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做書獎——2017年由做書發起的華語原創圖書評選獎項,旨在評選本年度優秀華語作品。

「國內很多圖書獎項的獲獎圖書,重疊的比例非常高,甚至,那些獲獎作者來來回回也總是那麼幾個。慢慢地,我們仿佛有種錯覺,似乎只有極其有限的一些作者和出版機構在為我們努力工作著。」在不久前的文章《每年有50萬種書出版,為何獲獎圖書總是那幾本?》中,作者曾經有此疑問。年初,我們也曾經分析過噹噹、Kindle、微信讀書、豆瓣、多抓魚的2020年度榜單,同樣發現了相似的問題。

當然,影視行業每年頒獎季的熱門作品也很集中。但對於題材豐富度遠超影視的圖書行業來說,熱門之外還有更多的「遺珠」有待我們發掘。圖書獎項和平台榜單之所以如此重合,一方面是因為全社會對圖書的關注日益稀薄,只能分配到寥寥數種上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核心讀書人群體的高度同質化,多元的聲音過於微弱而難以被聽到。這對於出版業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四年前,我們發起做書獎,是為了鼓勵本土優秀原創作品多多湧現。四年過去,雖然引進圖書強勢依舊,但一批聚焦本土的圖書品牌誕生了,原創圖書的主力軍也在悄然更新換代。在文學領域,新一代年輕寫作者正在找到自己的聲音和讀者,更多隱於民間的素人作者浮出水面。在社科領域,學者們正走出書齋,用思想資源幫助讀者理解時代,擺脫西方視角走出中國看世界。在繪本/圖像小說領域,無論是思想內核還是表達方式,本土畫手的創作光譜都已超乎我們的想像。

第四屆做書獎,我們既希望把握原創圖書的新流向,也力求在主流之外關照更多閃亮的支流。我們不會迴避獲獎榜單上的「常客」,因為它們是時代情緒的晴雨表,但更想集中展示各個專業領域去年「最美的收穫」,那些普通讀者也應該了解的冷門佳作。

為了讓本土原創新勢力被更多人看見,我們今年新增了年度出版人、年度編輯、年度營銷編輯、年度出版品牌等個人、機構獎項,他們是去年那些熱門佳作的捕手、推手,也一起推動了原創圖書復興運動。

和第三屆一樣,我們在每一本入圍圖書信息中都加入了策劃編輯、責任編輯、營銷編輯的名字,並邀請相關編輯親自推薦,正如奧斯卡有各種幕後獎項一樣,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讀者感受到做書既需要工匠精神,但更需要團隊合力,每一個人都不可或缺。

懇請大家都能為這些優秀作品和優秀做書人投票,在出版業越來越沉默的年代,每一位讀者都應該為你的熱愛奮力發聲,讓那些還在堅持創作、出版的人們不致於心灰意冷,你的聲音會助力更多優秀原創作品的誕生。

(以下為入圍書單,排名不分先後)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莫言在獲諾獎8年之後終於奉上新作,展現了暴得大名之後眼中的魔幻現實。90後作家陳春成用想像力撬動博爾赫斯與筆記小說,顯示了新創作者出入古今中外的自由無礙。在《活著》出版近30年後,才有一部女性視角的命運史詩《秋園》。張大春歷時15年的四季傳奇終於收官,將說書人傳統推向了新境界。朱琺則積15年之功,將民間傳說與西方博物學寫作熔於一爐。除了外外這樣在「漢語邊緣寫作」的詩人,很多天真未鑿的小詩人也開始進入大眾視野。當曾經生猛登場的青年作家們不再能給我們驚喜時,我們希望聚焦於文學寫作的那些新的可能性。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九個故事創造出奇光異彩的小說宇宙,那里有逝去的舊山河,幻想的星雲,少年的夢境。《夜晚的潛水艇》橫空出世,帶給華文讀者驚喜。春成用年輕而古老的中文,寫出萬物的可能,也創造出漢語的另一種風度。

——策劃編輯 黃平麗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作家以獲獎後重返故鄉的獨特視角,再寫高密東北鄉人事,12篇小說獨立成篇、各有曲直,卻具有奇妙的整體性,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描畫出進入新時代的農村鄉鎮典型人物群像,探討了現代人精神世界「晚熟」的長成之路。依然是讀者熟悉的那個莫言,卻帶給我們陌生的閱讀體驗。

——責任編輯 趙萍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八旬奶奶講述「媽媽和我」的故事,寫盡兩代中國女性的堅韌與美好,展現苦難中的善良、尊嚴與愛,看見和記錄那些被遺忘、被遮蔽的普通人,被讀者譽為「女性版《活著》」、「母女版《平如美棠》」。

——責任編輯 信寧寧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獨特的文本形式,奇詭的想像力,百科全書式的博學,大膽的實驗精神,成就了《安南怪譚》這部難以歸類的作品,它的機智、怪誕、玄妙、亦真亦幻的風格,拓展了小說寫作的技法與格局,為漢語文學開闢出新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 梁雪波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誰也避免不了死亡,對於外外來說,這實在過於偶然或極端。我們不得不痛苦地意識到,外外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再也不可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我希望這種遺憾不是我們重新閱讀外外詩歌的理由。 我們應當銘記的是,他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他寫出了很多傑出的詩篇,他用這些作品點燃了自己也照亮了世界。他就這麼輕易地戰勝了平庸的生活,超越了無常的現實。

——楚塵文化創始人 楚塵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說書人張大春歷時15年填坑小說,傳奇四季書系列收官之作。 江湖林野、奇人異事、飛賊走盜……都是人間稀奇事;開篇《血餌》講生,末篇《離魂》出竅,小人物陷入大時代的黑洞,大歷史里都是浮沫相連的小傳奇。

——策劃編輯 苗洪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致人類歷史的沉重時刻:野獸開始逃難,河流開始堰塞,森林開始倒下,它們永遠不再生長。陳應松以一幅「楚地八百里群山怪嶺」的眾生畫卷,重申文學的「森林立場」。風塵磨盡,蒼山不老,一草一木一禽一獸都有其尊嚴。

——責任編輯 魏瑋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思安在《活食》中表現出自由不拘的寫作狀態,精妙融入自己在戲劇和詩歌創作中的豐富經驗。她由內而外地觀照現代人的生存狀態:既展現出紛繁的外部圖景,更向內挖掘人們「我之為我」「我何以至此」的廣闊的精神世界。

——特約編輯 李蕊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衡量一個文明程度的標準,不在於人們如何讚美它的強者,而在於人們如何對待動物、女人、老人和弱者。我們若希望活在文明更高的社會,便不應指望別人,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推動它的完成。這是文化的擔當,也是它的榮光。

——策劃編輯 夏言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谷林和揚之水,兩位當代文化界具有獨特建樹與人格的學者、讀書人,更是中文書信寫作的高手。《愛書來》首次匯集並系年整理兩位文化人跨越二十年的194封通信,以近乎古典的方式,留存了中國文化獨有的雅正與靈性相融的文字,也為去古已遠的現代社會,保存了一份觸手可溫的親切的古意,高情厚意,堪稱絕唱。

——責任編輯 陳飛雪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在圖書從社會輿論中退卻多年之後,2020年可謂是「反撲之年」,出現了很多回應社會思潮、時代焦慮的著作,也難得有激起廣泛討論的出圈作品。不過,我們更希望從專業層面來判斷一本書的長期價值,挖掘時代浪潮背後更深層的潛流。比如,「內卷」是2020年當之無愧的年度詞彙,我們注意到最早在中文學界譯介「內卷化」概念的黃宗智先生,將他的小農經濟理論進一步向前推進,推出了《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指出了鄉村社會擺脫內卷的可能路徑。同時,我們也關注各領域的突破性寫作,比如《失落的衛星》為漢語旅行文學樹立了新的標杆。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來古記》是當代非虛構敘事的傑出文本,具有記者特稿寫作的優秀特質;來古村民的溫暖人性在作者冷靜、理性的筆觸下傳來深沉的迴響。《來古記》絕對是不可忽略的西藏書寫,是每一個想了解西藏的人的鑰匙。

——責任編輯 李敏 溫玲玲 羅丹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晉永權通過二十多年的圖像收集、整理,甄選出從195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末期1500餘幅佚落的日常生活照片,在客觀、溫和中打開了視覺藝術解讀歷史文化的新視角,為一個日漸模糊的昨日世界,呈現出人性的溫度。

——責任編輯 熊霽明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張雲歷時十年的心血之作,《中國妖怪故事》是對妖怪定義的溯本清源,對中國妖怪體系的龐大構建,更是對五千年妖怪文化與妖怪文學的傳承與發展。本書引用了從上古到現代各種典籍近300部,記錄中國妖怪共計1080種。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曉航評價本書說:這是一本開宗立派的妖怪「大辭典」,這本書絕對填補了中國妖怪學的空白,意義重大,功德無量。

——責任編輯 雲逸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帶著迷戀、共情和求知,踏上一場中亞POV之旅,歷史和現實、文化和日常被立體展開,以至於能從一雙孤零零的高跟鞋,窺見當地女性的生存狀態。在隔絕的疫情時期,《失落的衛星》提醒我們自由的珍貴和世界的廣闊。

——策劃編輯 鄭科鵬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作為新語文的倡導者,傳統語文教育的批評者,郭初陽推崇「任何學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種形式教給任何年齡的任何人」,他以淵博的、縝密的、激發性的課堂,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道路。這套書正是他精彩的代表作。

——責任編輯 吳嫦霞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

本書就力圖回歸人性,以獨特視角解讀藝術史,放下宏大敘事而關注其中的一個個男人、女人、老年、少年、聖徒、凡夫,關注其身體、性別、情慾,及其與權力的互動。

——特約編輯 樓偉珊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雪萊說:我們全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文學、宗教,根源皆在希臘。古希臘的榮光照耀了人類的整個歷史,閱讀本書,我們可以跟隨趙林老師從吟遊詩人荷馬、希臘神話中了解浪漫的故事、激盪的歷史,從書中介紹的建築、藝術、科學和哲學知識中體會古希臘文明美的感悟和理性哲思。

——責任編輯 王鐸霖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施展老師用足跡丈量出中國經濟的動力值,洋洋洒洒地解釋了一個核心問題——為何中國不會失去製造業的核心地位。但是《溢出》並未充斥著冰冷的數據,在書中讀者會看到獨具人文關懷的真情流露,看到一道用實實在在的人的故事築起的中國經濟和商人秩序的鐵壁銅牆。

——營銷編輯 張璇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將無同」是作者胡寶國老師的網名,這三個字通透而蘊藉的風度,正與其治學風格相契。這部論文集從策劃到成書,浸潤了同老友人們對他的愛與敬意。而此後的一再重印與收穫的諸多獎項,則是他學術影響力與人格魅力的明證。

——策劃編輯 孟慶媛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災難,是人類社會省察自身的殘酷機會。這本書並非今年寫就,但現在讀來格外感同身受——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會生活在臨界狀態中了。這很糟糕,但同時也是一個殘酷機會,省查自己所生存的環境,審視那些被固化的價值和觀念。這本書即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珍貴的視野。

——《從那霸到上海》編輯團隊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走出唯一真理觀》是2020年給了許多人精神支持的一本書。哲學不是一門學科,但有思。思並不只在系統論理之時顯形,它同樣能夠在演講、訪談、書評和短文里結晶,後者更考驗言說者對周邊環境的敏銳感知。在本書里,鮮活生動的思想寓居於形式不一的表達之中,足夠啟發我們重新思考真思與言說的關係了。

——責任編輯 肖海鷗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黃宗智最先在中文學界譯介「內卷化」的概念,藉以分析明清以來中國小農經濟與鄉村社會的發展。從「內卷化」到「隱性農業革命」,再到「新型小農經濟」,本書試圖呈現的便是中國小農經濟與鄉村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策劃編輯 劉隆進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在微信長圖、微博條漫的浸淫培養之下,在後浪漫等圖書品牌的努力推動下,國內的成人繪本/漫畫/圖像小說市場正在成形,很多過去只能獨立出版的作品開始走向更多讀者,業內頂尖畫手紛紛出版了作品集。所以,今年我們將這一類別獨立出來,而且一下子就找到6本入圍佳作,它們的畫風各不相同,但每一本都讓人一翻開就停不下來。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生活蒙太奇》由100個無聲漫畫組成,內容來自於作者對生活片段的採集、蒸餾和想入翩翩。作者天然是一位從三歲開始專心畫畫的年輕女孩。那些平淡無奇的瞬間:曬在午後三點的陽光下,雨天一個人讀書,抬頭遇見初雪……作者把這些單獨靜止的畫面,通過獨特想像力和洞察力的藝術加工,畫成可以閱讀的,充滿故事感的連續繪畫作品,仿佛一部生活電影的蒙太奇。

——策劃編輯 李穎 由賓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小河有一個夢想,打撈瀕危的童謠。王爍有一個夢想,用漫畫闡釋世界。兩個美好的人兒相撞,一本橫跨老、青、少,展現聲、畫、文,包容故事、紀實、童謠的豐盛讀本就這樣成為在讀者手中捧讀的無盡之書。

——策劃編輯 姚湘竹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老葛照著記憶一筆一筆描繪出童年時的花鳥魚蟲、衣食住行,還原了自己一個人心中的一個時代、一座城,卻在不經意間勾起城內外無數人的共同記憶和嚮往。大概是因為書中呈現的不只有那個時代的面貌,更有其精氣神兒!

——策劃編輯 呂俊君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再熱愛生活的人,偶然也會納悶,正全情投入的生活是否真值得全情投入。匡扶搖在《納悶集》中以簡單的筆觸勾勒出平凡的我們在「沒什麼大不了」的生活中的迷茫、困惑、衝動與驚喜:厭倦了高壓工作的女孩,熱愛自然觀察的男孩,要應付長輩的後輩……這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情緒,是時代給予我們的烙印,是我們對未來的期許。

——《納悶集》編輯團隊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畫集大多為生活中的場景,圖與圖之間具有一定的時間順延感。作者擅長描繪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本被人忽略的生活片段定格在圖像中,看似毫無聯繫,卻又有時間流逝的故事感,給讀者帶來一種平靜與孤獨。作者憑藉對場景的細膩描繪,將故事性融入到畫中,以展現當代青年生活點點滴滴。

——策劃編輯 野兔子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作為一名新生代跨界藝術家,張漁不斷從傳統繪畫中汲取養分,她痴迷精緻細膩的重彩,也喜愛氣勢磅礴的寫意,兩者在她的手上碰撞出極具個人特色的新中國風水墨畫。她通過巧妙的構思與大膽的想像,將這些形象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表現出來了。她筆下的仙佛不落凡俗,妖魔明艷動人,每一個形象都有骨有肉有皮囊,充滿張力,抓人眼球。

——責任編輯 李一鑫 梁靜儀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年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但少兒圖書卻是唯一正向增長的門類。在引進童書唱了多年主角之後,近兩年原創童書正在逐漸收復失地。一方面,傳統文化教育熱潮的推動,古典題材正在找到現代的表現方式,比如《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另一方面,國內童書開始像國外一樣關注更豐富、深邃的話題,比如《我講的故事都不是真的》敢於去觸碰生死得失的哲學思考。我們相信,原創童書在未來還將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在眾多「給孩子」的傳統文化童書中,這一本難得的既「孩子」又「現代」。從「天對地,室對家」到「蘋果臉,葡萄牙」,聲律啟蒙由此和孩子真正建立聯結,更滲透進丁慈礦從生命體驗出發的語文教育觀,和「傳承傳統文化,是為了更好的做一個現代人」的人生價值觀。

——特約編輯 李佳懌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這本圖畫書通過孩子的眼睛,展現平凡而美好的一天。從時間、空間的推演,到「我」與世界的連結,將讀者引向哲學的感悟。原來小小的「我」與大大的世界緊密相連。

——策劃編輯 羅曦婷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年2月,作者王春子受到家扶基金會的邀請,像駐村般在約旦當地生活一個月,拜訪當地的社區、家庭,採集田野資料,並將這些珍貴的經驗與內容轉化成動人的繪本故事:透過「躲貓貓」這個無論約旦和臺灣的小孩都喜愛的遊戲為媒介,以自然又具餘韻的文本,充滿當地生活文化的豐富圖像,牽起我們和相距8000多公里以外美麗國度的聯繫!

——《大家來玩躲貓貓 》編輯團隊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以溫柔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敦煌跨越千年的故事,邀請敦煌研究院勘校。從荒蕪的雅丹地貌到20萬人口的城市,從陶土時期到21世紀,陪伴敦煌一步步走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景呈現敦煌的前世今生,一本書,讓孩子看懂敦煌。

——策劃編輯 賈怡飛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90後「課本作家」慈琪匯聚靈感的84個短童話,既有令人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也有關於生死得失的哲學思考,被稱讚為「擺脫了地心引力的寫作」。王笑笑展覽級別的手繪插圖進一步拓展了故事想像力的邊界。

——責任編輯 王雪純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年我們曾關注過數起行業內部的爭議性事件,暴露出新舊兩代編輯之間在現實處境與職業理念上的鴻溝,前輩編輯往往有著學人風範,會將做書秘辛、作者交遊行諸文字,隨著他們的逝去退隱,編輯類圖書也開始出現斷層。我們希望新一代編輯可以繼承傳統,將不同於前人的行業經驗沉澱下來,貽惠新人及讀者。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本書是《萊比錫的選擇》的前編,二者的差異從書名就已經開始——「選擇」是慎重的,「翻閱」可以是隨性的。質感上,「選擇」是厚重的,「翻閱」是厚而不重的。色彩上,「選擇」是全彩還有局部燙銀的,「翻閱」是紅黑雙色極其質樸的。書名字體上,「選擇」使用的是余秉楠先生的友誼體,體現著中德兩國友誼的源遠流長;「翻閱」的字體則是波普式的,仿佛柏林圍牆上的塗鴉——從翻躍柏林圍牆到翻閱萊比錫,意味深長,令人遐想。內容上,「選擇」是有中國設計師參與的,「翻閱」是純粹「國際香型」的。

——責任編輯 王林軍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編輯是一種職業,在文化傳承和創造的過程中,編輯起著重要的作用。聶震寧先生《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的這十二封信,匯聚了他多年從事編輯、出版行業的經驗,對年輕人理解文化傳承、創造工作、了解職業入門規律都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

——策劃編輯 張華娟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文案三章》是作家、資深出版人黃集偉先生關於圖書文案的編撰心得。無論你是新晉圖書編輯,還是出現職業倦怠的「老鳥」,只要是對寫作有興趣的讀者,《文案三章》絕對是你的案頭必備。

——責任編輯 張遠帆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

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來源:kknews2020「做書獎」入圍名單:36本書和150名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