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原創散文】血在巴山功在國(美文)

@今日頭條文化頻道#原創散文天地

將軍【原創散文】血在巴山功在國(美文)

將軍【原創散文】血在巴山功在國(美文)

巴中行

子溪20200709

@中國軍網#百將文化#

清代經學家孫星衍有自題聯雲:「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說到人生的兩大快事。我在廣元、在旺蒼參加紅色旅發大會時,恰在金秋時節,會後,由洪濤、瑞芳、海玲、世忠、奇斌陪同,來到巴中,一是看看好友潘勇,他由成都到與我的家鄉旺蒼相鄰的巴中市軍分區任政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二是看看巴中的紅色文化,看看巴中的秋色尤其是那一山山醉人的紅葉。

佳日訪佳友,兩樣快事一起涌我,自然高興,一路爽風迎人,入眼是:「泉落秋岩潔,花開野徑清。」

巴中人真是十分的好客,軍分區副司令鄭濤迎我等一行於巴中與旺蒼交界的樂壩,在江北賓館剛剛住下,潘勇政委便陪同巴中市市委書記李仲彬、市政協主席熊光林、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樹海等領導來看望我,並共進晚餐。

餐前,李仲彬書記說到這幾年巴中地區弘揚紅軍文化,繼承和發揚紅軍的革命精神,大大促進了本地經濟發展,實現了思想建設和經濟建設雙豐收。看得出,他是為這豐收充滿喜悅的,這喜悅也深深的感染了我,我為巴中的豐收而喜,為巴中人民有這樣一位大具開拓精神的書記而喜。

翌日,在潘勇、李樹海、鄭濤等人陪同下,來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參觀,這里建有紅四方面軍徐向前、王樹聲、李先念等主要將領紀念像園,有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268塊紅軍英名烈士名錄碑上,刻有13.2萬人紅軍英名和烈士名字。我是旺蒼人,我知道旺蒼曾有1.2萬人參加紅軍。小時候在家鄉聽到許多鄉親說到他們的親友去當紅軍了,解放後除了少數健在的紅軍與家鄉親友取得聯繫外,大多數人失去了聯繫。我在碑林尋找旺蒼籍紅軍名單,居然找到三千九百多人的名字。我知道這些名單的獲得,是從千萬條線索中清理出來的,十分感謝碑林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我想我會把巴中碑林有數千旺蒼籍紅軍英名和烈士名單的事告訴旺蒼的鄉親,讓那些在苦苦尋找紅軍親友的旺蒼人到巴中紅軍碑林看看,這里或許就有他們紅軍親友的名字哩!

每思幸福常回首,欲向巴山謝俊英。感謝巴山紅軍對締造共和國的巨大貢獻,我,作為共和國的新一代將軍,恭敬地向紅軍將帥碑林獻上了花籃。

走出座落在巴州區南龕公園的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我們來到位於巴中市西南的紅色古鎮——恩陽。

接待我們的是一位中年男士,看上去一臉精明,有人告訴我這位男士是鎮上的接待辦主任,從他的介紹我知道,他應該是對恩陽民俗文化有著深刻研究的。他告訴我,恩陽是四川歷史上十大文化名鎮之一,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公元五二五年)始在此處設郡設縣,以後設設廢廢,但成就了一系列頗有特色的古建築群和文化蘊含。

街面是青石板鋪就的,青瓦屋頂下面幾全為木結構的房屋,多為二層。在一戶大戶人家門口,導遊指著二層樓樓上的窗戶說,樓上的房間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居住的,小姐選夫婿拋繡球就是從這樣的窗戶往當街拋的。接著,他指著一層牆板上的一個窗戶問道,你們知道這個窗口是做什麼用的嗎?一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臉臉茫然。導遊告訴我們,這個小窗口叫腰門,即開在牆板腰部的小門,是在家中只留下小姐在家時與門外人答話用的。這其實是在男女授受不親理念下對男女的一種隔離,有人說這是古人的門鏡和保護窗口,既實現了通話,又預防了騷擾。

中國人在古建築方面的聰明才智,由恩陽人在恩陽古鎮的建築上得到較好的體現。依山就勢、分階築壩、臨壩吊腳,等等方式的運用,造就了一群群層樓疊宇。放眼這一建築群,高高低低,輪廓優美,那些節點,像跳動的音符,把人引入恩陽山鄉的奏鳴曲里。恩陽的建築,還融入了濃濃的恩陽文化,財神廟、關帝廟、石神廟,禹王宮、三聖宮、萬壽宮,等等宮廟鑲嵌於民宅街道,廟街合一,人神同住,把天人合一融入建築之中,應是中國古代規劃史和建築史的典型再現。還有文昌閣和大戲樓,為活躍百姓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場所。

據說古代的恩陽鎮,月月都有廟會,規模最大的是文昌會。提到文昌會,憶及王時敘詠文昌會的一首詩:「戒毒篩灰繞院牆,迎神作會遍城鄉。一年那得茲三日,鉦鼓聲中晝夜長。」王是河南商州人,他說的是殺蟲迎神,驚蟄後好忙於農事。巴州的文昌會則實實在在是一種文化活動,從二月二日開始,到三月二日,這期間人們抬著文昌帝君出巡,讓文昌帝君為人們帶來文運昌盛,為了調動文昌帝君賜福的積極性,人們會出動龍燈、獅舞、社火、唱大戲,與其說在娛神,其實是在人神同樂。讀書人往往會還會來到恩陽河放河燈,照出一片光明。

四川的建築群中,茶館占著重要位置,恩陽的建築中茶館多達十二家,恩陽鎮茶館的高明處,在於這些茶館既是文化場所又是教育場所,茶館中除了有燈影戲和說書外,還有講聖諭的專題節目。講聖諭,開始於清代。康熙九年,康熙帝頒布了以:「敦孝悌以重人論;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黨以息爭論;種農桑以足衣食;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黜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儆愚頑;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善良;誡慝逃以免誅連;完錢糧以省催課;聯保甲以弭盜賊;解仇忿以重身命」為主要內容的十六條「聖諭」。要求農工士商,按照「聖諭」規範道德行為。恩陽人在茶館中講聖諭,一直延續了許多年,在茶館里搭台宣講,進行勸善、行孝道的教育,為促使恩陽成為禮儀之鄉打下了基礎 。

恩陽不僅是禮儀之鄉,還是長壽之鄉。這里多有長壽老人。我們行走在恩陽鎮上,見一坐在家門口休閒的老婦,潘勇告訴我,這是一位百歲老人。我見這位老人目光炯炯,一臉好氣色,便上前向老人家請教長壽之道,老人很客氣的向我讓座,動作利索,說話底氣頗足。她說她平時主要吃豆類稀飯,不會吃得太飽,肉吃得很少,每天都會活動身體,走走路、幹些活。問到防病的經驗,回答說心情好病就少啊!

恩陽古鎮,這里也曾上演過許多威武雄壯的紅色活劇,含著濃濃的紅軍文化,留下了豐富的革命史詩。一九三三年六月,紅四方面軍解放了恩陽,成立了儀閬縣工農民主政府,下轄三十七個鄉,三十餘萬人。工農民主政府一方面動員民眾參加紅軍,壯大紅軍隊伍,一方面領導民眾,打土豪,分田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紅軍在這一帶勝利地進行了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剿」。走在恩陽鎮上,見到多處有紅軍留下的巨幅石刻標語,在列寧模範小學門口,導遊告訴我,這里曾為紅軍培養了朱玉山、張仕蓋等高級將領,毛澤東的文章《為人民服務》中的主人公張思德,也曾在這所學校受到教育。我們還參觀了紅軍恩陽財政委員會、紅軍恩陽縣革命法庭、紅軍恩陽經理處,等等紅軍辦公舊址。

走進巴中,沉浸在紅色的海洋。

我為川陝蘇區紅軍將帥碑林紅軍英名紀念碑題寫了一聯:

血在巴山功在國,

名留青史利留民。

在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一位攝影記者請我講講觀感,我說:感謝巴中市委,感謝巴中市政府,感謝巴中市軍分區,感謝他們協力弘揚紅軍精神,正是由於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啊!大力弘揚這一寶貴精神對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將會起到巨大作用!

將軍【原創散文】血在巴山功在國(美文)

作者

趙金光 ,字子溪,號西溪半醫。生於四川旺蒼西溪,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曾任北京三O四醫院院長,軍需大學副校長。少將軍銜,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化學者,中國楹聯學會原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吉林省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著有醫學、文學類著作二十二集。其中,散文曾獲冰心散文獎,散文集《春秋賦》被收入季羨林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著名作家散文經典》。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中國「聯壇十傑」榮譽稱號。@中國軍視網

編輯 | 百將文化藝術中心昕虹#紅星在線#

匾額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獨特的一種民俗文化。它是一塊懸掛在殿堂、樓閣、門庭、園林、賓館、酒店、商店等單位的一塊牌子。匾額是各種建築物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的意義相當於建築的眼睛,是告知建築物的名稱及用途,也是用於宣傳的一張名片。書聖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也是將軍。百將中心可以邀約文武雙全的將軍書法家和名人書法家題字題匾。

來源:kknews將軍【原創散文】血在巴山功在國(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