段,製作樣片正式播出。根據觀眾反饋,再進行節目內容的調整,優勝劣汰,最終實現完整季的製作。

不得不說,湖南衛視研發中心的這一舉措,確實讓每一檔節目的製作進入了一個良性的生產過程。不再是倉促上馬,而是讓新品綜藝有一個適應市場的過程,留出調整空間,在保證每一檔節目品質的同時,也是在降低各方的風險。

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湖南衛視研發中心在2017年推出的創新「飆計劃」。在那一次的新品點映上,我們看到了《親親我的寶貝》、《回家吃飯吧》、《小子好樣的》和《聲臨其境》這幾檔節目的樣片。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最終冠軍方案《聲臨其境》毫無懸念的獲得了完整季的製作,並成為了2018年一季度的最熱原創綜藝,隨後還登上戛納電視節,獲得國外同行的關注。《小子好樣的》幾經調整,最終以《嘿!好樣的》重新亮相,並與後來的《嗨!看電視》、《戀夢空間》和《快樂哆來咪》一起拉通了周四的晚間檔。但另外兩檔則無緣完整季製作,其中《回家吃飯吧》沒能繼續製作,還是有些遺憾的。

回到2019年的端午節,湖南衛視再次推出了三檔新品節目的樣片,並於周末白天時段陸續播出。這三檔節目分別是《一出好戲》、《書法大會》和《我們見面吧》。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但這次,三期節目全部看下來,冷眼君感覺有點失望。不管是題材角度還是模式點的創新力度,都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冷眼君認為,這三檔節目不管最終哪一個或者哪幾個有完整季製作的機會,都需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至於原因,我們一個一個來具體說。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一出好戲》:有實驗性,但格局偏小

毫無疑問,從《一出好戲》這個節目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檔節目的內容是聚焦演員這個職業的。

這兩年,圍繞演員這一職業而策劃製作出來的綜藝節目確實不少。《我就是演員》、《演員的品格》就是代表。而接下來愛奇藝的《演員的品格2》、優酷的《演技派》和騰訊視頻的《演員請就位》,肯定會再次掀起一輪年輕演員的生存大戰,儼然成為了一片新的綜藝紅海。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據了解,這幾檔節目要麼力邀國內知名大導演坐鎮評委、要麼聚集國內優質的影視資源。總之,都會圍繞演員的方方面面,在製作模式上力求高舉高打,在各自關注的領域形成極致的觀看體驗。所以,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之下,如果還要涉足這個題材,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創新點。

我們再來看《一出好戲》,這檔節目由製作過《幻樂之城》的安德勝團隊操刀,並且是和EndemolShine聯合研發的全新模式。種種跡象表明,這檔新品綜藝的品相一定不會差。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從試播的第一期來看,節目講的是11名年輕演員通過節目的一輪輪任務,實現提升演技的故事,而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根據規則,不斷產生淘汰。這11名演員的組成為6男5女,分別為:代雲帆、謝彬彬、陳靖可、余凱寧、張亦馳、倪寒盡、王梓薇、戚硯笛、陳夢瑤、陳昊藍和羅奕。

第一期的第一個大任務,是男女演員通過選擇劇本形成搭檔之後,進行一段無彩排的對手戲表演。6男5女的初始設置,使得在第一輪配對結束之後就自然產生一名落單者,成為淘汰候選人。到了第二輪任務,先前組成搭檔的5組演員為了爭奪最終《一出好戲》的主演,將接受沙維琪和蔣笑笑導演的劇本挑戰,看看哪一組能夠獲得導演的認可,完成影視化的拍攝。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在第二輪任務中,有一個真人秀的設計,那就是在第一輪落單者,將有權利空降至已經配對成功的任何一組,有機會替換該組的男生,而決定權在該組的女生手上。這個小設計還是不錯的,屬於權利反轉,形成戲劇化的效果。

但是除此之外,整期節目給冷眼君的感覺是比較粗糙的,不管是場景的選擇、小規則的設計,都沒有呈現出令人滿意的效果。尤其是在第一輪的無彩排合演環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

節目中,6男5女分別在不同的空間,但記住,男生和女生分別都是坐在一起的。根據規則,一名男生首先進入表演場景,如果有女生出現,則視為配對組合成功,並正常開始合演,如果沒有女生出現,則視為落單。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問題就在這里,當一位男生起身去到表演場景的時候,是否有女生與之搭檔,女生那邊是馬上就能知道的,畢竟演員需要候場。但是,每次當有一位男生出現時,另一空間的女生們就非常好奇是否會有女生出現。請問,你們都坐在一起,身邊少沒少人難道不知道嗎?

比如第一位男生倪寒盡出現時,女生那邊各種驚訝,表情夸張,還好奇這是不是自己的搭檔。但實際上,與倪寒盡配對的陳夢瑤已經在候場了。以至於後期在剪這一段的時候,女生那邊完全不能用全景。而另外四位女生還必須在看到陳夢瑤出現時,表現出一臉驚訝。而這個環節,越往後走,問題就越明顯,因為人越來越少。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當然實際錄制的情況可能是,當男生進入拍攝場景後,確實是女生有一番集體好奇的,只不過後期為了加快節奏,直接規避掉所有人的猜測,只用單人或小全作為反打。但這樣的話,就造成了一個巨大的bug,顯得剩下的女生很傻。所以冷眼君認為,這部分完全可以把11個人都分開,全部在各自的空間里,每個房間裝一路信號,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

從第一期來看,節目最大的亮點在無彩排合演,單從這一點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實驗性的。但這個實驗性的感覺,相比《幻樂之城》的那種大膽,《一出好戲》還是弱了很多。關鍵是,製作還是偏粗糙,節目的大出口也不是很明確,所謂的《一出好戲》到底是一個什麼作品也不清楚,再加上一些規則細節上的小bug,使得第一期看下來,驚喜實在太少。

但相信這檔節目還是有可能製作完整季的,畢竟也是聯合研發的成果。但冷眼君希望在製作工藝上要有大升級,修復規則bug,在真人秀的設計和影視化的呈現上多下功夫。另外知名演員會以怎樣的方式加入,這也很重要,不然全靠這11位年輕演員,那就真的帶不動了。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書法大會》:沒有模式點,也就沒有記憶點

冷眼君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人做一檔書法比拼的綜藝節目。因為一聽到書法二字,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靜,寫毛筆字的時候,人的狀態一定是靜下來之後才能書寫的。而這樣的狀態和電視節目之間,勢必存在着巨大的落差。

回到節目名字《書法大會》,可能你馬上會聯想到《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漢字風雲會》等節目,姑且可以歸為傳統文化這個大類別。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但是後面這幾檔有一個共同的創作動機,或者說是社會痛點,那就是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大家寫字的機會越來越少,提筆忘字就成了諸多成年人的痛點,所以這類節目就是抓住了這個點而進行的策劃。但是《書法大會》比拼的是誰的字寫得好看,這個點似乎並沒有多強的社會共鳴。

當然,如果硬要從學習傳統文化的角度去解釋,書法也沒問題。但是,不管是哪個門類的傳統文化,在節目製作上,都應該有「模式眼」對內容進行包裹,不然節目就會很常規,沒有記憶點。

我們來看看這一期《書法大會》在講什麼,大的邏輯有點像《挑戰主持人》,分為攻擂守擂。節目中,預設了四位守擂者,默認都是書法高手。然後每期會有多名攻擂者出場,他們會挑選任一守擂者進行兩輪挑戰,如果攻擂者勝出,該攻擂者則成為全新的守擂者。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冷眼君重點來說這兩輪比拼。第一輪叫「小試牛刀」,是雙方共同臨摹一個字;第二輪叫「妙筆生花」,是命題創作,考驗的是選手的審美、創作和臨場反應能力。但不管考驗什麼,選手們都會在各自的區域寫字就行了,沒有任何的變化。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我們再回到先前提及的漢字類的文化類綜藝,節目在比拼的規則上都是有很多設計的。要麼是時間壓迫、要麼是組隊比拼、要麼是即興,都是增強比賽感的設計。要麼就是套用遊戲化的裝置,比如《漢字英雄》的十三宮,至今都是節目的記憶點。那麼《書法大會》中,書法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能不能有以上所說的這些規則設計呢?

其實冷眼君認為,可以圍繞書法進行有層次的拆解,要有一定的遞進。目前的臨摹和命題稍微在難度上體現了差別,但是從表現形式上沒有變化。如果從書法的「聽說讀寫」去設計,用一些規則串聯,會不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說,其實是一個自述或者自我介紹,是短片的方式進行背景介紹;聽,就是通過評委的朗讀或者出題,我們先完成相關知識的答題,是純知識層面的比拼;讀,可以是針對書法大家的作品,讓選手進行識別,比如篆書、隸書、草書等;寫,這就是目前節目中呈現的臨摹與命題的內容。

當然,順序可以調整,比拼的環節還可以增減或重新排列組合。冷眼君這里也並沒有思考得特別成熟,但目的就是讓枯燥的寫毛筆字這件事不那麼單調,讓形式多樣一些。另外舞美設計上還可以更大膽一些,比如《詩書中華》里的「曲水流觴」,就很特別,書法是不是也可以有這樣的視覺記憶點。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我們見面吧》:有模式點,但要選擇更朴實一些的故事

《我們見面吧》這檔節目體量是最小的,從試播的第一期來看,也只有30分鍾左右,非常適合730時段。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節目主持人是陳銘和高天鶴,他們坐在一輛見面巴士中,中途會有一位主人公上車,講述自己等下想要見的那個人會是誰,並講述兩人之間的故事。而在終點處,是在一個十字路口,委託人想要見的人就坐在路邊的沙發上等待,他會全程觀察主持人與委託人之間的對話。過程中,他會發送三個問題給對方,根據回答的情況,決定着對方的去留。巴士到站,委託人下車,巴士開走的那一刻,想見的人那個人會在那里嗎?

湖南衛視的端午三檔試播,離完整季製作都還有很大距離

總的來說,這檔節目的模式點會相對清晰,比如行駛在城市的見面巴士、十字路口的沙發、標準的三個提問、結尾處藉助巴士駛離時的標志性鏡頭等等,讓節目在視覺上擁有很多記憶點。一期兩個故事,剛剛好。值得一提的是,陳銘和高天鶴的組合有些意外的好,陳銘的穩重,高天鶴的呆萌耿直,可以說是很有綜藝感一男的。

但是,冷眼君唯一覺得在後續完整季製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在素人故事的選擇上,盡可能選擇一些朴實一點的故事。第一期中有穿着婚紗向男朋友求婚的女生,還有向攀登珠峰時有過愧疚的朋友表示歉意的戶外愛好者。作為樣片來說,這樣的故事當然很吸引眼球,但是作為長線製作的節目來說,還是希望能夠有更多貼近普通人生活的故事出現。這個節目模式不在於太多的獵奇,而在於好好講一個我們身邊的好故事。

總的來說,三檔端午試播的節目各有優缺點,但都離完整季製作還有一定距離,都還需要好好打磨,冷眼君期待看到這三檔節目更加成熟的樣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冷眼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