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朴實的東西,往往最動人

最朴實的東西,往往最動人

新耕的田野,處處是翻新過的泥土,綠意旺得疼眼的秧苗,鼓鼓的吸飽了水,陽光在水面上,悠閒的游着。

幾頭久未下地的水牛,躺在稀泥上,壓出一個大大的坑,忙碌了一個春秋,意唯有那麼一段時光,可以悠閒的躺着,啃幾把青草。曬幾陣太陽,或搖動尾巴,悠悠的與前來吸血的蚊蟲嬉鬧。或是乾枯的腳趾,回念水濕潤的安撫,勤奮的心開始憧憬最美的日子,又把那荒廢了許久的腳掌,重重的踩入了稻田間。

牛,是農家最寶貴的牲畜,倘若沒有活兒的時候,必定得悉心的照顧,一簍簍青嫩鮮綠的野草,一把把經歲月烤香的稻頡,堆放在離火的地方,不讓風吹,不讓雨淋,保持了最原生的味道,一把啃在醉里,都能嚼出稻穀的香。煮飯留下的淘米水,碾米漏出來的米粒,經勤勞的農家婦女在火塘上一熱,足夠那頭疲憊的老牛,吃出許多老淚。

世代的哈尼傳說間,牛是有靈性的,它們不同於豬的懶惰,更別於羊的瑣事,它們總是那麼獨立的活着,不求太多的回報,更不計較得失。

它純淨的靈魂,最接近祖先的腳步,凡壽終正寢的老者,必定要牽着牛,見久違的祖先,於是,待養育它們的老者時後,子女都會將他生前所養的老牛,一頭不留,免得它們受很多罪過。它們生前做了太多好事,死後肉也貢獻給了人類。若有靈,希望另一個世界里,它們沒有那麼多的活兒。在天晴了的時候,在那山坡上,一牛一人,前前後後享受難得的時光。

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志和精神,坦然接受套在脖上的木架子,不快不急,偶爾舔喝田里的水,又甘心的一步步向前,慢悠悠,卻從來不後退。在一個滄桑的老頭子的吆喝聲下,一寸寸,整平了稻田。

世間,再也沒有一種可以與之較量的動物,它是那麼的賣力,所求僅僅是一簍嫩草,或者是一把乾枯了的稻頡。

它全身是寶,待主人離開世上,如同一個忠實的奴僕,隨之進入另一個世界,那里應該還有幾丘被開拓的田野,它默默的走着,那個善良的人兒,揮動手中的鞭子,驅散四周的蒼蠅。

夕陽將要走完一天的路程,最後的一點光輝,灑在田間的水面上,映出他們最美麗的背影,那個朴實的男子,坐在草屋門前的石頭上,安靜的抽着煙筒,一旁它粗厚的牛嘴,捲起嫩草,細細碎碎的品嚐。

古老的腸道上,一頭牛悠然走着,還有一抹身影,漸漸被拉長,最後完全重合在一起。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短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