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和美汕頭】融合潮汕元素「創」出文化亮點——本土「創客」大膽嘗新,「帶得走的文化」彰顯創意之美

【我的家鄉·和美汕頭】融合潮汕元素「創」出文化亮點——本土「創客」大膽嘗新,「帶得走的文化」彰顯創意之美

實木擺件融入汕頭文化元素,創始人李偉建和木器師傅研究打磨文創產品。

「文創」一詞是當下文化產業界的熱詞。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嶄露頭角,全國各地涌現出了一批有特色、有潛力的文化創意項目。在汕頭,有一批熱愛家鄉,致力於弘揚潮汕文化的企業家、年輕人,他們竭盡所能將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轉化為文化產品,或是將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原有產品,亦或是尋找載體呈現原創的汕頭風貌,甚至是將傳統工藝與時尚設計進行跨界融合,這些融合潮汕元素的文創產品彰顯創意之美,也逐漸成為我市文化的新亮點。

實木擺件融入汕頭文化元素

連日來,記者通過走訪文創企業和團隊探尋我市文創產業的發展現狀,各大企業和團隊都各出奇招。其中,在原有產品的基礎進行創新,融入潮汕元素進行再加工、再升級,提升原有產品附加值是不少「創客」嘗試的方向。

今年5月中旬,為期5天的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元式潮木社是此次我市參展的其中一家文創企業,各種融入潮汕元素的實木擺件引起各方賓客的廣泛關注。據創始人李偉建介紹,打造文創產品是基於自己從事的家居木材行業。由於從小跟長輩學習木工,長大後創辦木器工坊,設計製作實木家居的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剩餘的木材「邊角料」往往當成廢品處理掉,不僅造成浪費,也不利環保。在與眾人的商討下,他萌發了將這些木材打造成擺件、文具、手機支架等小物件的想法,同時融入潮汕的文化元素,將其升級為文創產品。

「我個人比較喜歡用紅頭船、小公園中山紀念亭、紅桃粿等具有汕頭標志性的元素,用我們的雕刻技藝、鑲銀技藝等,把它們呈現在實木物件上。」李偉建告訴記者,這些文創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特別是在外地生活的潮汕人更覺得十分親切,成為走親訪友時送禮的首選。近年來,他也在不斷地嘗試創新,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會獲得市場的認可,但只要是能夠凸顯潮汕元素的想法,都會努力把它變成產品,只因這里面有一份濃濃的家鄉情懷。

原創老城國畫依附實物載體

年輕人是文創界一股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他們的創意無限、勇於嘗試、不懼失敗,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於本土文化的關注和發掘,使其創作出來的文創產品有情懷、有新意,成功吸引市民遊客的目光。

今年6月底,我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組織文創企業等團隊赴鶴崗市參加第二屆「中俄猶文化精品鑒賞節」,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讓中外嘉賓近距離感受汕頭的文化魅力。其中,「閒士」文創展示的時尚挎包、紀念杯、明信片、台歷等引起參觀嘉賓的濃厚興趣,這些物件上用國畫的方式呈現了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風貌,獨具創意。

據相關負責人蔡俊峰介紹,閒士品牌是由三個在汕頭老城區長大的年輕人創立的,懷揣着對家鄉的熱愛和弘揚潮汕文化的目標一路成長起來。在創立之初,他們就定下了要以系列原創國畫作品轉化在文創產品上,逐步深入、全面的展示潮汕文化的理念。產品一經推出,就以接地氣的細節、獨特的繪畫角度和走進生活的實用性,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好評,這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繼續走文創的道路。

嵌瓷與空間設計跨界融合

對潮汕傳統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與各領域各行業進行跨界融合,讓傳統與時尚相互碰撞,擦出火花,這是一些掌握手藝的文創人進行的探索。記者通過市文創協會了解到,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壁畫專業(學士學位)及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碩士學位)的汕頭小伙陳旭南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作為異嵌瓷創作人,自幼村子里祠堂廟宇常見的嵌瓷裝飾給了他啟發,在濃郁的民間文化及藝術滋養下,他踏上了異嵌瓷創作之路。他認為,傳統的工藝不應該只是表現傳統,它同樣可以展現現代文化的種種情緒。一種工藝如果無法進入到生活之中,就很難被人發掘,就無法傳播工藝文化並散發背後的內涵和歷史。

「生活、工作等空間里應該有一個位置是留給傳統工藝的,無論是藝術創作的部分,還是文化層面的部分。」陳旭南告訴記者,他嘗試的異嵌瓷作品大多需要依附於類似牆面、柱子等載體上,利用單體效果將異嵌瓷融入到現代空間之中。例如在一根柱子的表面依附上異嵌瓷,立即就將呈現獨具潮汕特色的藝術氣息,並且非常時尚。他認為,這就是一種基於潮汕文化將嵌瓷工藝與建築設計相結合的文創產品,是傳統文化、非遺工藝與現代社會之間融合所形成的產物。而且他的作品已經多次參展,受到業界人士廣泛好評。

《汕頭日報》記者 林蓁 攝影報道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汕頭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