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我們共赴一場「全福」之旅

五月,我們共赴一場「全福」之旅

記者們在武夷山觀看鬥茶表演。 編者按:

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福建日報社東南網、南平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的第八屆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福建行「全福游·有全福」大型采訪活動13日至20日舉行。來自中央及全國省級重點新聞網站的70多名記者、編輯參加采訪活動。

福建是全國水、大氣、生態全優的省份之一,全省森林覆蓋率65.95%,長期保持全國第一。八閩大地處處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正如福建日報社(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潘賢強在采訪活動啟動儀式致辭中所說,通過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清新福建」和「全福游·有全福」采訪活動,能全面展示福建好風光,傳播福建好聲音,將吸引更多遊客來福建呼吸清新空氣、欣賞秀美山川、擁抱碧海藍天、體驗多元文化、享受「閩式生活」、感受福建精神,不斷擴大福建文化旅遊的影響力,樹立新時代新福建的良好形象。

本次大型采訪團隊在閩期間,先分「世遺探秘」「生態享福」「世界茶鄉」三條主題線路,深入南平九個縣(市、區)開展為期兩天的考察采風。之後,三支隊伍在尤溪「俠天下」景區匯合,然後赴福州鼓嶺度假景區和連江縣采訪,並通過連江「黃岐—馬祖」航線,前往馬祖采風。

五月,我們共赴一場「全福」之旅

在武夷山天游峰上俯瞰秀美九曲溪。

武夷占盡人間美 願乘長風我再來

人間有福地,醉美是南平,客來如舊識,殷殷笑相迎。說起福建,就會立即想到武夷山。在這草長鶯飛的初夏時節,武夷山張開懷抱,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網絡媒體的新老朋友,從這里開啟一場「有全福」的「全福游」,共同體驗大美福建、清新福建的魅力。

行走在武夷山市,空氣是濕潤的,每一種植物的葉子是翠亮的,仿佛剛洗過一樣,清新溫潤;空氣中飄着茶香,街道兩旁茶農開的店鋪里,婦女們用手工精心挑揀着茶葉,烘茶器飄散出裊裊茶香,清新怡人;整個城市仿佛茶的世界,各種風格的茶館、茶葉店鱗次櫛比,清新雅致。武夷山茶文化的氣息無處不在,吟一首范仲淹的《武夷茶歌》非常應景: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武夷山1999年12月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全球第23處、全國第4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這里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武夷山桐木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95.3%,物種資源極其豐富,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被中外生物學家稱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武夷山勞作生息,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古閩族」文化和其後的「閩越族」文化,漢代閩越王城遺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在這里生活、著書、講學長達50年。

武夷山紅色文化輝煌壯麗。1927年7月,中共崇安特別支部在此成立;1929年,閩北第一支工農紅軍在此創建。這里是閩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上榜全國紅色旅遊30條精品線路和100個經典景區。

1000個人心中就有1000座武夷山。武夷山的每一座山峰、每一塊石頭、每一條溪澗都是有故事的。在霏霏細雨中,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全福游·有全福」大型采訪團隊先後游覽了御茶園、武夷精舍、雲窩和天游峰。雖然因為行程緊步履匆匆,不能像普通遊客那樣閒庭信步,但幾乎每一位采訪團成員都感嘆「武夷占盡人間美」,表示若有機會,一定「願乘長風我再來」。

五月,我們共赴一場「全福」之旅

圖為采訪團在建陽拍攝建盞技藝傳承人現場演示拉坯。 尤溪問道「俠天下」 鼓嶺品嘗「十大碗」

在這里,每一個遊客都是大俠,每一個人都可以融入現實的武林世界,跟着正宗少林傳人習武,體驗武林盟主的豪情壯志。16日,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記者匯聚尤溪「俠天下」景區, 問道武林。「我們希望來到”俠天下”的遊客都能成為一名俠客,懷公心行俠仗義,造福社會。」俠天下景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團聯合專訪時表示。

「俠天下」景區位於尤溪湯川,擁有江湖千里、綠林萬畝,是全國首創俠文化山水體驗景區,由江湖、俠谷、綠林、市井四大景區組成,實現了俠文化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打造出了世界唯一的現實版「俠客空間」。目前已開發的俠客互動型瀑布、懸空玻璃天橋、綠林急速水滑等旅遊項目,在國內屬於首創項目,且融合了武俠特技與聲光電高科技的俠客表演互動秀,為遊客打開了「刀光劍影、俠骨柔情」的時空隧道。參加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全福游·有全福」采訪活動的荊楚網記者謝聖國說:「依山而建,依勢而行,現實與虛擬的融合,給人豐富的感觀刺激和體驗。」中新社記者張麗君表示,「虛實結合,動靜結合,主題鮮明,在給人強烈感觀刺激時,也留下無窮的回味空間」。

離開尤溪,采訪團趕赴福州鼓嶺旅遊度假區,零距離感受鼓嶺的清新風光與人文魅力。

蒙蒙細雨,雲霧繞半山;整齊的道樹,挺拔而立;花瓣上的水滴,晶瑩剔透。漫步鼓嶺,猶如走進綠色畫廊。采訪團成員先後走訪了宜夏別墅、柱里景區、加德納展館、柳杉王、大夢書屋、萬國公益社、百年郵局等知名景點,也對鼓嶺的湧泉寺宗教文化、壽山石文創產品、特色民宿產業進行深入了解。

當天,采訪團記者們品嘗了著名的鄉宴——「鼓嶺十大碗」。酒香醬土鴨、傳統糟羊肉、達夫豬手、鼓嶺三味餃、雞太平泡線面、松茸燴西施、古堡牛排湯……這些美食不僅與郁達夫等名人軼事相關,更與鼓嶺鄉土人文血脈相連,收獲了這群走南闖北的采訪團「老記」一致好評。每日甘肅網記者郝翠燕在她的微信朋友圈寫道:「福州鼓嶺人文底蘊深厚,保留着眾多重要歷史遺跡,尊重傳統、尊重原貌、古香古色,讓人流連忘返。」

五月,我們共赴一場「全福」之旅

采訪團在福州貴安聽取溫泉旅遊發展情況介紹。

福州夜泡「金湯泉」 馬祖邂逅「藍眼淚」

福州溫泉享譽全國,「溫泉之都」「溫泉之城」「溫泉之鄉」,恰似另一張帶有溫度的「清新福建」名片,向世界展示着福建獻給遊客的「濃情蜜意」。17日晚,第八屆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采訪團走進福州貴安溫泉旅遊度假村,感受「閩式溫泉」的魅力。

在采訪中,記者們了解到貴安溫泉的創辦人謝長盛是華裔加拿大人,居住在加拿大溫哥華。在海外幾十年,對故土心懷深深的眷戀,特別是家鄉的溫泉,始終在他心中流淌。因此,為家鄉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溫泉品牌便成了他心中最朴實的夙願。經過多年拼搏,如今的貴安已成為享譽國際的「中國溫泉之鄉」。

一汪柔情溫熱的泉水,從天地間汲取精華滋潤人們的心田,寧靜人們的心靈,融於現代品質生活之中,使人在身體、心智和精神上達到自然和諧的最佳狀態。山東舜網記者李發亮感慨:「碧水藍天,曲徑通幽,移步換景,泡完”金湯泉”讓人感覺心曠神怡。」

次日清早離開貴安,第八屆全國網絡媒體福建行采訪團乘坐「黃岐—馬祖」航線走進馬祖采風,這也是本屆全國網媒福建行的最後一站。馬祖有珍貴的海洋資源和獨特的海洋生態,依山傍海而建的芹壁聚落,是最具閩東風情的代表。攜程網區域總監楊勇盛贊馬祖:「這是一個很文藝的地方,適合個人慢游,來這里吹吹風,發發呆,這樣的浪漫生活真的非常愜意。」被美景所吸引,采訪團記者一行紛紛駐足拍照,把最美的風景定格。

「出海追淚」是馬祖當地旅行社近來正大力推廣的一個旅遊項目。登陸馬祖當晚,采訪團一行有幸見到久負盛名的「藍眼淚」奇觀。「果然是一生必看的浪漫壯美景觀啊!」來自浙江在線的劉憶柳看到「藍眼淚」時忍不住喊了出來。

有趣的是,除了「藍眼淚」,在馬祖的沙灘上還能踩出「藍腳印」。這並非夜光藻使然,而是俗稱為「星沙」的介形蟲。介形蟲被踩到,因為驚嚇而發出藍色光芒,顏色與「藍眼淚」相近,也常和「藍眼淚」一同出現。

近年來,從口岸開放、設施建設到航線開通,連江縣積極整合兩岸資源,市場共促,平台共建,品牌共創,聯手在省內、國內外進行宣傳營銷,打造知名海峽旅遊目的地。目前,「黃岐—馬祖」航線已成為閩台交流交往的重要海上交通水道,也成為連江縣旅遊產業的一大名片。

建陽建窯曾是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出產的黑釉瓷器——建盞,一度經海上絲綢之路熱銷海外。(記者 郭斌 文/圖)

作者:郭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