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世界最高峰為什麼成為「死亡之峰」,讓人趨之若鶩?讓我們走進冰雪聖潔的珠穆朗瑪峰,探索珠峰登頂,一起揭秘「死亡之旅」:可怕,還是真的可怕!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極限珠峰

作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中國國家測繪局2005年測量,珠峰岩面高為8844.4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

高聳的珠峰,有極其惡劣的氣候。而且,登頂大概要花費20萬到40多萬人民幣。這里的最大風力在峰頂,可達到每小時189公里,也就是颶風的強度。零下73℃是這里的最低氣溫。而這里的空氣只有海平面三分之二的含氧量。這導致許多探險者無功而返。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埃德蒙·希拉里和丹曾·諾蓋在1953年創造了歷史,世界最高峰掀開了被登頂的歷史。

2004年以來,先後有2000人成功登頂,就有189人命喪途中。其中120人的屍體就永久地留在了那里。而且屍體無法移走,將死者或迷途者抬下山,這種營救努力在當下近乎於自殺。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屍體路標

屍體路標在珠峰上司空見慣,Green Boots」就是一個,在珠峰上,大概有兩百個這樣的地標。自2004年起,共有2000人成功登頂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同時也有189人命喪途中。如果您有幸成為每年成功登頂的大概150人中的一個,那麼在這條路上肯定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死屍。

1998年5月,第一個不帶輔助氧氣,登上珠峰的美國女性出現了,她就是美國女登山家弗朗西絲·阿森蒂夫,但她也永久地成為了一個悲傷的路標。珠峰下面海拔8600米高的地方,就一直留着她冰凍的遺體,成了一個觸目驚心的「路標」。後來者,都能夠看到她紫色的登山服,醒目地暴露在白色的積雪上。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她是和自己的丈夫一起來的,她的丈夫謝爾蓋·阿森蒂夫是俄羅斯人。下山,當他們下到距峰頂244米遠時,她突然因缺氧發生虛脫,倒在了雪地上。她的丈夫試圖營救,但他卻再也沒有被人發現,阿森蒂夫可能滑下了陡峭的冰架而喪生。

而當時發現了她的南非登山家伊安·沃達爾由於沒有將她活着救下山,多年來一直背着「見死不救」的惡名,飽受人們譴責。當時,他正試圖征服珠峰,還帶着他的登山小組,他和登山伴侶凱茜·奧多德正好路過了弗朗西絲的身邊。當時她仍未死亡,沃達爾曾試圖搶救她。然而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和嚴酷環境中,她不可能被他們活着救下山。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當他們將弗朗西絲丟棄在雪峰上時,她已經幾乎說不出話來,但她仍用最後的聲音哀求說:「不要扔下我,請不要扔下我。」

第二天早晨,當另一組登山隊再次經過弗朗西絲身邊時,她已經停止了最後的呼吸。沒有人能夠幫助她,在珠峰北坡,即使是抬下她的屍體,就是一件萬分危險的事,因為北坡山勢陡峭,岩石松動很不穩定。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死亡之峰」

在下珠峰的過程中是很多死亡案例發生的地方,並且喪命在所謂的「死亡地帶」,大約海拔8000米的地方。研究還發現高原腦水腫使死亡幾率升高。

很多死於珠穆朗瑪峰的登山者正值壯年,給他們的家人和朋友留下了無盡的傷痛。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2014年4月18日,珠穆朗瑪峰西部山肩一個海拔大約5944米的地方發生雪崩。當時有20多人受到雪崩襲擊,喪生了16名登山者,成為歷史上珠峰最嚴重的事故。2015年有14人死亡。

在較高海拔上,墜亡的風險要高多了。從1924年至2016年6月,共282人(168名西方人,114名夏爾巴人)在珠峰死亡,死亡率為3.7%。其中,沒有使用氧氣輔助登頂死亡的,就有109人。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人類不斷征服世界,攀登永無止境。站在前人的臂膀上,險峰何時化為「坦途」,就像逛5A級景區一樣輕松安全呢?(孟陵羽)

關注一下,了解更多!

「死亡之峰」為什麼讓人趨之若鶩?揭秘世界最高峰登頂「死亡之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夏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