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金瓶梅》一百二十五:憤憶吹簫,新試白綾(上)

此回書的主要內容,是描寫孟玉樓的生日,重點描寫十一月二十六日晚間,大家給孟玉樓賀壽的事,再次集中體現了西門府後宮各位太太的性格特徵,孟玉樓的形象也再次得到了深化。同時,也由於西門慶的時日也不長了,所以從此回開始到西門慶死去的幾回幾乎都是作者在幫忙西門府數著日子過生活,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幾回。

本回開頭,作者先埋了個大伏筆。整個西門府的下人們忙前忙後為孟玉樓的生日做準備,太太們則忙著接待從各處來的客人,只有潘金蓮對這一切都不感興趣,想起之前答應給西門慶做一條白綾帶,供床間雲雨的時候使用,就待在房間里,拿著針線,揀一條白綾兒,將助興藥抹裝在里面,用倒口針兒甚是用心縫做了出來。這時,薛姑子悄悄闖進房間,給潘金蓮送來了一件好東西。讀者們應該都記得,之前玉蕭和書僮偷情被潘金蓮抓個正著,並在潘金蓮的威脅之下出賣了領導吳月娘,供出了吳月娘懷子的秘密,過後潘金蓮找到薛姑子,要了和吳月娘一樣的東西,為的就是也能夠懷上西門慶的孩子,增加自己爭寵得勝的籌碼。潘金蓮拿到薛姑子的神藥,算定三天後十一月二十九日是懷子的好日子,歡喜地稱了三錢銀子送與薛姑子。伏筆埋好,作者接著寫此回書的重點。

生日賀禮的重點自然是酒宴,孟玉樓打扮得「粉妝玉琢」,其他人也都來了,整個會場熱熱鬧鬧。然而越是熱鬧的地方,更容易引得內心空虛之人的孤獨。西門慶環顧左右,不覺想起去年,也是玉樓生日上壽,五個妻妾和和美美圍聚身邊,不想今年就少了一個最心愛的李瓶兒,不由心中痛酸,眼中流下淚來。

閒話《金瓶梅》一百二十五:憤憶吹簫,新試白綾(上)

孟玉樓

去年孟玉樓生日之時,正好與西門慶勾搭上王六兒這件事相重疊,所以作者的重點全在西門慶與王六兒的事情上,以致孟玉樓的生日甚至整個十一二月都是匆匆帶過。而小說第二十一回「吳月娘掃雪烹茶」時,孟玉樓上壽已經是前年的事了,所以西門慶口中的去年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時間,但無論如何,「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種熱熱鬧鬧的日子里,又怎能不思念起心中最念的那個人呢?

而且在上回書,西門慶剛從東京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去李瓶兒房間上香,「想起前番往東京回來,還有李瓶兒在,一面走到他房內,與他靈床作揖,因落了幾點眼淚。」顯然,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思念是從來沒有斷絕的。自李瓶兒九月去世,到現在已經過了兩個多月了,本來身在東京的西門慶,因為榮升青雲而滿心歡喜,卻因為李瓶兒託夢讓悲傷重新占據了他的內心。西門慶在清河縣為李瓶兒舉辦的風風火火、持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喪禮,並未能真正送走李瓶兒,在東京與李瓶兒夢中充滿魔幻色彩的相遇與相交,更像是與李瓶兒的最後道別,最後留給西門慶的只有靈堂里的牌位和那張惟妙惟肖的全身像了。是與李瓶兒真正的永別觸動了西門慶,他是真的捨不得。

所以,從作品內容的角度,西門慶思念李瓶兒是因為他對李瓶兒的真情與深情,從作品結構來看,則是為了引出新的爭寵之戰。

閒話《金瓶梅》一百二十五:憤憶吹簫,新試白綾(上)

潘金蓮不憤憶吹簫,西門慶新試白綾帶

因為是生日,吳月娘就點了一首「比翼成連理」,然而,忙著悲傷孤獨的西門慶發現根本沒人理會他,直接吩咐戲子們唱《集賢賓》「憶吹簫,玉人何處也」。西門慶全然不顧今天酒會的主角:打扮得「粉妝玉琢」的孟玉樓,「只顧低著頭,留心細聽」,這麼自私的舉動,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熱議。

最心有不滿且直接表現出來的自然還是潘金蓮了,她直接跟西門慶拌嘴,最後還是吳月娘勸開,接著不久又當面嘲諷起來。那麼潘金蓮到底在生氣什麼?我們來看看她說的那些話。

首先,曲中所唱的「湘裙杜鵑花上血」指的是處子血,「相府內懷春女」指的是貴族人家黃花閨女。西門慶作為一個在傳統封建社會中成長的男人,說他沒有處子情結那是不可信的,對吳月娘上,兩人表面上不睦,但畢竟是處子之身明媒正娶進來,對春梅和鄭愛月也是百般寵溺。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李瓶兒雖然不是處子之身嫁進西門府,但是她在西門慶的心中,早已上升到比處子還要聖潔的地位。這就是潘金蓮不忿的第一個原因:西門慶拿「相府內懷春女」來比喻李瓶兒,讓同是「後婚老婆」的潘金蓮及其他人情何以堪?

閒話《金瓶梅》一百二十五:憤憶吹簫,新試白綾(上)

潘金蓮

再者,今天是孟玉樓的生日,現在的場合是開開心心歡歡樂樂熱熱鬧鬧的壽宴,西門慶你怎麼可以點一首離別之曲,心里還想著其他的女人?人都已經走了兩個多月了,就差為她繼續戴孝了。「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們」這些還活在你面前的人,你看都不看,甚至連吳月娘也不看。但凡有點事情就想起李瓶兒,一想起她就傷心,這也就算了,為什麼連她房里的奶媽,你都覺得好?

潘金蓮用她自己特有的邏輯,成功地將這件事又成功地引到如意身上。

另一個不滿的,自然是吳月娘。西門慶升官歸來,又是孟玉樓的生日,又準備做宴招待蔡京的第九個兒子,本是喜上加喜的好日子,所以她點了一首「比翼成連理」大概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思。然而尷尬的是,西門慶偏偏卻在這個時候矯情起來,點了一首極不合氛圍的「憶吹簫」,潘金蓮又要把她也扯上,可以說吳月娘此時的心情五味雜陳,但又不好意思發作出來,憋得難受。

簡簡單單的一曲「憶吹簫」,還引起了其他什麼人的心中不悅呢?我們下一篇接著說。

正是:喚多情,憶多情,誰把多情喚我名?喚名人可憎。

來源:kknews閒話《金瓶梅》一百二十五:憤憶吹簫,新試白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