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B.建築風格的主觀因素

理念先於建築。建築既然是人造物,人的建築理念是先於建築產生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理念都會多少影響到建築者的設計方案——由理念形成建築理念。有中軸的理念,才會有城市的中軸線;有對稱的概念、坐南朝北的概念,才會有對稱且坐南朝北的宮殿,有天圓地方的理念,祭天的祭壇——天壇就一定是圓的。理念造就房子的樣式,是形成風格的最重要的先決的主觀因素。

黑格爾說:「在希臘,建築藝術的主要對象是公共建築,廟宇、石柱廊和門廊,供人們休息和散步,還有門廊連林蔭大道的建築,例如著名的雅典城堡前的大道①,至於私人住宅卻很簡單。在羅馬,情況卻相反,私人的房屋,特別是別墅,都很豪華,皇帝的宮殿,公共澡堂、劇場、馬戲場,露天劇場、水渠和噴水池也是如此,但是這類建築完全以功用為指導原則,美多少只占裝飾的地位。所以在這個領域里最自由的目的是宗教的目的,體現於廟宇,即一個主體的庇身之所,這個主體本身原屬於藝術,由雕刻塑造為神像。」②

在這段話中,表達了這樣幾個信息:1)希臘人與羅馬人對建築的興趣相反;2)分出了私人住宅與公共建築;3)黑格爾首先把藝術哲學研究的對象定位於專門表達理念的這些建築,如廟宇、教堂,為的是抓住建築美的產生根源,實際上他要捕捉的是建築理念,也就是建築敘事,只是他沒有覺悟到這一點罷了。因為他說,「這些建築一般都有許多象徵的意義交織在一起,例如獅身人首(面)像和麥姆嫩像的數目,石坊和信道的位置標志出每年的日數,黃道十二宮,七大行星,十二月的季節之類。」③ 獅身人首(面)像是敘事性建築,而以天象、季節來確定建築部分的數目,就屬於典型的「理念支配建築設計」的敘事了。黑格爾把「理念支配建築設計」當做美學原則,其實是敘事的現象。

【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我們不以人種的偏好來分類,而是以建築的用途或目的性來分類,用途和目的性都是敘事性的因素。對於藝術來講,只有極其精美的才算藝術品,但對於敘事來講,只要是建築都會有或主動或被動表達的敘事,敘事是很普遍的,不僅僅是宗教建築或民族風格建築才有,只是它們的敘事意義更彰顯、更主動罷了。

我們看到一個城市的宣傳廣告或者是圖片都會為各種漂亮的建築而吸引,以為這說明美是建築的本質,其實不是。任何一個建築他首先必須是根據需要來設計的,有什麼用途就會設計成什麼樣子,所以說敘事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設計美不美,會不會被大眾所接受。

我們把建築按其目的分為:民居或家居、冥居、公共設施、公共建築、建築的延伸和純敘事建築,來討論不同的理念在這些建築中的作用。

1. 用途的合目的性

建築的風格還受到建築的用途的影響。建築師首先考慮的是這個建築物的用途,即建築要合目的性,這個建築是干什麼用的,就會首先考慮滿足用途的需要,多人聚會的場所必須高大,家居則需要廚房、衛生間,設計就會不同。

還考慮財力,能達到建造什麼樣的規格,之後是每個房間是做什麼用的,廚房要有上下水,臥室要有盥洗室,也需要上下水,每個房間要多大等等,都是首先需要考慮的。這些建造的標準,建造的這種需要達到的條件。

在設計房子的時候,用途是第一位的,房子是干是干什麼用的,要是廟堂就一定要宏大,結實,用尊貴的材料,以表達對信仰的虔誠,對神靈的敬畏,否則神會怪罪的,廟堂就白搭了。倉庫就沒有必要那麼貴重的材料來建,遮風擋雨就可以了。棚子更是如此,但是尊貴的馬就不一樣了,一匹賽馬身價上百萬,馬廄就很講究,很漂亮。

【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日常的住房實用、舒適是目的,是第一位的,而藝術品的建築則是建築者用於表達自己的理念的媒介,象徵性和敘事性則是第一位的。或者說,這時里面的構造舒適已經不成問題,設計者和投資者已經考慮更奢侈的問題,如何美觀,神奇,成為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來滿足內心需要,供人瞻仰驚贊的」④。

建築的第一層敘事:這個房子是干什麼用的,房間是做什麼用的,這個我們在看古代廢墟的時候,再比如說,要攻擊一個建築物,我們拿到它的設計圖紙的時候,就非常有用處了,就會從中獲得這種建築信息。

第二層,是在設計建築的時候,人們以什麼樣的理念來設計、裝飾,如巫術的理念,用作辟邪、祈福等,都在建築形式中留下獨特的造型或痕跡,而且這種形式是文學作品中常常要揭示或要借用的。

第三層是用建築或建築部件作類比的一方,產生引申意義。防火牆,是實際應用的,但是可以引申,互聯網上的「防火牆」就是比喻了。像這些意義都不是審美可以解釋,可以包含的。

a. 家居

建築物如何符合目的呢?就算是普通的住房吧,首先是經濟基礎問題,有錢房子就可以蓋得隨心所欲,沒錢就只能湊合。一家人,住房自然會合居一處,合居只有一個屋子,這個屋子又是臥室,又是起居室,又是客廳,在東北一家人只能擠在一張土炕上,老的、小的,同在一個屋子里非常不方便。有了錢才可能分室而居,才可以有臥室、起居室、書房、廚房、餐廳、客廳、衛生間,而且可能一家有好幾個衛生間。只有經濟條件允許,才會想到如何建造理想的家居,這時才會顯現建造者的主觀意圖。

一個建築,要有房間,房間首先必須具有的要素或部件是:門、窗、牆,古代建築還有柱、廊,之後是一個家庭所需的生活空間,如臥室、客廳,現代居室還有廚房和衛生間,之後才是整個房屋的樣式。這些建築部件或架構的組成要素都是如何敘事的呢?

「中國的建築,尤其是王家建築是禮制的顯現,各種建築門類,各種建築部件,它的體量、它的形制、色彩,都有嚴格的規定,這種規定,不是出於實用,而是出於禮制。」⑤ 「出於禮制」甚至不是「出於實用」,那就更談不到審美了,就把敘事原則是第一位的這個建築設計思想做了清晰的說明。敘事原則先於審美原則。

西方的建築美學意義居多,建築房屋的時候,主要從審美角度考慮問題,中國人首先從敘事角度考慮問題。因為歐美人的信仰儀式在教堂,每到星期天去教堂,家里沒有神龕;中國人的信仰儀式在家里,家里有佛龕佛堂,偶爾去廟里上香,即使不信教,也會有各種祈福的方式。這是中國建築敘事因素多的主要原因。

【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下文我會給出證據的,也因此,本章引用的文字比較多,因為本人不是建築設計師,也不是建築史行業的,所以必須引用專家的意見,以證明古代建築敘事不是杜撰的,不是憑想象的,而是公認的,有案可稽的。

公元1100年,宋朝廷頒布了《營造法式》,是官方的有關建築設計和施工的專著⑥,其中有建築樣式,也有建築禮制。這說明,建築禮制敘事的意義,在宋朝時就已經明文規定了。

由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禮制在先,而且營造方法是有規格的。對於不知如何造房的人來說,有現成的設計,就很方便,但大家都按照同一設計造房,就造成雷同現象,缺少創意:基本上大家的房子都是一樣的,大同小異,只有大小的不同,樣式沒有什麼特別不同,只有裝飾花樣不同,沒有什麼建造方式的不同。就跟麥當勞和肯德基一樣,所有的成分都被固定下來,因此各地的味道都是一樣的。食品這樣做,可以避免缺斤短兩,避免質量變壞,但是,建築完全按規定以後,就缺少個性化設計了。所以閱讀古代房屋、家居首先是政治閱讀,因為它代表着房屋的主人的身份社會地位。這些閱讀從建築禮制可以看出來。

禮制樣式隨建築部件不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下面列舉的是建築部件的敘事意義,間或與西方的建築理念做對比,從差異中中式風格的特點就更明顯了。

「中國古建築特別看重門,門最為突出地顯現出房屋主人的地位、身份。」⑦ 門的建築部件比較多,門坎、門楣、門框、門釘、門環、門閂、門戶、門前的台階,不但有實用意義,都有敘事意義,尤其是在中國古代。

門。從商朝的古文中可以證明當時建築上門的基本形象,「因為是象形文字,門為『  』,戶為『  』,所以門是雙扇,戶為單扇,門戶連在一起,不但是指建築的大門,而且還延伸有家、門第、朋黨之意。」⑧ 這可以是書畫同源的又一證明,同時還可以證明抽象語義是由具象的詞匯轉義而來。門,尤其是大門、院門,是家的入口,因此以家的建築的局部或部件就可以借代整個「家」。經常出入這個門的,這個家的人成為血緣一族或思想情感相合一族,為師生,為「門第」,為「門派」朋黨。這屬於引申。

「古時住宅,門上都安門環,外人進宅,必先叩環。」因為古時住宅都有院子,院子門離住的地方有一定的距離,用手敲門是聽不見的,必須叩門——加上門環金屬碰撞的聲音,使聲音傳得遠。有趣的是,門環本來是讓人家聽見,讓人打開門,但是環紐的飾物卻是把守房門以防外人進入的意思。所以,門環的作用和它的形象的意義是相反的。

普通老百姓的大門上什麼都沒有,有呢,也就是普通的門環——目的明確,為來人敲門能聽見,也是敘事性的。只要有人家安裝上面有帶有藝術性門環,那敘事性就更明顯了——不僅僅是為了美,首先是為了敘事:「門上銜環的環紐,做成似龍似虎的獸首,除了裝飾的需要,還含有緊固門戶之意。原來,古人所置器物,或以祈佑,或以兆瑞,絕非隨興之作。」⑨ 也就是說,環紐的獸首不是隨意的,而是有預定的意義的,不是可創造的,不是唯美的,就看哪位工匠把個嚇人的形象做得更精細,更嚇人。

一般門環上的獸首是「椒圖」:「龍生九子,性格不同,各有所好。如贔屓(bìxì),形如龜,好負重,就成了石碑下的龜。椒圖,形似螺,性好閉,便將它立於門鋪。」⑩ 所以,門環一方面方便敲門,一方面用以看家護院。現在家家都有防盜門,有的上面有門鈴,代替了門環的兩種作用。

圖3-修復後的伊什塔爾門

【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國外建築中在古代也有類似現象。在修復後的巴比倫城的伊什塔爾門上,兩側整齊排列着一種動物的浮雕⑪,浮雕是燒製成的釉磚,相當於大塊的馬賽克組合的。這種動物也被稱作「龍」,它叫「馬如(marru)」「象徵着這座城市的庇護神馬爾都克的神威」⑫。在邁錫尼的大門上,也有獅子的雕刻形象,這跟中國的門環上的獸頭,還有門口的獅子似乎是同樣的作用,都是屬於門神,像狗一樣可以幫着看門的。但是到了意大利的凱旋門,上面雕刻的就不是野獸了,是人,這樣意義就不一樣了。神話性的意義淡下去,人文精神高漲起來。詳見敘事性建築一節。

圖3-凱旋門

【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跨界太極】董小英 建築敘事

參考文獻

①雅典城堡(Akropolis)在雅典城中心,高約一千尺,門廊前有一條林蔭大道,叫做Propylaea——原注。

②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上冊,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63頁。

③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上冊,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45頁。

④黑格爾:《美學》,第三卷上冊,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91頁。

⑤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中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28頁。

⑥樓慶西主編:《戶牖之美》,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第4頁。

⑦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中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29頁。

⑧樓慶西主編:《戶牖之美》,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第2頁。

⑨朱啟新:《看得見的古人生活》,中華書局,2011年,第341頁。

⑩朱啟新:《看得見的古人生活》,中華書局,2011年,第342頁。

⑪《國家地理系列》編委會:《失落的文明》,北京:藍天出版社,2009年,第257頁。

⑫斯蒂芬·伯特曼《探索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181、182頁。

圖片來源於網絡

總編:凌逾

責編:陳秀逸、何春桃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跨界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