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權法1.0》中英文版全球首發 人權、物權、數權成為人類未來生活的三項基本權利

《數權法1.0》中英文版全球首發 人權、物權、數權成為人類未來生活的三項基本權利

《數權法1.0》中英文版全球首發

    本網訊  2019年5月28日,在「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召開期間,由中國大數據發展新型高端智庫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研究撰寫的《數權法1.0:數權的理論基礎》中英文版在「中國數谷」貴陽舉辦的數字中國智庫聯盟成立大會暨《數權法1.0》中英文版學術研討會上首發,是本屆數博會最重要的理論創新成果之一。該書中文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是世界上首部《數權法》理論專著。《數權法1.0》的出版為人類從工業文明邁向數字文明奠定了法理基礎,並將成為打開數字文明未來之門的新鑰匙。

   「數權法」一詞是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教授2017年3月首次提出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正式認定。同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數權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首家數權法研究機構,連玉明教授擔任主任。連玉明教授研究指出,數權法是調整數據權屬、數據權利、數據利用和數據保護的法律規范。《數權法1.0》是基於「數據人」的假設建構的「數權—數權制度—數權法」的理論架構,它開辟了全新的法學研究領域,既是研究未來法律的宏大構想,又是研究數字文明的領先之作。

   連玉明教授指出,人權、物權、數權是人類未來生活的三項基本權利。大數據時代,數據人將從假設變成現實,數據關系反映在個人生活、企業運作和國家安全等方方面面。一個新的既有別於傳統的物,又超越了傳統的人的東西開始進入法律關系的視野,這就是「數」。數因時代而生,時代又被數創造。它跳出了傳統法律意義上的權利義務關系,體現出一種跨界融合的特徵。數據的流動和共享,正成為這個時代的本質,它不再是傳統的「反對所有占有者占有它的權利」。數權突破了人格學說、隱私學說、物權學說、債權學說、知識產權學說等對數權保護的局限,成為數據語境下的新權益。這種新權益包括個人數據權、數據主權、數據共享權等,數權與人權、物權構成人類未來生活的三項基本權利。

   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4月,是貴陽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共建的跨學科、專業性、國際化、開放型研究平台。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研究推出的《塊數據》《數權法》和《主權區塊鏈》「三部曲」是大數據理論發展新的里程碑,被譽為重構數字文明新秩序的三大支柱,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非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