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陳情令》和《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作者丨荼蘼

6月27日,《陳情令》與《長安十二時辰》在沒有任何宣傳的狀況下悄悄地上線了,再加上多部劇集將定檔的網傳消息接連不斷,是否意味着下半年劇集市場即將迎來回暖?雖然未來的發展無人預測的准,但2019上半年劇集的表現如何,卻也到了該驗收成績的時刻了。

熱度、收視、口碑等多維度觀察

喜憂參半的上半年劇集表現

縱觀今年上半年劇集的表現,可謂喜憂參半。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喜於全網熱度與話題度從未間斷過,並且台播劇收視逐漸回暖。先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中所呈現出來了讀書有用論、門當戶對、夫妻父子手足的相處之道、純臣一說等價值觀、婚戀觀照射現實,引人深思。再是《都挺好》所帶來的蘇明成打蘇明玉、女兒受傷父親自私膽怯、只會譴責卻從不付出行動的大哥、作爹想要二婚子女擔心被騙錢等等原生家庭話題引公憤。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隨後《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和《我只喜歡你》的熱播,又掀起一陣少女心熱潮,#顧未易冰箱吻#、#怎樣征服美麗少女#、#如何霸占女友#、#八個機位的吻#、#我只喜歡你 甜#、#羨慕有趙觀潮這樣的哥哥#等等微博話題的熱議,力證甜寵少女心對觀眾而言,不僅百看不厭,還一撩一個准。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緊接着《帶着爸爸去留學》的播出,將「渣」人設再次推向輿論風潮。前幾日,關於#朱露莎人設#、#朱露莎 討人厭家族C位#的議論,又讓渣男李承鄞、知否白蓮花女團、蘇家三男人重回觀眾視線。不可否認的是,《知否》《東宮》《都挺好》《帶着爸爸去留學》等劇中人物的高話題熱度,讓腹黑「渣」人設成為演員的新晉圈粉利器。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再是收視回暖方面,上半年多部劇集收視率破1,並且整體收視率上漲、差距不大,同時家庭元素成高收視率標配。比如今年播出的劇集里當日收視破2的劇集《知否》與《都挺好》,以及臨近大結局之際在6月26日收視率達到1.971%的《少年派》,都屬於家庭劇,可見能夠達到全民皆論現象的作品,一定是符合全年齡受眾的。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悲於2019上半年劇集的整體口碑表現不如2018年。在【鋒芒智庫】統計的2019上半年豆瓣評分Top10劇集中,《長安十二時辰》僅播出一天便憑借開評8.8分的優異成績奪得桂冠,並且評分人數超過一萬餘人,可以說是2019上半年劇集市場帶給觀眾的最大驚喜了。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從排名與數量上來看,冠亞軍《長安十二時辰》與《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皆屬網劇,而台播劇僅有《都挺好》《大宋少年志》《知否》等三部劇的口碑位於前十名,可見在口碑方面網劇完勝台播劇。從題材上來看,古裝、都市劇仍是觀眾最偏愛的題材類型,各占四部作品。

總而言之,相比2018上半年共有《忽而今夏》《假如沒有遇見你》《面具》《靈與肉》等4部作品豆瓣口碑最終穩定在8分以上來說,今年只有《長安十二時辰》與《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口碑上8分,整體表現確實欠佳。

宏觀市場現象,爆款定律發生改變

以上是2019上半年作品在熱度、收視與口碑上的表現,從作品本身抽離,它們又為整個劇集市場帶來了哪些變化與影響?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首先從口碑上來看,今年因劇情爛尾導致作品口碑後期嚴重下滑的現象層出不窮。從網劇《古董局中局》《怒晴湘西》《獨家記憶》《紳探》《破冰行動》,到台播劇《知否》《老中醫》《芝麻胡同》《都挺好》等。無論是頭部還是腰部作品,皆難逃「爛尾定律」,讓劇情從一而終,將成為創作者們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再是題材類型方面,沉寂許久的涉案劇迎來了回歸,《紳探》《民國少年偵探社》《晨陽》《鐵探》《七日生》《因法之名》《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破冰行動》等多部作品接連上線。雖然從整體來看,回歸的涉案劇除去《破冰行動》外,其它並未能掀起太大波瀾,但百花齊放的現狀,已經算是涉案劇在近年劇集市場里的進一步發展了。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這邊涉案劇回歸,緊接着青春劇便遇冷。上半年唯有《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我只喜歡你》等劇集出現了短暫的話題熱度,其它作品皆反響平平。比如《青春鬥》《我的波塞冬》《人魚戀愛法則》《強風吹拂》《追球》等等。青春+模式已成市場大勢,劇集元素多元的同時還需找准自身定位,才有望突出重圍。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最後,從上半年《知否》《東宮》《都挺好》《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破冰行動》等作品的大熱來看,爆款定律不再是「IP+流量明星+主流價值觀+大製作」的固化形態,瞄準受眾定位從而達到破圈層的現象漸顯。有《知否》與《都挺好》這類極富話題性、現實感的作品引發全民共情,便有《東宮》和《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這類深耕受眾的精準類型劇破圈層。可見,爆款劇的標準正在回歸理性——內容為王,小而美也可以精準出圈。

2019劇集市場關鍵詞:緊跟政策風向

這上半年,劇集與市場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造成如此喜憂參半的結果,自然離不開政策的調控。用「一松一緊、一驚一乍」來形容2019上半年政策對劇集市場的情緒變動,最貼合不過。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2019年3月22日,網傳廣電總局出調控新規,從即日起至6月,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大都不允許播出。已播出的撤掉所有版面,未播出的全部擇日再排。

待《東宮》《獨孤皇后》播完後,便立馬出現了下架狀況直至當前都未重新上線,好在後面《新白娘子傳奇》又重新定檔播出了,而《鳳弈》《白發》《聽雪樓》等古裝劇的陸續播出,才讓觀眾對劇集市場的期許重拾信心。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只不過開心的日子總是那麼短暫,送走難熬的4月又迎來突發狀況的5月。一場中美貿易戰風波,讓《帶着爸爸去留學》延播、《權力的遊戲8》大結局無法上線,還有由李易峰主演的《我在北京等你》(原名《在紐約》)、劇版《北京遇上西雅圖》等涉及大量美國內容和對於兩國文化探討的劇集遭遇「被延播」。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那邊「限美令」讓人惶恐,這邊「限古令」又再次回歸,原定6月3日晚播出的《九州縹緲錄》在開播前半小時突然宣布撤檔延播,劇方回應:因介質原因暫停播出,上線時間不知道。同一晚,本要大結局的《封神演義》好不容易將最後12集縮減成最後兩集,還是遭遇了緊急下線,這次的「限古令」被網友評價為:史上最魔幻、最讓人猝不及防的神操作了。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如今看來,3月底網傳的調控新規不無道理,不過卻並不是只針對古裝劇,而是涉及歷史、玄幻、神話、穿越、宮鬥、權謀等元素的作品都會被重點審查。回顧Q2期間各平台上線的劇集,大多是涉案、青春、現實等題材,即便有少數古裝劇上線也是以家國大義、劫富濟貧為主旨的勵志類型劇,而個別奇幻劇《動物管理局》《我心深觸》等也是頗具現實感。至於其它《九州縹緲錄》《霍去病》《三生三世枕上書》《艷勢番之新青年》《蜜汁燉魷魚》《悲傷逆流成河》等等頭部大劇,不是遭遇延播便是更換劇名尋求新出路。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2019上半年劇集總結 熱度高於口碑,爆款標準變遷,政策風向流轉

這上半年,無論是對平台方、劇方,還是對演員、觀眾來說,都可謂是在一場場驚險刺激的政策風波中,感受喜與悲。這過山車般的遭遇想必哪方都不願過多經歷,同時對作品而言也不是一件利好之事。雖然限韓令、限美令這類涉及國家利益的突發事件無法預測,但廣電總局對網絡視聽監管的規則卻是有明文規定的。

在政策監管趨嚴、台網內容審查一把尺的標準以及國家重大時間節點下,劇集若想以最好的狀態呈現給觀眾,還得從根源上杜絕一切敏感內容的創作,而好作品也從不是依靠那些被禁元素走紅,講好故事才是引發全民共情成為爆款的關鍵。

最後,2019上半年好不熱鬧,同時也期待更多好作品回歸的下半年。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社會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