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談「一隻羊」 我們需要英雄也需要信仰

對於《撞死了一隻羊》的劇本,王家衛予以盛贊

由王家衛監制、萬瑪才旦執導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4月26日上映。對於《撞死了一隻羊》與《復聯4》選擇同一檔期上映而面臨的票房、市場問題,王家衛表示,這個時代既需要英雄,也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英雄只是一個機器人」。

談劇本:是很好的原創故事

對於《撞死了一隻羊》的劇本,王家衛予以盛贊,「是一個好故事,一個非常巧妙的故事」。《撞死了一隻羊》講述的是司機金巴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接着碰到另外一個人,是一個殺手,名字和他一樣,也叫金巴,「電影外觀像是一個復仇的故事,但到最後其實不是復仇,是講救贖。一般來說,我看劇本的時候,要看這個故事是不是非常有創意的原創故事。很多時候我們看一個故事開頭,就會大概知道這個故事講什麼,但萬瑪才旦這個劇本不是。」

在王家衛看來,《撞死了一隻羊》第一非常原創,通過一個殺人的故事去講救贖。第二就是它的技術非常好,所有的安排都非常巧妙,「最主要是這個故事要講什麼。我認為這個劇本講的是:尊重生命,我認為是非常好的主題。」王家衛說從看這個劇本開始,到最後影片的呈現,會發現萬瑪才旦放了很多密碼在里面,看一次就有一次不一樣的感受,「比如,為什麼司機那麼喜歡聽《我的太陽》?尤其是他一開始提《我的太陽》的時候,講他的女兒,但這個女兒在戲里面從來沒出現過;還有,為什麼這條公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白天?他為什麼要聽《我的太陽》呢?到最後他放下了,他可以上路了,他又回到《我的太陽》,他追求的是什麼?這個《我的太陽》代表什麼,是非常有趣的。他可能追求的是一個溫度,是他的牽掛,他心裏面最踏實的地方,可能是他的女兒。」

談檔期:兩個電影不衝突

和萬瑪才旦導演的這次合作,王家衛說自己很榮幸,因為萬瑪才旦是個非常好的導演:「我們怎麼去判斷一個導演的好壞?最主要是看他的世界觀,我認為萬瑪導演有一個非常成熟的世界觀,在這部電影里我們看到藏文化里面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就是尊重生命和對自然的敬畏。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檢視自己。每個人都會焦慮,司機有他的焦慮,每個人都有一隻羊,他們有他們的一隻羊,我們有我們的一隻羊,怎樣去解脫,這是很有意思的。」

對於選擇和《復仇者聯盟4》同檔期上映,業內幾乎一片哀聲,王家衛表示他們不是「賣慘」,「電影人並不需要這樣去做,選擇這個檔期是經過我們理性分析的,從製片方來說,我們對這個電影非常有信心,這是一個好電影,我認為在這個時代,這個電影是有價值的。」而從行業角度來看,王家衛認為在當下,藝術市場的空間是有限的,「現在有全國藝聯支持我們,如果我們自己退了,基本上就是自我放棄,作為一個本土電影,我們自己不堅持,就不會看到成功的希望。」王家衛認為《撞死了一隻羊》和《復聯4》的競爭,所謂的99.9%對0.1%之爭,是一個偽命題,「誰說看完《撞死了一隻羊》不能去看《復聯4》,或者看完《復聯4》不能去看《撞死了一隻羊》,兩個都可以看,因為它沒衝突。這個時代我們需要英雄,同時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英雄只是一個機器人。」作為創作者,王家衛說拍電影跟談戀愛一樣,就是憑着一股沖動,一份堅持,「我想說0.1%的空間代表就是有99.9%進步的餘地,只要文藝片導演有勇氣,能用心拍好作品的話,這個空間一定會增大,這個局面一定會改變。」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