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前不久,關於「90後」「00後」立遺囑的新聞震驚了網絡,據中華遺囑庫近期發佈的《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訂立遺囑。2017年,有55位90後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了遺囑,截至2020年年底,這一群體人數合計已達553人。

在傳統觀念中,遺囑似乎總是與死亡掛鈎,因而不少人忌諱談到這個話題。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遺囑的本質是依據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個人身後財產或其他事務作出提前規劃。隨著這一觀念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一些年輕人加入立遺囑的群體,並不太讓人意外。

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年輕人為什麼會立遺囑?

·理性看待生命中的不確定性

有專業人士指出:2020年比2019年立遺囑的年輕人增長了2倍多,該數據暴漲,應與2020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關係。一些年輕人肩負著家庭、社會等巨大壓力,疫情暴露的生活中的不確定性,使他們不得不思考及早訂立遺囑的事情。

此外,根據丁香醫生《2020 國民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有 53% 的人會擔心自己突然猝死,其中更有 6% 的人經常擔心甚至每天擔心。

奇怪的是,年齡歲數較大的人對猝死的擔心比例呈下降趨勢,反而是 95 後、00 後擔心自己猝死比例更高,分別占比 60%、58%。

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數據來源:丁香醫生 2020 國民健康調查)

·與財產增多有關

據統計:目前立遺囑的90後中,80%擁有獨立住房。在這部分人中,其父母買房掛在子女名下的現象比較多見,還有些父母會將自己的部分股權掛在子女名下,所以為了「防止自己發生意外財產丟失」,一些年輕人就不得不提前立遺囑。

過去,說到保留財產,似乎是老年人的專利,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尤其是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很早就擁有自己的房產,年輕人個人財產的保護也會變得更重要。

此外,當下年輕人獨立意識、風險意識增強,也提高了立遺囑的動力。統計顯示:與其他年齡段的立遺囑人不同的是,90後的遺囑中,「虛擬財產」的納入和安排成為一個突出的特徵。比如,社交帳號、遊戲帳號都是90後遺囑中常見的財產類型,其次還包括證券基金等。換言之,除了傳統意義上的財產,現代年輕人對虛擬財產有了更多重視。

·情感寄託的行為

可以試著用心理學中的「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解釋這一現象。

「人對生存時間的知覺,是充足的還是有限的,影響著對目標進行選擇的評估過程。時間知覺是人動機的組成部分,影響著人對社交目標的選擇與追求。 」

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告訴我們,當人們的未來時間知覺發生改變時,目標的優先次序也會發生改變。

當我們覺得未來還有無限長時,我們會把經歷放在工作、個人成就、自我價值上;但是當我們覺得未來不長時,我們會把更多時間花在家人、快樂、情感奉獻上。

因為感覺到自己可能會離開這個世界,過早的立下遺囑也是為了把情感寄托在身邊最親近的人身上。他們更願意關注與家人、快樂、情感等事情上。

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有的人會覺得父母把自己養大成人,如果一不小心是自己先離開父母,那以後父母的老了誰來贍養呢?所以提前把自己的財產做好分配,很多父母可能並不知道孩子的資產到底有多少,如果一不小心自己先離開,也算是讓父母臨終能有金錢上的支持和關懷。

也有部分年輕人並沒有什麼財產,但他們也會選擇立下遺囑。他們會將自己的物品作為情感的延續,如最喜歡的書本、相機照片、手工做的小件用品等,在遺囑上交代好給與到某人。這也是用一種「相互陪伴」的方式,讓大家都會有個念想。

另外,也有一些人不太敢做的事情、不太敢講的話、不太敢遇到的人,想做最後有一些交代,也算是對自己情感的釋懷。會將最後要表達的話作為遺書的形式,傳遞給最重要的人。

他們都是通過以上種種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來延續自己存在的意義。

設立「死亡教育課」的意義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死亡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廣州大學等在內的約20多所中國高校開設了死亡教育相關課程,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正視死亡、敬畏生命。

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公開討論死亡話題,如尊嚴死亡、安寧療護、安樂死等,這門課讓學生站在生命終點重新反思和規劃自己的人生。以死觀生,向死而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死亡觀。

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有專家表示,雖然中國約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死亡教育相關課程,但對比國內高校整體發展規模和在校大學生數量來看,這樣的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中國開展死亡教育的理論方法和實踐模式有待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未來應面向全社會,覆蓋小學、中學到大學全過程。

·審慎對待生死問題,決不輕言死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考慮訂立遺囑,死亡不再是神秘的事情。

在中國特定傳統語境下,死亡問題曾經是一個很難觸及的話題,某種意義上,死亡禁忌是極傳統且權威的文化與心理因素,即便現在,也並非所有民眾願意談及死亡。年輕人訂立遺囑的行為更多表明了一種姿態,一種嘗試,一種他們敢突破傳統的開放性思維取向。

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年輕人在社交平台上談及訂立遺囑時,往往表達出消極心態,這是一種危險信號。

一般而言,在現代社會,訂立遺囑有兩種:一種是立遺書,交待本人死後後事如何處理,以及財產如何分配等事項;二種是生前預囑。這是特指針對個體因疾病陷入醫療困境時,需要或不需要某些醫療搶救措施等,趁自己理智清醒時立下遺囑,表明自己的取捨,萬一到了那一天,為醫生及家屬提供決策依據。

當遺囑訂立者抱著消極心態訂立遺囑,只怕其考慮的不是面臨怎樣死,而是生還是死的問題,這會造成生命價值與意義上的極度混亂,最後導致草率隨意的生死態度,後果非常嚴重。

在認知上,由於人們認識到生命必死的本質屬性,才不會因神秘無知而恐懼死亡,這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但在態度取向上,我們發自內心地對死亡心存敬畏,從而在現實人生中審慎對待與處理生死問題,決不輕言死。這樣看來,怕死並非壞事,此處即言敬畏,而對死亡心存敬畏自然就是對生命心存敬畏,這是我們一切倫理道德的底線。

立遺囑絕不是一件可以隨意跟風的事,雖然它不應該是一件沉重的事情,卻絕對應該嚴肅看待。


內容來源 | 中國青年報、中國新聞網、中國新聞週刊、知乎日報

責任編輯 | 張湘怡

來源:kknews揭秘!「90後」「0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