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和於謙配合這麼默契,他們有沒有失誤或者演砸過?

有人說了於謙老師喝多了版本的《汾河灣》,其實作為觀眾,不是鐵桿相聲迷或者不是很熟悉這段相聲愛好者,聽郭德綱和於謙這段《汾河灣》根本聽不出於謙老師喝多了,也聽不出哪里包袱沒抖出來,哪里台詞沒往下說,一個是薛仁貴,一個是柳銀環,一個薛丁山,一個王寶釧,這里邊到底是關公戰秦瓊還是真正的按詞說,相聲聽得少的人都鬧不清楚誰是誰。

網上有這段相聲的錄像,不看後期解說,幾乎不知道於謙是瞎胡說呢,可能只會感覺舞台有點亂,大概還會以為是故意這麼鬧騰的說呢。

郭德綱和於謙配合這麼默契,他們有沒有失誤或者演砸過?

其實說相聲的口誤在所難免

像郭德綱口有一個好玩的口誤,哪段相聲我忘了,當時郭德綱說於謙父親是當官的,家里貼對聯,按照原來的包袱,這樣。

郭德綱:「上聯是:「吃虧是福」」

於謙接話:「嗯,老話了」

郭德綱:下聯是:「福如東海」

於謙:「嚯,這得吃了多少虧啊」

結果當年郭德綱嘴禿嚕了,說:「上聯是:福如東海」

一下子把包袱翻出來了,於謙硬着頭皮說:「那咱們下聯呢」

要不說郭德綱腦筋好使,馬上說:「下聯是壽比……壽比南山不老松,松樹底下有一個老王八精!」

於謙:「嗨,這是什麼亂七八糟」

觀眾哈哈大笑,效果非常好。

郭德綱和於謙配合這麼默契,他們有沒有失誤或者演砸過?

還有於謙大爺一個聽得出來的失誤,是郭德綱於謙和岳雲鵬合說的一段《扒馬褂》

《扒馬褂》大家知道,在德雲社郭德綱和於謙和誰說扒馬褂就表示要捧誰了,當時是和岳雲鵬說的一段。

劇情就是岳雲鵬借了於謙家里馬褂,小嶽嶽總想多穿幾天,於老師總想讓他少穿幾天,就有了如下對話。

岳雲鵬:「穿一年」

於謙:「穿半年」

岳雲鵬:「七個月」

於謙:「三個月」

岳雲鵬:「五個月」

於謙:「一個月」

岳雲鵬:「40天」

於謙:「10天」

岳雲鵬:「20天」

於謙:「5天」

岳雲鵬「7天」

接下來於謙老師應該往少說,比如3天半

但於謙老師說了一句「7天半」

說多了。

於謙沒反應過來但

有觀眾有聽出來的,立馬喊:「說錯啦」

還是小嶽嶽機靈,立馬裝做的了便宜一樣,說:「行」

觀眾哈哈一笑。

郭德綱和於謙配合這麼默契,他們有沒有失誤或者演砸過?

相聲就是這樣,又是挺有意思。

郭德綱和於謙兩位相聲黃金搭檔不單單是默契,兩個人說相聲的功底太深厚了,有時候就算人家在台上說錯了,你都以為是故意抖的包袱,郭德綱知道,無論自己怎麼亂說,於謙總能給自己兜住,所以有時候樂意胡鬧一點,就跟岳雲鵬和孫越一樣,有時候岳雲鵬說的其實不好,還笑場,但孫越總能連罵帶哄的圓回來,三分逗七分捧,於謙和孫越把這句話吃透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