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這個國家,1/4建在海平面之下,風車是這里的「鎮國神器」

荷蘭是著名的亞歐大陸橋的歐洲始發點,作為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低地之國,國土總面積有41864平方千米。可能在全世界人們的心中通常把荷蘭稱之為「風車之國」。這個歐洲西部擁有着一千多萬人口的國家,他真正的國名叫做尼德蘭,尼德是低的意思所以被稱之為低窪之國。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全國1/3的面積只高出北海海平面一米,而近1/4的面積卻低於海平面。

北歐這個國家,1/4建在海平面之下,風車是這里的「鎮國神器」

荷蘭位於地球盛行的西風帶一年四季這里吹的都是西風,同時它又緊鄰大西洋,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國家。就是在這樣的地理位置,給缺乏水力動力資源的荷蘭提供了利用風力的優越條件。荷蘭風車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在童話世界里的存在,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撲朔迷離,遠遠看去看似是非常的靜止,但是卻充滿了動感,真正的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每當看到荷蘭風車都會讓人遐想連篇仿佛是永恆般的存在。

北歐這個國家,1/4建在海平面之下,風車是這里的「鎮國神器」

而荷蘭作為低窪之國,在國家之內修建了很多的水壩目的就是為了阻擋住海水因此也產生了一個系統工程,如果說沒有這些水壩的存在,荷蘭將近有一半的土地被海水淹沒。隨着近幾年旅遊業不斷的興起,風車也成為了荷蘭最大的特色在很多的遊客看來這些美麗的建築,似乎就是代表了這個國家詩情畫意的景觀,而對於荷蘭人來說,這卻是他們決定生存的工具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北歐這個國家,1/4建在海平面之下,風車是這里的「鎮國神器」

荷蘭風車在本地除了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建築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將低處的水通過一層一層的遞進,在眾多風車的運轉之下,通過運河將這些水排向大海。也就是在這樣的不斷努力之下荷蘭人將低窪的地理位置變成了星羅棋布的運河。現如今風車、水壩、海岸線成為了荷蘭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每年也是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遊客慕名前來,不僅可以觀賞運河的風情還能參觀這些至關重要的水壩,它是通過荷蘭人幾代人的不斷努力與智慧所形成的。

北歐這個國家,1/4建在海平面之下,風車是這里的「鎮國神器」

而在1229年荷蘭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座風力提供動力的風車,經過時間的慢慢推移最初風車的作用只是為了野碾磨穀物,而通過時代的不斷發展,風車在荷蘭也是得到快速的普及,並且它的需求也是迅速增加不僅帶動了整個風車技術的改造,而且它的用途也並不局限於之前只是為了代替人工。現在荷蘭人通常一致認為是風車給他們創造了陸地。其實這也說的是事實如果說沒有這些聳立的抽水風車,荷蘭無法從大海中取得幾乎1/3的土地,也就沒有現在的奶酪和鬱金香。

北歐這個國家,1/4建在海平面之下,風車是這里的「鎮國神器」

而隨着荷蘭也是不斷的進步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現代化國家,很多的風車現如今也被很多的動力機械所代替,但是現在還遺留下上千個原始風車,他們認為風車是他們發展最大的功臣稱之為「鎮國神器」也不為過,所以在每年的5月第二個星期六,作為自己國家的風車日,在這一天全國的風車會一起開動,舉國歡慶。所以在這時會有世界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觀看一下全國風車齊轉的盛大景象。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行走在地球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