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家有小女初長成

今年四月女兒年滿16,豆蔻年華,輕舞飛揚;她的生日恰逢德國學校復活節假期,於是外公為她精心策劃了一台別開生面的「生日音樂會」。當她得知這一消息,第一反應是「好酷啊!」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酷」是一個極高的評價。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水彩畫《16歲女孩》,李蘭畫,2019年

楊家老一輩多才多藝,他們自組的家庭管樂隊與民樂隊在音樂會上大放異彩。女兒遵從外公「欽定」的節目單,落落大方、嫻熟流暢地彈奏了肖邦的《幻想即興曲》,演唱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為外公的男聲獨唱伴奏,還與外公的弟弟妹妹們合奏合唱了《讓我們盪起雙槳》……

在美麗的山水之城重慶,陽春四月,風和日麗,薔薇花架下,一張張熟悉又親切的笑臉,管樂伴奏下,大家齊聲歡唱《祝你生日快樂》,身着黑色迷你裙的長發少女,笑意盈盈地吹熄了生日蠟燭,此時此刻的她,許下了怎樣的心願,有着怎樣的感受。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作者與女兒今年四月份在四川文藝出版社舉辦的《悅讀德國》讀書分享會上合影留念

晴空、微風、鮮花、綠樹、歌聲、親情,歲月靜好,天心月圓。恍然間,還是缺少了什麼。我們母女的生命之源,那個曾經看護、教導、寵愛她的外婆永遠地缺席了。

人生沒有圓滿,生命的底色是缺憾與蒼涼。回望轉瞬即逝的十六載,整理思緒,清空悵惘,身輕如燕,繼續前行。

33歲才想要孩子的我,是名副其實的「白丁」,白白地「丁克」了一把。我信奉的原則是:親力親為地照料和教育孩子,從她呱呱墜地那刻起,盡管知道這並非容易,也願意擔負起養育的全責。這是使命,也是福氣。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生下來就從婦產醫院抱到奶奶家,直至四、五歲才回到父母身邊。母親在奶奶家坐完月子就回到大學繼續工作。那個年代交通極其不便,一個月也難得見我一面。幸運的是,爺爺奶奶如爸爸媽媽一般地疼愛我,把我當做「寶」;父母雙方的兄弟姊妹大多生活在重慶,全家上下和睦友愛。不幸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物質極度匱乏,精神極端壓抑,爺爺奶奶因為歷史成分問題,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父母如果請人在川外幫忙帶我,可以把我留在身邊早晚看顧,享受天倫之樂,但這份請人帶孩子的費用就不能補貼給爺爺奶奶了。母親說,每次離開下半城都淚水漣漣。我當時年少無知,不以為然:如果難過為什麼不自己帶呢?害得我11歲就遭受痛失祖母的噩夢,過早體驗生離死別的無奈與痛楚,痛不欲生,啼哭不止,甚至夢中哭醒,直至生下女兒,才不再夢見慈愛的祖母,才明白她的歡樂比苦難要多,因為她生養了七個孝敬父母、謙和友愛的子女。親子之愛是黃金,是她此生僅有的財富。

究竟該由誰來帶孩子?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拷問着不同的人,充斥着各種論調。有人認為,孩子當然自己帶,生了不養,不如不生。有人覺得,孩子三歲之前沒有記憶,誰帶都一樣;老一輩更適合帶孩子,他們富有生活經驗,在家務方面更能幹;年輕媽媽應該尋求事業上的發展。

女人生育後,應該繼續全職工作?還是半職?還是完全退居二線相夫教子?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想法也千差萬別;有的受制於工作或經濟狀況,有的存在婚姻或家庭矛盾,即便想留在家里帶孩子,或請人來家里照顧孩子,也無能為力。還有一種質疑:憑什麼女人就應該留在家里帶孩子?有的女人更喜歡在外面工作。每個女人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鮮少有人得以依照自己的初衷來選擇進退,只能隨順命運。

而生活,時時充滿了變數,處處隱藏着難題。那時的我空有一腔「自己帶孩子」的熱血,卻缺乏理性的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心還是一個沒有完全成熟的女孩。我以為帶孩子跟學習考試和打工掙錢一樣,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但凡具有強烈的心願與動力,不怕吃苦,孜孜以求,就能成功。

我忘記了一句話,心有餘而力不足。身體如果不配合,一切都白搭。盡管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德國,婦幼保健體系相當健全,我還是不小心跌了一跤,並沒有真正做好撫養一個孩子的准備工作,盡管產前閱讀育兒書籍雜誌,定期產檢,遵醫囑補充葉酸和蛋白質,周末參加產前強化訓練班,參觀接生產房,與助產士面談,購置嬰兒用品等等,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好好保養自己,沒意識到生孩子是一項體力活,需要健壯的身體與強大的心靈。

孕婦的懷孕體驗五花八門,我除了懷孕初期嗜睡,幾乎沒有不良反應,反而體會到懷孕帶來的好處,冬天也不覺得冷了,「冰涼的小手」變得熱呼呼的,胃口大開,倒頭便睡。工作上一如既往,朝九晚五,不知何為午休,壓根兒沒想過休產前假,肯定是要工作到生產那天的。

德國雇員享有預產期前六周和產後八周的法定產假,雷打不動。如果延期生產或難產,產後假期自動延長。只要產婦願意,可以繼續申請三年育兒假,專職在家帶孩子,充分體驗初為人母的苦與樂,不拿工資,但僱主得替她保留這份職位。而我是獨立開業者,是自己的僱主,可以任意休假,卻沒意識到我與所有女人一樣,需要產前休假,哪怕自己不感覺累,也需要放鬆和休息。

懷孕時的漫不經心讓我一直工作到臨盆那天,上午還在與供貨商、客戶通電話,嘻嘻哈哈接訂單,下午孩子就呱呱墜地了。母親不顧我的強烈反對,執意要在產前就來守護我,她正色道:「生孩子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道坎。」那時的我,年輕氣盛,哪里聽得進去。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本文作者2019年三月新出版散文集《悅讀德國》封面

那年四月一日,愚人節,張國榮決然從香港東方文華大酒店高樓飛身而下,駕鶴西去。我呆坐在計算機前,聽着「風再起時」,眼淚忍不住滴滴答答往下掉,不通人情的理科男見狀「獅子吼」:你個傻婆娘,挺着個大肚子傻哭,為一個全然不相乾的男人,把孩子哭壞了跟你沒完。

孩子倒沒哭壞,兩周後,如婦科醫生預言的那般早產了,體重輕,身量小,卻哭聲震天,健康結實。醫生當場給她檢查身體,測量身高、體重、頭圍,各項指標均達標,得到9.7分 (滿分為10) 。

滿頭銀發的主任醫生見她掌紋清晰,說她不像早產兒,該不是媽媽馬大哈報錯了日期。孩子的哭聲異常響亮,哇哇哇,哇哇哇,富有韻律與節奏。醫生笑笑,打趣道:「嗯,來了一位富有個性的小女孩,爸爸媽媽准備好了嗎?」

所幸他一語言中,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有主見,敢決斷的孩子,先天因素與後天的成長環境共同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換成今天,我會善待自己,愛惜身體,好好准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我不會眼里只有工作、客戶、業績,更不會工作到臨盆那一天。我會抽出時間,強健體魄,鍛煉心智,不會拖到臨產那天嬰兒床都還沒准備好。

Body decide mind (身體影響心智),人生路上潛伏着激流險灘。產後半年,抑鬱症不期而至。如今時過境遷,雲淡風輕,總結經驗教訓,我覺得生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前沒有好好保養,產後體力嚴重透支。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2003年九月,小女半歲

回頭看,德國人育兒的金科玉律大多是正確的,但並非每條都適合我們亞洲人的體質,得因人而異,不能全部照搬。產後我堅持母乳餵養,夜里頻繁起床,導致睡眠紊亂,力不從心。

母乳特別是初乳有利於嬰兒的健康發育,但餵養時間的長短應根據產婦各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孩子從小應養成單獨睡覺的習慣,不僅可以培養獨立性,而且也利於健康。大人身體的擠壓與呼出的二氧化碳不益於嬰幼兒的成長。當時母親極力勸說我把孩子放在大床的另一邊,這樣餵奶後好繼續倒頭再睡,不然逛來逛去,人都走清醒了,還怎麼入睡。

當時為了保障先生的睡眠,便讓他一人安靜地在樓上休息。夜里我獨自起身餵孩子換尿布,忙得不亦樂乎,沒想到疾病已暗暗潛入夜,睡眠漸漸地不聽使喚。看來母親的建議有道理,而我當時只迷信書本,全部照搬德國育兒規則,它有其科學依據,但並非每條都適合我。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悅讀德國》第二、三輯里有多篇關於家庭、婚戀和育兒的文章

禍福相依,病後的我因禍得福,從全職工作崗位急流勇退,實現了自己的心願:育兒為主,工作為輔。我不再覺得公司、業績、收入是最重要的,它們曾經是最重要的,沒有物質基礎,哪來上層建築。

有朋友說罹患抑鬱症是一種潛意識的抗爭,想做的事情必須做到,否則就生病來抗議。其實沒人會傻到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抑鬱症嚴重起來可能戕害生命,大意不得。

萬事開頭難,疾病讓我補習了人生功課,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親力親為地照顧、接送和陪伴孩子,以自己的「育兒經」來安排和指導她的學習與生活,直至她一天天長大,成為一個健康快樂和具有獨立意志的少女。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水彩畫《一歲小丫》,李蘭畫,2004年

多數德國人的理念是,父母親負責教育孩子,祖父母負責寵愛孫子,也可以擔負簡單的接送與做飯的工作,在父母因工作或疾病而不能顧及的時候。但養育孩子是父母責無旁貸的責任與義務,每天都有不同的功課需要父母去完成,直至孩子成年。看顧孫輩可以是老頭老太自願而為的娛樂,為自身的晚境增添色彩,而非負累,為孫輩的童年錦上添花,而非必須。

隔代親的天倫之樂是三代人的福氣,天人之隔的隔代痛宜盡量縮減到一定層度,畢竟正常情況下,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要比祖父母長久許多,父母的悉心呵護與耐心引導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而親密和睦的親子關系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幸福密碼。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悅讀德國》在國內各大書店和當當網、京東網、文軒網、博庫網熱銷中

家有小女初長成

今年四月女兒年滿16,豆蔻年華,輕舞飛揚;她的生日恰逢德國學校復活節假期,於是外公為她精心策劃了一台別開生面的「生日音樂會」。當她得知這一消息,第一反應是「好酷啊!」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酷」是一個極高的評價。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水彩畫《16歲女孩》,李蘭畫,2019年

楊家老一輩多才多藝,他們自組的家庭管樂隊與民樂隊在音樂會上大放異彩。女兒遵從外公「欽定」的節目單,落落大方、嫻熟流暢地彈奏了肖邦的《幻想即興曲》,演唱了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為外公的男聲獨唱伴奏,還與外公的弟弟妹妹們合奏合唱了《讓我們盪起雙槳》……

在美麗的山水之城重慶,陽春四月,風和日麗,薔薇花架下,一張張熟悉又親切的笑臉,管樂伴奏下,大家齊聲歡唱《祝你生日快樂》,身着黑色迷你裙的長發少女,笑意盈盈地吹熄了生日蠟燭,此時此刻的她,許下了怎樣的心願,有着怎樣的感受。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作者與女兒今年四月份在四川文藝出版社舉辦的《悅讀德國》讀書分享會上合影留念

晴空、微風、鮮花、綠樹、歌聲、親情,歲月靜好,天心月圓。恍然間,還是缺少了什麼。我們母女的生命之源,那個曾經看護、教導、寵愛她的外婆永遠地缺席了。

人生沒有圓滿,生命的底色是缺憾與蒼涼。回望轉瞬即逝的十六載,整理思緒,清空悵惘,身輕如燕,繼續前行。

33歲才想要孩子的我,是名副其實的「白丁」,白白地「丁克」了一把。我信奉的原則是:親力親為地照料和教育孩子,從她呱呱墜地那刻起,盡管知道這並非容易,也願意擔負起養育的全責。這是使命,也是福氣。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生下來就從婦產醫院抱到奶奶家,直至四、五歲才回到父母身邊。母親在奶奶家坐完月子就回到大學繼續工作。那個年代交通極其不便,一個月也難得見我一面。幸運的是,爺爺奶奶如爸爸媽媽一般地疼愛我,把我當做「寶」;父母雙方的兄弟姊妹大多生活在重慶,全家上下和睦友愛。不幸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物質極度匱乏,精神極端壓抑,爺爺奶奶因為歷史成分問題,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父母如果請人在川外幫忙帶我,可以把我留在身邊早晚看顧,享受天倫之樂,但這份請人帶孩子的費用就不能補貼給爺爺奶奶了。母親說,每次離開下半城都淚水漣漣。我當時年少無知,不以為然:如果難過為什麼不自己帶呢?害得我11歲就遭受痛失祖母的噩夢,過早體驗生離死別的無奈與痛楚,痛不欲生,啼哭不止,甚至夢中哭醒,直至生下女兒,才不再夢見慈愛的祖母,才明白她的歡樂比苦難要多,因為她生養了七個孝敬父母、謙和友愛的子女。親子之愛是黃金,是她此生僅有的財富。

究竟該由誰來帶孩子?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拷問着不同的人,充斥着各種論調。有人認為,孩子當然自己帶,生了不養,不如不生。有人覺得,孩子三歲之前沒有記憶,誰帶都一樣;老一輩更適合帶孩子,他們富有生活經驗,在家務方面更能幹;年輕媽媽應該尋求事業上的發展。

女人生育後,應該繼續全職工作?還是半職?還是完全退居二線相夫教子?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想法也千差萬別;有的受制於工作或經濟狀況,有的存在婚姻或家庭矛盾,即便想留在家里帶孩子,或請人來家里照顧孩子,也無能為力。還有一種質疑:憑什麼女人就應該留在家里帶孩子?有的女人更喜歡在外面工作。每個女人都打上了時代的烙印,鮮少有人得以依照自己的初衷來選擇進退,只能隨順命運。

而生活,時時充滿了變數,處處隱藏着難題。那時的我空有一腔「自己帶孩子」的熱血,卻缺乏理性的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內心還是一個沒有完全成熟的女孩。我以為帶孩子跟學習考試和打工掙錢一樣,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但凡具有強烈的心願與動力,不怕吃苦,孜孜以求,就能成功。

我忘記了一句話,心有餘而力不足。身體如果不配合,一切都白搭。盡管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德國,婦幼保健體系相當健全,我還是不小心跌了一跤,並沒有真正做好撫養一個孩子的准備工作,盡管產前閱讀育兒書籍雜誌,定期產檢,遵醫囑補充葉酸和蛋白質,周末參加產前強化訓練班,參觀接生產房,與助產士面談,購置嬰兒用品等等,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好好保養自己,沒意識到生孩子是一項體力活,需要健壯的身體與強大的心靈。

孕婦的懷孕體驗五花八門,我除了懷孕初期嗜睡,幾乎沒有不良反應,反而體會到懷孕帶來的好處,冬天也不覺得冷了,「冰涼的小手」變得熱呼呼的,胃口大開,倒頭便睡。工作上一如既往,朝九晚五,不知何為午休,壓根兒沒想過休產前假,肯定是要工作到生產那天的。

德國雇員享有預產期前六周和產後八周的法定產假,雷打不動。如果延期生產或難產,產後假期自動延長。只要產婦願意,可以繼續申請三年育兒假,專職在家帶孩子,充分體驗初為人母的苦與樂,不拿工資,但僱主得替她保留這份職位。而我是獨立開業者,是自己的僱主,可以任意休假,卻沒意識到我與所有女人一樣,需要產前休假,哪怕自己不感覺累,也需要放鬆和休息。

懷孕時的漫不經心讓我一直工作到臨盆那天,上午還在與供貨商、客戶通電話,嘻嘻哈哈接訂單,下午孩子就呱呱墜地了。母親不顧我的強烈反對,執意要在產前就來守護我,她正色道:「生孩子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道坎。」那時的我,年輕氣盛,哪里聽得進去。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本文作者2019年三月新出版散文集《悅讀德國》封面

那年四月一日,愚人節,張國榮決然從香港東方文華大酒店高樓飛身而下,駕鶴西去。我呆坐在計算機前,聽着「風再起時」,眼淚忍不住滴滴答答往下掉,不通人情的理科男見狀「獅子吼」:你個傻婆娘,挺着個大肚子傻哭,為一個全然不相乾的男人,把孩子哭壞了跟你沒完。

孩子倒沒哭壞,兩周後,如婦科醫生預言的那般早產了,體重輕,身量小,卻哭聲震天,健康結實。醫生當場給她檢查身體,測量身高、體重、頭圍,各項指標均達標,得到9.7分 (滿分為10) 。

滿頭銀發的主任醫生見她掌紋清晰,說她不像早產兒,該不是媽媽馬大哈報錯了日期。孩子的哭聲異常響亮,哇哇哇,哇哇哇,富有韻律與節奏。醫生笑笑,打趣道:「嗯,來了一位富有個性的小女孩,爸爸媽媽准備好了嗎?」

所幸他一語言中,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有主見,敢決斷的孩子,先天因素與後天的成長環境共同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換成今天,我會善待自己,愛惜身體,好好准備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我不會眼里只有工作、客戶、業績,更不會工作到臨盆那一天。我會抽出時間,強健體魄,鍛煉心智,不會拖到臨產那天嬰兒床都還沒准備好。

Body decide mind (身體影響心智),人生路上潛伏着激流險灘。產後半年,抑鬱症不期而至。如今時過境遷,雲淡風輕,總結經驗教訓,我覺得生病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前沒有好好保養,產後體力嚴重透支。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2003年九月,小女半歲

回頭看,德國人育兒的金科玉律大多是正確的,但並非每條都適合我們亞洲人的體質,得因人而異,不能全部照搬。產後我堅持母乳餵養,夜里頻繁起床,導致睡眠紊亂,力不從心。

母乳特別是初乳有利於嬰兒的健康發育,但餵養時間的長短應根據產婦各人的身體狀況而定。孩子從小應養成單獨睡覺的習慣,不僅可以培養獨立性,而且也利於健康。大人身體的擠壓與呼出的二氧化碳不益於嬰幼兒的成長。當時母親極力勸說我把孩子放在大床的另一邊,這樣餵奶後好繼續倒頭再睡,不然逛來逛去,人都走清醒了,還怎麼入睡。

當時為了保障先生的睡眠,便讓他一人安靜地在樓上休息。夜里我獨自起身餵孩子換尿布,忙得不亦樂乎,沒想到疾病已暗暗潛入夜,睡眠漸漸地不聽使喚。看來母親的建議有道理,而我當時只迷信書本,全部照搬德國育兒規則,它有其科學依據,但並非每條都適合我。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悅讀德國》第二、三輯里有多篇關於家庭、婚戀和育兒的文章

禍福相依,病後的我因禍得福,從全職工作崗位急流勇退,實現了自己的心願:育兒為主,工作為輔。我不再覺得公司、業績、收入是最重要的,它們曾經是最重要的,沒有物質基礎,哪來上層建築。

有朋友說罹患抑鬱症是一種潛意識的抗爭,想做的事情必須做到,否則就生病來抗議。其實沒人會傻到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抑鬱症嚴重起來可能戕害生命,大意不得。

萬事開頭難,疾病讓我補習了人生功課,實現了自己的願望,親力親為地照顧、接送和陪伴孩子,以自己的「育兒經」來安排和指導她的學習與生活,直至她一天天長大,成為一個健康快樂和具有獨立意志的少女。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水彩畫《一歲小丫》,李蘭畫,2004年

多數德國人的理念是,父母親負責教育孩子,祖父母負責寵愛孫子,也可以擔負簡單的接送與做飯的工作,在父母因工作或疾病而不能顧及的時候。但養育孩子是父母責無旁貸的責任與義務,每天都有不同的功課需要父母去完成,直至孩子成年。看顧孫輩可以是老頭老太自願而為的娛樂,為自身的晚境增添色彩,而非負累,為孫輩的童年錦上添花,而非必須。

隔代親的天倫之樂是三代人的福氣,天人之隔的隔代痛宜盡量縮減到一定層度,畢竟正常情況下,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要比祖父母長久許多,父母的悉心呵護與耐心引導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而親密和睦的親子關系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幸福密碼。

華人女作家講述育兒那些事 中德的確有差別

《悅讀德國》在國內各大書店和當當網、京東網、文軒網、博庫網熱銷中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