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不意味著故步自封。王建新深刻地認識到,正因為考古難以走出國門,中國學者長期以來在本國以外的重大考古領域少有發言權。

「開展絲綢之路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深入瞭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傳統,在促進與相關國家的相互瞭解和理解、推動實現民心相通等方面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王建新清醒地知道身上的使命和責任。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長風幾萬里 吹度玉門關

在考古界,王建新有個綽號叫「王月氏」。

在東天山地區10年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後,2009年,王建新和團隊把尋找大月氏的目光放到了中亞的廣袤大地上。

「中國考古一定要走出去。只有把中國放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下來看待,才能更清晰地認知中華文明的特質和優勢。」王建新說。

「走出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靠熱情是不夠的。

考古是個燒錢的工作,而王建新他們最初開始絲路考古,沒有任何項目經費。他們第一次去新疆調查,五六個人湊了一萬塊錢就出發了。第一次走進中亞,他們依然是自費。沒有旅行社開展中亞旅遊業務,他們就找中國人在當地開設的公司聯繫辦理手續;語言不通,就找朋友當翻譯……

看著他們自費去調研,有人問:「是不是找到東西了能掙大錢?」王建新笑著說:「只聽說有錢人幹考古,沒聽說過考古能致富。自從考古前輩李濟先生提出『考古人不收藏』這個鐵律後,我們都遵從,現在我家里一件古董都沒有。」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國際考古界競技場上的中國身影

從東天山出發,王建新團隊追蹤月氏西遷路線,到達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初到中亞,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鑑,沒有充足的後勤保障,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開始的幾年,他們在境外的工作都是小規模的單位行為、純學術活動,無法開展全面系統的工作。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陝西省政府決定撥付專項經費支持中亞考古隊。

撒馬爾罕——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曾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因歷史悠久被稱為「國際考古界的競技場」。

經過幾年的艱辛,2015年,考古隊在撒馬爾罕西南的西天山北麓這個國際學術界公認的「空白地帶」,找到屬於康居文化遺存的撒扎干遺址。

這個發現令人振奮不已,因為,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張騫當年正是經康居抵達月氏的,而康居國和月氏國是同時期的鄰國,康居在北,月氏在南。

「這就需要我們再往南面去選點,為後面的考古發掘作準備。」考古隊的梁雲教授說,「當時,我們就派了兩名隊員去撒扎干遺址南面拉巴特探尋遺址點。」

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考古隊準備離開的那一天,驚喜出現了。

「我突然發現河床的斷面有灰層,灰層下有人骨。順著河流往南走,又發現了大面積的人骨和陶片。我們和烏方同行對陶片進行分析,初步確認就是月氏時期的。」梁雲教授說,這個重大線索讓辛苦了幾年的考古隊員們無比振奮。

又經過3年對時空範圍、文化特徵等方面的系統比較研究,中亞考古隊的成果得到國際學術界一致認可:拉巴特遺址很有可能就是被尋找已久的西遷中亞的大月氏文化遺存。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

改寫歷史教科書的人

隨著拉巴特遺址的發掘和對西天山地區古代月氏人考古學文化遺存的確認,古代月氏人與貴霜人的關係成為必須探討的新的關鍵課題。

「目前,國際學術界主流觀點認為,貴霜王朝是月氏人建立的,這一認識已被寫入各國的歷史教科書。」王建新說。

通過發現和發掘古代貴霜人的墓葬,將其與已發掘的古代月氏人的墓葬資料進行系統比較研究,成為中亞考古隊必須突破的瓶頸。

「已有的資料表明,公元前1世紀,在烏茲別克斯坦阿姆河以北的蘇爾漢河兩岸分佈的以一批古代城址為代表的農耕文化,應屬早期貴霜文化,與其前的希臘-巴克特里亞和其後的貴霜帝國文化關係密切,而與其周邊分佈的月氏文化遺存在分佈地域、文化特徵和經濟特徵上都有明顯區別。」王建新說,這為考古隊探討古代月氏與貴霜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

談到近期的學術目標,中亞考古隊員們表示,一是收集和完善系統科學的證據,證明西天山地區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至公元1世紀初的遊牧人群與東天山地區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遊牧人群,同屬一個古代人類集團——月氏人;二是證明西天山地區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遊牧人群和農業人群不是同一古代人類集團,他們分別是月氏人和貴霜人。最終確認建立貴霜王朝的是貴霜人而不是月氏人。

「這項研究具有很高的挑戰性和難度。我們正在通過多學科研究獲取的信息和數據,完善我們的證據鏈條,使我們的研究結論最終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公認。從目前的工作進展看,我們有望在這一重大國際學術課題上取得突破。」王建新充滿信心地說。(記者 呂揚)

來源 :陝西日報

來源:kknews陝西省第七批「三秦楷模」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春風已度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