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海外華校教師在寧夏展開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

八國海外華校教師在寧夏展開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6月24日,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寧夏非遺文化之旅」在銀川啟動。來自美國、瑞典、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日本、荷蘭、泰國、比利時等8個國家的15名海外華校教師和校方負責人將在未來10天圍繞「寧夏非遺文化」主題,對寧夏展開深入了解。李佩珊攝

中新網銀川6月24日電 (於翔 李佩珊)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寧夏非遺文化之旅」24日在銀川啟動。來自美國、瑞典、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日本、荷蘭、泰國、比利時等8個國家的15名海外華校教師和校方負責人將在未來10天圍繞「寧夏非遺文化」主題,對寧夏展開深入了解。

寧夏現留存非遺資源2968項,民歌「花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賀蘭硯製作技藝、磚雕、剪紙、秦腔等18個項目列入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此次各國海外華教在寧夏了解非遺文化傳承與保護及產業化發展情況的同時,還將展開講座探討寧夏與海外華校華文教育交流、華文教師短期互派、培訓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專項開展與海外華校間友好交流交往,進一步搭建起寧夏與世界各地對話交流、共謀發展、聯絡感情的「寬帶」。

來自比利時華協中文學校的老師李鴻添表示:「以前只是在書本、電視、網絡上了解過寧夏,這次旅行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寧夏的風土人情和獨特文化。」來自馬來西亞的華教老師塗勝喜說:「今年夏天我想帶着學生再到寧夏開展夏令營活動,讓孩子們加深對寧夏的印象。」

八國海外華校教師在寧夏展開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2019「海外紅燭故鄉行—寧夏非遺文化之旅」開班儀式現場。李佩珊 攝

海外華人社團、華文學校是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優秀文化交流融合的媒介和橋梁。「海外紅燭故鄉行」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寧夏回族自治區僑務辦公室承辦,是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海外華文教師暖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鼓勵海外華裔新生代積極投身華文教育事業,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優秀文化交流融合互鑒的橋梁和紐帶。該活動已成為海外華人華僑了解祖(籍)國、交流聯絡感情的重要平台。

本次活動開班啟動儀式後,北方民族大學教授武宇林為來賓展開首堂《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課程。(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