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川軍將領許國璋

2019年春節,山東濟南一間普通民居里,55歲的許健按風俗為先人焚香燒紙,向爺爺許國璋緬懷致敬。

川軍將領許國璋,字憲廷,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早年加入川軍。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許國璋任第3師9旅25團團長,後隨第29集團軍出川抗日,任第67軍483旅旅長。

記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川軍將領許國璋資料圖

攤開地圖,指尖從四川劃起,一路劃過黃梅、鄂東、京山、鍾山、大洪山……這是許國璋戰鬥的路線。

1938年6月,侵華日軍溯長江西上,以25萬餘人兵力,動用各型艦艇120餘艘、飛機300餘架,從長江南北分兵進逼武漢。中國軍隊以武漢及附近地區為中心,同日本侵略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武漢會戰是抗戰以來戰場最長、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並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會戰。中國軍隊以巨大的犧牲,為大量工廠、民眾向西轉移爭取了時間,迫使日軍因戰線加長、國力所限,只能從戰略進攻向戰略相持轉變。「速戰速決」迷夢徹底破滅。

許國璋率部參加了黃(梅)廣(濟)戰役,奉命在黃梅以南阻擊日軍,堅守陣地達一個月之久。10月,許國璋率部掩護戰區主力轉移,在鄂東上巴河戰役中,重創日軍。同年秋,許國璋又率部進駐京山、鍾山、大洪山等地,與日軍多次作戰,1941年升任第67軍150師副師長,次年升任師長。

1943年11月,侵華日軍為牽制我滇西大反攻,出動10萬餘人、飛機130餘架,對常德守軍實施猛烈轟炸,並施放毒氣彈、燃燒彈,發起無數次的白刃沖鋒。第57師與敵苦戰16晝夜。全師官兵9000餘人生還者不足百人!

許國璋率150師在一次伏擊中,俘獲一個軍用皮包,包里裝有一張五萬分之一的軍用地圖。地圖上標明,日軍將要發動一場新的攻勢,其主攻的箭頭矢標直指常德!這為備戰提供了重要情報。

至11月下旬,日軍已從西北和東北兩路逼近常德和桃源。阻擊西北一路敵軍的任務落到了29集團軍肩上。許國璋150師受命占領常德北面的太陽山。只要占領太陽山和鄰近的太浮山,日軍在常德就無法立住腳。

此前150師在南縣和安鄉一線遲滯敵人、輾轉作戰已20餘日,早已傷亡慘重、殘破不全。當到達澧水岸邊,右前方津市正面之敵已渡過澧水,向150師截擊而來!許國璋當機立斷,分兵速進,自己率師部和兩連士兵跟進。不料日軍得知前面是150師部消息後,迅速插到師主力和師部之間,與尾追而來的敵人兩面夾擊。許國璋率部且戰且走,退到常德西面10來公里的陬市鎮。敵人緊追不捨,在黃昏時將陬市鎮三面圍住。

陬市鎮臨河而建,三面臨敵,一面臨江。

最後關頭,許國璋命令銷毀電台和密碼.全體師部人員提槍上陣。一顆炮彈在身後爆炸。許國璋一頭栽倒在地上……官兵誤以為師長已死,讓兩名漁民駕船將師長「遺體」送至南岸。

翌日清晨,許師長逐漸清醒過來,問及左右,才知道陬市已被敵人占領,自己傷後被抬過南岸。奄奄一息的許國璋突然掙紮著斷斷續續地大聲說道:「我……我是軍人,應該……死在戰場上!你們把我抬過河。這是害了我!」天還沒有大亮,一聲槍響,許國璋用衛士的手槍自盡殉國,後被國民政府追晉為陸軍中將。

許國璋殉國後,遺體被送回故鄉成都市。雕塑家劉開渠為其塑像紀念,與劉湘、李家鈺、王銘章的塑像一同屹立在成都市少城公園,稱為四將軍像。

「我出川抗戰,身已許國!」這是許國璋出川抗戰臨行前對家人說下的話。出川時兒子才7歲,再也沒見過父親一面。

禮記雲,大宗執璋。璋是中華民族寄放靈魂的神聖禮器。中華民族的靈魂從來沒有低下過頭顱。

「我一直在想,爺爺戰鬥時是什麼樣子。」許健說。2015年1月,民政部向許健頒發了許國璋抗日烈士證書。他計畫去一趟常德,在爺爺戰鬥的地方,為抗戰將士獻花。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國軍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