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白玉蘭獎,作為電視劇行業的年度盛典,算是一個含金量頗高的獎項。正因如此,它的入圍名單、獲獎名單都會引起激烈的爭議。

在我看來,今年各個獎項的入圍者、獲獎者確實稱得上實至名歸。可如果深究這一份名單,便能發現最大的贏家不是視帝、視後,而是它——正如陽光。

熱衷電視劇的朋友應該對正如陽光非常熟悉,本屆白玉蘭獎公布的入圍名單中,有三部作品都由它出品:《大江大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挺好》。

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按理說,這三部電視劇都算是上乘之作,可它們同時入圍最佳中國電視劇評審,卻引起了我的思考:2018年的爆款劇不算少,統共55項提名,這三部作品竟入圍了22次!可以說,正午陽光瓜分了中國電視行業的「半壁江山」。

眾所周知,在任何藝術領域,一家獨大可不是什麼好現象。評審團支持「爆款」作品無可厚非,然而爆款一定等同於精品嗎?如果正午陽光被打上了「爆款」的標簽,它們能否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我想,演藝行業從業人員也好,廣大觀眾也好,我們都不應一味的吹捧爆款,而忽略了真正的精品。就拿《都挺好》來說吧,製作精良、各路演員演技在線都是不爭的事實,可它也有幾處明顯的錯誤。

比如,蘇明哲、蘇明成、蘇明玉應該出生於貫徹計劃生育的年代。趙美蘭和蘇大強經濟水平一般,為何有了大兒子之後還要頂風作案,連生老二、老三呢?

再比如,蘇明玉作為公司的中層管理,是如何做到城內城外兩套別墅、兩台豪車,一出手就花去好幾百萬呢?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現實社會。

由此可見,即便以嚴謹、上乘著稱的電視劇製作團隊,也會犯下不少低級錯誤。因此,我們不應該給某個主創團隊打上金字招牌,這不利於大家公平看待每一部影視作品,也不利於電視行業的發展。

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另外,最佳女主角的入圍名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現出了評審團有失偏頗。蔣雯麗、劉蓓、萬茜、姚晨、趙麗穎都是非常優秀的女演員;可過去一年里,《香蜜沉沉燼如霜》的主演楊紫,同樣在收視和口碑上有着不俗的成績。

作為90後演員的代表人物之一,楊紫落選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令一眾吃瓜人士和業內人士惋惜不已。而我們是否可以由此推定出,評審團將年齡、資歷當作評審標準之一了?

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我想,各行各業都應該與唯資歷論的時代揮手告別了吧?周冬雨、春夏曾以黑馬的姿態分別奪得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此後,她們順利躋身一線電影人的行列,為觀眾帶來了更多的好作品。所以,一個權威獎項帶來的附加值不言而喻。

對於楊紫來說,上一次與金鷹獎失之交臂,這一次又痛失白玉蘭獎的提名,無疑是前進路上的重大打擊。如果評審團將年齡、資歷視為衡量演技的標準,年輕演員的出頭之日必定遙遙無期。

在這個行業,沒有背景和資源的演員,要麼接受現實等待命運的垂青,要麼邁上炒作、炒緋聞的道路一去不返。畢竟,凡是肯拋頭露面的人,沒幾個能心甘情願的當無名小卒,成為行業發展的墊腳石。

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最後,評審團的評審標準究竟是什麼?

若論收視率,很多經典作品重播之後的收視率遠超爆款新作。比如《大明王朝》、《甄嬛傳》,如果某一年的重播作品很多,而新作表現平平,那麼這個獎項算不算矮子里面拔將軍呢?

若論作品質量,個別爆款作品的表現實在是差強人意啊。就拿《知否知否,綠肥紅瘦》來說,主題曲強行貼合古詞風韻最終矯揉造作;台詞也是病句連篇滿是漏洞,還因此遭到人民日報和共青團的點名批評。這能算是優質作品嗎?很顯然,流量也被算作評審標準之一了。

白玉蘭獲獎名單揭曉,為何視帝倪大紅、視後蔣雯麗不是最大贏家?

在我看來,此屆白玉蘭獎雖比某屆「水鷹獎」公平公正得多,但仍有盲目認可正午陽光的嫌疑。當然了,我們不否認正午陽光是目前中國影視行業里,最有良心的創作團隊;同時,也要認識到:全行業齊頭並進,才有可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家獨大真不利於影視行業的長足發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雲圖娛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