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我出生在湖北一個農民家庭,老家在洪湖邊上,就是電視上經常放的那首「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老家處都是湖、溝渠,人就住在地勢高一點的地方,交通不便,大家出行基本靠坐船。

高中期間,父母幫我交了1500元學費去駕校學了半年車,吃住都在學校里,既要學開車也要學修車。那個年代汽車是高大上的東西,開車可以走四方,見多識廣。

18歲高中畢業後,成績好的學生考上大學去了全國各地,我也想和他們一樣走出家鄉,多賺點錢。正好有人介紹了份工作,在洪湖鄉鎮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給領導開車,我欣然接受。

離家之前,爸媽對我一番叮囑:不管過得怎樣,一定要和大家處好關係,包容別人,奉獻自己,吃虧是福,工作中累一點、苦一點不要計較,你做的怎麼樣別人心中自有桿秤。他們樸素的價值觀一直影響著我。

在老家,我在政府部門開車,這是一份別人都羨慕的「鐵飯碗」,工資基本和部門領導一樣。這樣的工作我幹了10年,直到29歲,我決定來深圳。

丈母娘家有位姑爺,1996年就到深圳打工了,一個月能掙1萬多,算一算,三年就能賺到我一輩子的工資。我每月的工資是一家人的經濟來源,雖然住的房子是單位的,水電也不用錢,孩子的學費還能報銷,但我考慮的是以後,培養一個大學生要十幾萬,老婆沒工作在家帶孩子,我一個人的工資能養得起嗎?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掙扎,我決定去深圳看看。別人都能去深圳賺到錢,我為什麼不可以,還不到30歲,拼搏的時間還有的是。

城市很多為什麼要選深圳?那時候中央電視台新聞經常播放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等創新理念鼓舞了很多年輕人,畫面里的國貿大廈、地王大廈等高樓林立,華強北的賽格廣場上人山人海……電視機前的我心想,來這肯定能找到機會。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改革開放號召年輕人走出去下海創業,身邊很多政府部門的人都下海了,我是我那個部門最早出來的。

我請了一個月的假,打算先考察考察,拿著身份證去當地公安局辦了通行證,時效7天。在深圳也沒什麼熟人,打算投奔住在草鋪的姑爺。

老家有直達深圳的汽車,車票200塊,我坐的那趟車上幾乎都是年輕人,都是來深圳打工的。早上8出發,一直開到凌晨3點,終點站是深圳布吉汽車站,那天的日期我記得很清楚,1999年的10月1日。

一下車很熱,雖是深夜,依然很多餐館在營業,路上也有行人,在老家,過了11點路上基本就沒人了。車站門口停了很多頂著圓頂的計程車,司機都很自覺,在上客區排隊等,而不是過度熱情地直接衝上來拉客。

我拿著姑爺給的地址,和一起來的老鄉和打了一輛計程車,因為過了晚上11點,起步價是16元,不到半小時就到了草埔,車費一共30元。

草埔這一塊聚集了幾百個老鄉,來的早的基本都住在木棉嶺社區這一片,條件艱苦,住的都是鐵皮房。據說第一個來深圳的老鄉姓黃,1991年就來了,之前在老家開的服裝廠和深圳這邊有業務往來,後來索性來深圳開出租了。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三個,經過傳幫帶,這里逐漸匯聚了一批湖北的士司機。

來深圳做什麼,會開車就當的哥吧。在深圳開出租是有「門檻」的,會開車的人不多,畢竟車很貴,一輛桑塔納21萬元,都能買下一棟樓房了。

在深圳開出租要持證上崗,就是要先考試,滿足2年以上駕齡,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才能報考。考專業課和英語,有專門的複習資料,題庫里有1000多道題,正式考試的試卷上一共100道選擇題。

光刷題也不夠,為了記路,我每天坐公交車到處認路,隨便等到哪一輛就上車,路上經過的小區、大廈、醫院、學校等都要記下。

考卷上的專業測試主要就是認地點,比如「迎賓館在哪?」 「竹園賓館在哪條路上?」英文考聽力,廣播里用英文提問,考生在卷子上選答案,我記得考試問了「蛇口碼頭」「機場」用英文怎麼說,都不難。

我準備了幾天就去考試了,滿分100分,60分及格,我考了98分。1999年10月,我拿到深圳市小汽車從業資格證。

因為有一技之長,我找工作還算順利,那時候大學畢業生來深圳一個月工資1000,還沒地方住,有的住在橋洞底下,好一點的花10塊錢在賓館租一個床鋪。

拿到證後,老家的單位打電話來讓我回去,上了兩個月班後,得知深圳有個老鄉要找個副班,我一看機會來了,又和單位請了假,去深圳開了一個月出租。一個月下來除掉房租等生活費,我掙了1萬多,這樣下去一個月頂上近3年的班,深圳我是來對了。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這次來,我沒打算再回去上班。和深新公司簽了勞動合同,與老鄉搭班,我跑晚上,工作時間是下午6點到次日早上6點。後來我給老家的單位打電話提了辭職,連400多元的年終獎都沒要,拿不拿無所謂了。

接到的第一單是從迎賓館到寶安北路,一位女性,那是我第一天上班,不太熟路,她一上車我就坦言:「不好意思啊,我剛開始開出租,路不是很熟,你能幫我帶帶路嗎?」

「沒問題啊,我老深圳人了,來,我教你走。」很幸運,剛開始碰到的乘客都都樂意給我帶路,為表感謝,我想少收他們幾塊錢,都被拒絕了,「幾塊錢而已」。在他們身上,我切實感受到深圳人的包容。

開出租我很快就上手了。有一次,開到一段窄路,前面有路人,我特意開慢點,也想順便看看能不能在路邊接到乘客。後面跟了車,一輛奔馳,我就這麼慢慢開了三五分鐘。等到了寬路,奔馳準備超車,開到和我平行的位子時,司機搖下車窗和我說:「師傅你最好開快一點,因為後面還有車,路不是你一個人的,以後多注意點」。

他沒有鳴喇叭,也沒有開口大罵,但是這句態度溫和的話我記了很久,自己日常工作生活不要影響到別人。

開夜班的那段時間,晚上差一點的話能掙200塊,好的時候三四百。想開白班就得當包車人,自己承包輛車,我一直在等一個機會。

夜班車我開了1年零2個月,這一年存到了10萬元,期間一共給家里寄了10萬元。我拿著存款,再找親戚借了9萬元,一共花了19萬元在寶路華寶城的士有限公司包了輛車。這下工作有了主動權。

平時老鄉司機之間消息互通,一聽說我包了車,不少老鄉主動聯繫我想搭班,我選了第一個找到我的小李,一起合作開了兩年。後來,我一直在寶路華包車,一開就是20年。

我喜歡開出租,這個職業和朝九晚五的生活不一樣,工作自由,工作強度更高,但多勞多得,不養懶人。我最看重的還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喜歡和人打交道,了解到不同信息。

2008年金融危機,當時898電台天天報導股市的情況,一些炒股的乘客也會和我聊聊股票。一天早上,一個微胖的中年男子打了我的車,說自己在炒股大廳有辦公室,一般大客戶才享有這樣的待遇。「你開出租辛苦,一天也掙到多少,不如和我一起干,我每天9點上班,3點下班,每天接送我,我付你工資,還可以帶你一起炒股。」

我婉言拒絕了。理由是我不了解股市,風險太大,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開了這麼多年車,見的人很多,各有各的苦惱,有的人手上多套房產,但因還不過來貸款急得跳牆,我認為自己還是踏實開好計程車比較安心。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在木棉嶺社區,有5000多名洪湖人,大部分是的哥。平常我們都忙於生計,整天在外,雖然住在一起,但碰面的機會不多,誰家有什麼困難需要幫助時不知找誰。

我愛管閒事,時不時和大家坐在社區的小商店門口,閒聊誰今天生意好,遇到的客人給了小費,誰家里有矛盾了大夥商量著一起解決。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在外面討生活,老鄉要團結,要互幫互助,「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改成「來了就做深圳人」更好,號召大家要融入社區、團隊,和周圍人打成一片。

「AA制」就是老鄉教我的。剛開始和老鄉們一起吃工作餐,5元一人,我喜歡主動買單,一共也就幾十塊錢。這樣連續買了幾天後,老鄉阻止了我,說要各買各的單。我就著急了:「大家都這麼熟了,關係好請吃頓飯怎麼了?」

「怎麼能讓你一直請客呢,我們現在都AA,大家平攤,這樣相處不會有壓力,以後就這麼定了啊。」在老鄉的勸說下,我學會了這種平等的相處方式,自在舒服。

沒有線上收款的時候,我們接收的現金里經常有港幣。之前也聽老鄉提起過,第一次收到的時候還是有點不放心,拿起車上的對講機問老鄉,「會不會是假錢啊?」

「不會不會,深圳很多小商店可以兌換,100港幣兌125元人民幣,大家都喜歡收港幣呢。」對講機那頭老鄉笑道。

那一單接到的香港客人住在羅湖,每天從羅湖口岸過關去香港上班。剛開始因為語言問題,也有過尷尬遭遇。客人說了幾遍,我依舊沒聽懂目的地在哪,只好把客人的話在對講機里重複一遍,那頭很快就回復了:「說的是荔枝公園」。在老鄉的幫助下可算弄明白了。

後來我經常聽廣州電台的粵語節目,現在能聽懂粵語,也能簡單講一點日常口語。英文是跟著《計程車司機英語100句口語》學的,和外國客人基本的溝通也沒什麼問題。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2007年,當時木棉嶺社區的書記陳慶峰找到胡桂梁,說要成立東曉街道轄區湖北洪湖流動黨員支部委員會,問他願不願當書記,老胡很快答應了。

我聽說加入同鄉村黨支部,可以幫助有困難的老鄉,替他們說句公道話,向支部表達加入的意願後,2008年開始,身為黨員的我在深圳過上了組織生活。

同鄉治理同鄉有什麼好處,你想,老鄉有了困難,他一時間很找到合適的渠道,也難和陌生人交心。老鄉之間共同語言多,講一些土話也能懂,也願意掏心交談。

2017年黨支部換屆,我接任老胡成為黨支部書記。在我看來,同鄉村黨支部書記不是官也不是職務,是老鄉們的「領頭羊」,豎起來一個標杆,橫起來就是扁擔,肩頭扛著使命和責任。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每年老鄉回家永遠是難事。我聽說深圳湖北商會有組織大巴免費送老鄉回家,想著能不能也給我們的哥爭取些位子。我直接去商會的辦公室說想見他們領導,說明了我同鄉村書記的身份,很快見到了會長魏毅。我問會長,過年回家一票難求,能不能也送一下的哥,魏會長立馬答應了。

2018年開始,支部連續三年組織開展「溫暖回家路,愛心再接力」暖春活動,湖北商會每年給我們的哥專門提供一台愛心大巴,我們自己還組建黨群志願者服務隊,負責把老鄉送到上車地。

第一年我要送的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回家前她剛去醫院做完透析,因為身體不好已經兩年多沒回過老家,坐在車上她對我說,「你們就是我在深圳的娘家人,謝謝你們送我回家」。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我們開計程車接觸的人多,難免與乘客發生摩擦。2019年7月,一位乘客坐上了同鄉范軍的車,范軍提醒該乘客系好安全帶,乘客不緊不系還毆打范軍,造成他多處軟組織受傷。

「一定要給他討個說法!」我把車停在家里,乾脆全職陪家屬四處尋求律師申請無償法律援助,倚靠公安秉公執法,最後施暴者受到了法律嚴懲,並給范軍道歉補償,讓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老鄉遇到大事、小事第一時間都會向支部尋求幫助,無論是家庭矛盾,鄰里糾紛,交通事故,還是尋租求職,大家願意把支部當娘家人、知心人。

2020年9月,老鄉陳師傅給我打來電話,說好多微信群里謠傳他是詐騙犯,自己很是冤枉,希望我們能幫他查明狀況。經過調查,我們發現陳師傅的車與一位河南籍師傅的車發生了擦碰,交警判決對方負全責後,對方不滿,惡意造謠陳師傅詐騙他,到處轉發陳師傅的頭像,還註明此人是詐騙犯。

了解情況後,我們積極聯繫律師尋求法律援助,並及時報警,最終,在警方的要求下,對方立即刪除了圖片,並向陳師傅當面賠禮道歉,而造謠的當事人也受到了拘留處罰。陳師傅挽回了名譽。

一個人困難的時候,不是要你給他幾萬幾十萬,我們也沒這樣的能力。我們能做的,是在他難過的時候去安慰一下,談談心聊個家常,他們就覺得很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大部分計程車司機都沒回家,原地過年,支部的成員每天在微信群里發各自統計的情況,包括是否離深,離深目的地,回深時間,本人及家屬是否一切安好等信息。老鄉都很配合,我們工作也較順利。

也有因疫情一直在老家隔離回不來的老鄉,連續3個月沒有收入,而每個月的房租、停車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

我找到轄區股份公司,申請減免停車費和房租,股份公司同意後,大部分老鄉都獲得了一個月房租減免,停車費基本減免的優惠。老鄉們還集體給支部送了一面錦旗,一直掛在我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辦公室里。

系列專題>>

羅湖「同鄉村」黨建口述實錄

【采寫】祁覬

【策劃統籌】賴武 高延勇 宮雪 呂冰冰 周宙

【出品】中共羅湖區委組織部 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來源:kknews相比「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更喜歡「來了就做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