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林肯被一名演員槍殺,殺人者只為出名

亞伯拉罕·林肯(英文名: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國政治家、思想家,演說家,共和黨人,美利堅合眾國第16任美國總統,黑人奴隸制的廢除者。

美國總統林肯被一名演員槍殺,殺人者只為出名

其任總統期間,美國爆發內戰,史稱南北戰爭,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廢除了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度,頒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林肯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上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內戰結束後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個遭遇刺殺的美國總統,也是首個共和黨籍總統,多次被評價為最偉大的總統。最新版5美元紙幣正面是亞伯拉罕·林肯的照片。

早年經歷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貧苦的家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小時候,他幫助家里搬柴、提水、干農活等等。 父母是英國移民的後裔,他們以種田和打獵為生。

美國總統林肯被一名演員槍殺,殺人者只為出名

1816年,林肯全家遷至印第安納州的西南部,開荒種地為生。9歲的時候,林肯年僅36歲的母親不幸去世了,這也因此培養了他獨立思考與處事的能力,長大後193cm的身高,卻總是給人以最沉穩憂郁的印象。一年後,父親與一位名叫莎莉·布什(Sally Bush)的善良開明的女性結婚。繼母慈祥勤勞,對待丈夫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對小林肯充滿愛心,林肯也敬愛後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於家境貧窮,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為了維持家計,少年時的林肯當過俄亥俄河上的擺渡工、種植園的工人等等。

18歲那年,身材高大的林肯為一個船主所雇傭,與人同乘一條平底駁船順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達新奧爾良。25歲以前,林肯沒有固定的職業,四處謀生。成年後,他成為一名當地土地測繪員,因精通測量和計算,常被人們請去解決地界糾紛。在艱苦的勞作之餘,林肯始終是一個熱愛讀書的青年,他夜讀的燈火總要閃爍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時代,林肯通讀了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讀了《美國歷史》,還讀了許多歷史和文學書籍。他通過自學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而充滿智慧的人。

初涉政壇

1834年,在一場政治集會上林肯第一次發表了政治演說,由於抨擊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於公眾事業的建議,他在公眾中有了影響,加上他具有傑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選為州議員。同年8月,25歲的林肯作為輝格黨人當選為伊利諾伊州議員並連任三屆至1842年,同時管理鄉間郵政所,並從事土地測量。

美國總統林肯被一名演員槍殺,殺人者只為出名

1836年,林肯通過自學成為一名律師,後在斯普林菲爾德合夥開辦律師事務所。不久又成為州議會輝格黨領袖。積累了州議員的經驗之後。1846年,37歲的林肯當選為美國眾議員。

1847年,林肯作為輝格黨的代表,參加了國會議員的競選,獲得了成功,第一次來到首都華盛頓。在此前後,關於奴隸制度的爭論,成了美國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這場爭論中,林肯逐漸成為反對黑奴主義者。他認為奴隸制度最終該消滅,首先應該在首都華盛頓取消奴隸制。代表南方奴隸主利益的蓄奴主義者則瘋狂地反對林肯消除奴隸制。

1850年,美國的奴隸主勢力大增,林肯退出國會,繼續當律師。1856年,林肯因強烈反對擴大奴隸制而退出輝格黨,參加新成立的反對奴隸制的共和黨,並很快成為該黨主要領導人。

獲選總統

1860年11月,林肯當選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

林肯的當選對南方種植園主的利益構成嚴重威脅,南方種植園奴隸主為製造分裂,發動了叛變,南方11個州先後退出聯邦,宣布成立「美利堅聯盟國」,並制訂了新的憲法,選舉新總統。

美國總統林肯被一名演員槍殺,殺人者只為出名

1861年4月,南方叛亂武裝首先向北方挑起戰爭。林肯號召民眾為維護聯邦統一而戰,南北戰爭爆發。南北戰爭打響後,林肯總統當機立斷,不僅擴大了總統戰爭權力,而且還下令在部份地區中止公民人身保護令特權。但是,在解放黑奴問題上林肯一直彷徨動搖、猶豫不決,其中一個重要顧慮就是與憲法程序有關的私有產權問題。鑒於美國憲法嚴禁政府在沒有正當法律程序的條件下剝奪公民財產,林肯無意也無權解放黑奴。

1862年8月22日,在給《紐約論壇報》編輯格瑞萊的信中,林肯寫道:「我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既不是保存奴隸制度,亦非摧毀奴隸制度。如果不解放一個奴隸就能保存聯邦,我就一個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隸就能保存聯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分奴隸,不解放其他奴隸就能保存聯邦,我也照辦。」就任總統初期,林肯為避免國家分裂與戰亂,他曾試圖需求以和平的方式廢除奴隸制。但隨着戰爭的深入,林肯真正地認識到,要想真正廢除奴隸制,就必須要流血犧牲,和平的方式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林肯由於在內戰的最危急關頭,能夠順應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以革命的方式摧毀奴隸制,並解決人民對土地的要求,因而推動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了重要貢獻。

內戰獲勝

北方在戰場上的失利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許多城市爆發了示威遊行,要求政府採取措施扭轉戰局。這時林肯才意識到,要想打贏這場戰爭,就必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廢除奴隸制、解放黑奴。1862年5月,林肯簽署了《宅地法》 ,規定每個美國公民只交納10美元登記費,便能在西部得160英畝土地,連續耕種5年之後就成為這塊土地的合法主人。這一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隸主奪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時也滿足了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發了農民奮勇參戰的積極性。1862年9月,林肯又親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草案)》。

1863年1月1日正式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即日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解放的黑奴可以應召參加聯邦軍隊。宣布黑奴獲得自由,從根本上瓦解了南軍的戰鬥力,也使北軍得到雄厚的兵源。內戰期間,直接參戰的黑人達到18.6萬人,他們作戰非常勇敢,平均每三個黑人中就有一人為解放事業獻出了生命。

1863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綱領性口號,從而使戰爭成為群眾性的革命鬥爭。有必要指出的是,《解放奴隸宣言》主張所有美利堅聯邦叛亂下的領土之黑奴應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對象也包含未脫離聯邦的邊境州,以及聯邦掌控下的諸州。此宣言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隸,但實質上強化聯邦軍掌控聯邦的領土後這些黑奴自由的權威性,並為最終廢除全美奴隸制度預先鋪路。《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這兩個法令的頒布是美國南北戰爭(the Civil War)的轉折點,戰場上的形勢變得對北方越來越有利了。1863年7月1日到3日,雙方在華盛頓以北的葛底斯堡展開了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雙方激戰了三天三夜,北軍重創南軍,使南軍損失了3.6萬人,從此北軍開始進入反攻,而南軍只有防守了。

美國總統林肯被一名演員槍殺,殺人者只為出名

1863年的7月4日,北軍又在維克斯堡大獲全勝。維克斯堡位於密西西比河上,是一個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懸崖,據守懸崖的南軍居高臨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脅河上來往的船隻。如果從下面攻打這個要塞非常困難。早在1862年末,格蘭特就率軍在海軍的協助下幾次攻打這個要塞,但都沒成功。1863年4月,格蘭特實行了新的進攻計劃,先摧毀了要塞周圍的各個據點,然後包圍了維克斯堡。海軍也來助戰,從陸地和水上同時進攻,猛烈炮擊要塞,震耳欲聾的炮聲一直響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南軍彈盡糧絕,被迫投降,北軍這一次俘虜叛軍2.9萬人。緊接着,北方軍隊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猛追擊叛軍,1865年4月3日攻占了叛軍首都里士滿。4月9日,叛軍總司令羅伯特·李率殘部2.8萬人在阿波馬托克斯小村向格蘭特投降。歷時四年的南北戰爭以北方的勝利而告終。

槍殺去世

由於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內戰的卓越功績,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然而,還沒等林肯把他的戰後政策付諸實施,悲劇發生了。1865年4月14日晚10時15分,就在南方軍隊投降後第5天,林肯在華盛頓福特劇院被槍殺。同情南方的演員約翰·布斯趁總統保鏢離開之時,悄悄溜到總統包廂開槍擊中了林肯。4月15日,美利堅合眾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與世長辭。

布斯出身於美國戲劇界名門之後,他高超的演技一直是女性戲迷追逐的對象。但是布斯人在戲行,心憂國家,他在政見上毫不含糊:一個堅定的南部聯邦的極力支持者。內戰期間,布斯就糾合了一群人暗中活動,這些人包括他的兒時好友米切爾·奧勞夫林和薩姆·阿諾德;馬里蘭州一個製造馬車的喬治·阿茨羅德;23歲的藥店員工大衛·赫羅爾德;前南部聯邦戰士路易斯·鮑威爾,還有一個曾經為南軍提供過情報的約翰·薩拉特。這個組織曾經在華盛頓的一所公寓密謀了綁架林肯以交換南部被俘戰士的計劃,但這些計劃都像其他許多陰謀一樣,毫無結果。

林肯被刺的前兩三天,布斯幾乎天天酩酊大醉,他以前的那個陰謀組織支離破碎,只剩下佩因、赫羅爾德和阿茨羅德了。4月14日中午時分,他去福特劇院取郵件,無意中看到海報上說,林肯和格蘭特將出席晚上的節目,布斯一陣狂喜,立即召集死黨實施他們的最後計劃:阿茨羅德去刺殺副總統約翰遜,佩因和赫羅爾德去刺殺日漸康復的國務卿西華德,布斯自己去槍殺總統。

布斯於晚上10點平靜地進入了總統的包廂。本來包廂是有個鎖的,但這鎖在幾天前就壞了,也沒有人報告此事。由於布斯本來是個演員,所以警衛總統的人都沒有為難他。警察約翰·派克本來應該是守在大廳通往包廂的必經之路上的,但是他對看戲毫無興趣,所以躲到另一個房間去喝酒去了。

當布斯進入包廂後,他平靜地把槍瞄準了林肯的左耳和背脊之間……共開槍8次,林肯被擊中6次,其中5次擊中要害。然而1675名觀眾中,只有很少人聽見槍聲,甚至坐在旁邊的林肯夫人和幾個陪同看戲的人都沒有對槍聲太震驚。因為布斯選擇了戲劇的高潮處開槍,觀眾的大笑和槍聲混雜在一起是很難聽清的。

接下來包廂里一片混亂,布斯從包廂里跳到舞台上,轉身向觀眾喊了句:「一切暴君是這個下場。」這是弗吉尼亞州的名言。林肯遇刺後,布斯一直向南逃,但由於政府展開了全國性的搜查,布斯被發現在一個鎖着的豬圈里,最後被外面的人員的槍打死了。死後的幾十年內,有很多人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布斯,還有一個人間隔幾十年兩次聲稱自己是布斯,但其實都是因為這些人想通過於此來出名,從這些事可以反映出林肯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極高。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