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近日,有人用 AI 技術修復了

一張林徽因 16 歲時的照片

看看圖

修復過後的 ” 林徽因 ” 乍一看是美的

擁有深邃的眼窩、精緻的鼻尖

和幾乎堪稱完美的幼態臉型及五官分布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確認過眼神

是能當網紅的顏值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面對跟真人差距過大的照片

網友們吐槽火力全開——

” 和本人根本不一樣 “

” 不一樣的好看,但是絕對不是這麼現代化的長相 “

” 感覺修出了一張網紅臉 “

” 我咋覺得畫風不太對 “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尚不能確定左側模糊人像就是林徽因本人。

將左側照片上傳至搜索引擎進行檢索,未發現指向林徽因的公開照片。發布照片的博主也未說明照片的來源信息。然而,從網友的反映看,大家似乎已完全採信博主的說法,默認左側人影便是十六歲的林徽因本人了。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網上流傳較廣的林徽因生活照 圖自網絡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林徽因本人是美的,但是她的美跟網紅臉那種精緻的甜美天差地別,她的臉上更多的是體現着東方的美人獨有的溫婉清秀。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其實林徽因留存下來的照片中很多都清晰到能看出她真實的五官。

她面部輪廓圓潤,中下庭都偏短,是很典型的幼態長相。五官方面稱不上精緻立體,眉眼彎而細長,鼻樑不算太高,鼻頭也有一丟丟扁塌。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甚至因為五官偏小,導致面部留白過多。所以以現在的審美標準來說,她的臉是有一點點顯大的,但好在林徽因的五官分布很合適,也沒有十分明顯的顏值 bug。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但林徽因本人也並不需要靠精緻的五官來支撐顏值,因為她的美 3 分靠五官,7 分靠氣質。林徽因從骨子里緩慢散發出來的脫俗氣質才是拔高她顏值的關鍵。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少女時期開始的她,身上就一直流淌着一種落落大方的獨特氣質,眼神堅定、自信干練,細看有一種英氣里又揉碎了些許嬌柔的感覺。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雖然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被呵護得很好,但體現在她身上更多的是溫婉而不是嬌氣。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在網絡上搜索 ” 林徽因 “,出現的第一個頭銜是:中國建築師。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為妻子設計墓碑的時候,墓碑上也只有七個字:建築師林徽因墓。

是的,林徽因最大的成就,不是詩歌,不是文學,而是建築。

畢竟作為中國建築師,為了保護中國的古建築,這位女子 ” 剛 ” 的讓人敬佩。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怎麼看也像是天天去 ” 工地 ” 考察的工科女,再怎麼也要代入一個女強人的形象。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日常的裝扮也很簡潔干練。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但是回過頭看這張精修後的網紅臉照,修圖的人為了讓林徽因的五官更符合現在的美,給她用 P 圖大法做了一個網紅套餐微整形。

開了眼角、做了眼瞼下至和上瞼提肌、填充了臥蠶、加深了眼窩、墊了山根和鼻尖、切了鼻翼,做了 V-line,還在下嘴唇的地方給她悄悄補了一點玻尿酸。美是美的,自然也很自然,但卻把林徽因骨子里最特別的那種落落大方、干練知性給抹掉了。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精修過後的網紅臉照更像是一個嬌弱溫柔的,醉心於情愛的深閨少女形象,這種形象經常出現在情感小說的插圖里,但絕對不會是林徽因。

AI 修復了 16 歲的林徽因 , 網友   氣質盡失 , 成了網紅臉…

那麼問題來了

現在 AI 修復是想修成什麼樣是什麼樣嗎?

就此,記者請教了幾位計算機視覺方向的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或許會令很多人大跌眼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AI 修復確實是想修成什麼樣就修成什麼樣!

簡單而言就是,AI 修復,不僅僅是增強畫質的過程。在學習了大量的人臉圖片後,AI 會獲得一種 ” 想象力 “,它會通過既有經驗,去推斷需要修復的主人公原本長什麼樣。

也就是說,

假設爭議照片中真的是林徽因,

那麼修復後 ” 網紅 ” 模樣的林徽因,

加入了算法本身的推測和判斷,

它看過左側的模糊畫面,

基於已有的學習成果,

認為林徽因就長右側畫面的樣子。

有網友提出,如果大量類似的 AI 修復照片,尤其是名人的修復照片流出,會不會像假新聞一樣造成真假難辨的效果,讓一些人認為修復後的樣貌才是當事人本來的樣子?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日漸廣泛,各管理部門也開始關注到其間潛藏的法律與倫理風險。例如,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二審稿擬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醜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目前正在公開徵求意見的《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則更聚焦合技術成信息帶來的誤導問題和社會影響。

下次如果有研究人員技癢修復老照片,

或許可以本着負責任的態度,

在畫面顯眼處標註:

” 此照片為 AI 修復,不代表真實情況。”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