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5月繁花相見,總是讓人想起生命的熱烈奔放,見花離花的過程,也仿佛記下了俗世日子里的悲歡,似水流年的離散,以及青春少艾的追憶。

今天推薦的悅讀文章來自《花見花離:與草木同喜》,我們近日常見的野薔薇,以及即將迎來的木槿花背後,有着什麼樣的文化寓意與日常情感在打動內心呢?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那薔薇啊,只開了一個早晨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立夏的早晨,出門辦事,回家的路上遇到溪邊的野薔薇。

如此蓬勃熱烈,盛大的夏天真正地來了。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五月是薔薇的季節,它們不受人編排,亦無須園丁指點,開在山間。每當此季,總是哼響起一首老歌:「一朵美麗的薔薇帶着刺,拒絕所有攀援的手勢,一個春天才浪漫一次。」薔薇花的女子,有的就是這樣的驕傲和美麗吧?誰會去追究一朵薔薇的往事呢?當季節過去,開過無悔,落也無悔,熱烈過就是一生。

我的許多五月,也是薔薇的五月。我能夠記得的,不過是一場場關於薔薇的花事。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2006年的五月,在上海。臨時起意跑去桐鄉。出租車司機說這里是碗大的桐鄉市。下午坐公共汽車,去石門鎮的豐子愷故居緣緣堂。小鎮一個遊客也沒有,運河在這里拐了個彎,居民們沿河擺攤做小生意,我吃着臭豆腐和燒餅,眯眼看着運河岸上開滿了薔薇花。小街上有許多古舊的店,人們淳樸而友好。路遇的兩個小朋友帶我去緣緣堂。空無一人的緣緣堂,豐子愷的書房走廊里有個小佛堂。趙朴初有詩「世界緣緣無有盡」,但豐子愷自己寫的「歡濃之時愁亦重」更與人世親近。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初夏的江南,到處有薔薇的花香。夜色初起的時候,對着小橋流水,突然想起從前讀書筆記里記下的卡內蒂的一句話:「他希望擁有一些時刻,它們燃燒得像一支火柴那麼長。」我一個人不告而別,獨自跑到小鎮來,也沒能躲避什麼,躲得過上海日光傾城,也躲不過薔薇花的暗示。2008年的深秋,在海拔4200米的理塘的黑暗街道上,空氣冷而乾燥,有些什麼,在高原的星空下向我洶涌襲來,我無力防備。是因為屬於那年春天運河邊上的薔薇花的思念,悄然蔓延。雖然我那個時候不過以為,那隻是生命中的某一段旅程,我一早便懂得接受分離的命運。但我的憂傷是因為明白在愛上的瞬間,便是永遠的失去。在西行的路途中,我眼見荒蕪的史前遺跡,經過地殼的劇烈變動,就那樣過了一世又一世,便明白這世間永無永恆的可能,但這似乎又是另一種意義的永恆。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還有一年五月的第一天,開了很久的車,去另一座城的鄉間。穿過隧道,穿過重重綿延的高山。下車的時候,要走剛剛開出來的黃泥土路。路上還遺留有牛糞,以及昨日一場暴雨帶來的泥濘。朋友未來的度假山莊舉辦溯溪登山活動,人很多,野炊燒烤,仿佛童年時候去郊遊。我眼前浮現出家鄉小山城的記憶,想起那些春秋佳日,山杜鵑和野百合的樣子。十幾年的光陰,流逝的速度就如此刻我指間的陽光。樹木蓊鬱,在陽光下閃爍着油綠的光。我看見了晚春殘余的杜鵑。我看見了路邊的金櫻已經結出了青色的果。我看見野草莓在灌木叢中悄悄成熟。粉色的野薔薇開成一片,濃郁的青草香彌漫在山野間,那的確是屬於夏日的香氣。有誰能與我一同聞見,這山間原始清澈的氣味?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出行的前一晚,去聽馬勒的《大地之歌》。《大地之歌》是根據德國人漢斯·貝特格翻譯的中國古詩集《中國之笛》寫成的,里面有李白、孟浩然、王維的詩。這一年,馬勒辭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指揮的席位,他四歲的愛女夭折,又發現自己患有心髒病,因此心情煩悶。他在阿爾卑斯山下的小村莊里讀到《中國之笛》,心有同感,遂寫成《大地之歌》。第三樂章《青春》,男高音獨唱,唱的是一群青春少年坐在亭子里,觀看美景,飲酒吟詩。音樂聽似輕快,卻有着揮之不去的憂郁,是魯迅所寫:「我早先豈不知我的青春已經逝去了?但以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漂渺的青春罷,然而究竟是青春。」最後一個樂章《告別》,馬勒自己寫了一部分歌詞。一支長笛和一把小提琴帶出的低回幽怨,真是催人心肝。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2012年的五月,在武夷山的閩越王城遺址,空闊無人的山野間單瓣薔薇將謝,回望舊時王城只剩土堆,忽生人生如遠客之感。不過因為空氣極干淨,真切地聞到野薔薇的香氣彌漫。周瘦鵑寫單瓣的野薔薇最香,可以浸酒窨茶。周的文中還提到中國藥店有售野薔薇露,飲之清火辟暑。「唐代柳宗元得韓愈所寄詩,先以薔薇露洗了手,方始開讀。」這可真是知音的最高待遇了。

薔薇令我忘言,卻又翻湧起我已經淡忘的青春。那個時候的我曾經寫:「想起一些事,我的青春,腦子里忽然閃過巴爾扎克的一句詩——『那薔薇,就像所有的薔薇,只開了一個早晨。』」

「都過去了,花也隱了,夢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花隱夢醒,然而究竟是青春,哪怕只開過一個早晨。

木槿花凋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與繁花相見,與草木同喜。

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日頭仍然厲害。走到附近市場買東西,突然想坐路過湖邊的一路公車回家。我喜歡這路車,一路都行駛在風景里,並且除非上下班,沒有太多乘客。在湖邊看到一棵矮小的木槿,暮色里已經蜷起了花朵。想起「花凋」這個詞,張愛玲一篇小說的名字。木槿朝開暮落,只有一天的花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木槿注釋為「朝升暮落花」,這是姚伯聲將它歸之於「時客」的原因?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李漁的《閒情偶寄》寫木槿,「木槿朝開而暮落,其為生也良苦,與其易落,何如弗開?造物生此,亦可謂不憚煩矣。」這仿佛說的是《花凋》里的女主角,是一個二十一歲便死去的女子,一個在最美好的花季中凋零的女子,那是「最美滿的悲哀」,她的墓碑上刻着——「無限的愛,無限的依依,無限的惋惜……回憶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李漁為木槿的命運感嘆,說看花如看人,無一日不落之花,也無一百年不死之人。可他更為人的命運感嘆,因為花之落是必然可測的,人之生死卻時常是突然的。所以日本的柳宗民說:「槿花一朝夢」,這句話用來形容世事無常。木槿在中國曾有別名「朝茵」,「時一寓目,塵念頓空矣」,因此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木槿與牽牛花一樣被歸為「朝顏花」。

木槿是哀傷的花,李漁不喜。我每次看到那些花,也都會想起曹植把他早夭的兩個女兒比作木槿,短暫一生,真是悲傷。曹植的大女兒金瓠出生一百九十天就夭折時,他寫《金瓠哀辭》以示哀痛:「天長地久,人生幾時?先後無覺,從爾有期。」不久後,他的小女兒行女亦早夭,曹植寫了《行女哀辭》——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感前哀之未闋,復新殃之重來!方朝華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悵情忽而失度。天蓋高而無階,懷此恨其誰訴!」

讀到曹植的哀傷之曲時,想起了何其芳的一首詩《花環(放在一個小墳上)》——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淚,

常流着沒有名字的悲傷。

你有美麗得使你憂愁的日子,

你有更美麗的夭亡。」

不知道何其芳這首詩背後的故事,但也是對一個早夭的美麗少女的悼念吧?

木槿是夏日最美的籬笆,它並不難養,二三月間發芽的時候,剪下枝條,扦插於土中,很容易成活,想要種個籬笆牆,順手緊插不留空隙便可。《救荒本草》里記:「《本草》雲,木槿如小葵,花淡紅色,五葉成一花,朝開暮斂,花與枝兩用,湖南北人家多種植為籬障,亦有千葉者,人家園圃多栽種。」其實不光是湖南北人家,我小時候在閩東北鄉間,也看到人家的籬笆多是木槿。我外婆夏日經常去院牆籬笆邊摘一把花,拿米湯煮木槿花——米湯是鄉間柴火灶蒸米飯前撈米的白色米湯,米的糯香和花的清香交融,只需加一點鹽甚至鹽都不加,一碗滑滑的湯是缺乏胃口的夏季討喜輕食。我總能喝上三兩碗。

5月與繁花相見,你看見多少情感在四季朝來夕往?

《花見花離:與草木同喜》

蘇西/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9年1月版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