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天氣漸暖,明星們也紛紛開啟了度假模式,微博評論里更是贊美羨慕不斷。

不過羨慕之餘,總有人會提及一個靈魂問題「旅行到底有沒有意義」,小飛君覺着,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實一開口就充滿了焦慮。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我旅行的地方是否足夠高大上?

我的自拍是否夠精緻?

我的票圈點贊是否會創新高?

身為精緻的都市人,誰還沒被這幾個問題困擾過不是?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精心挑選的爆火網紅點,懵懵懂懂排隊,一擁而上搶C位,一鬨而散上車睡覺……一場標準的「偽旅行」下來,甚至比在公司加班還疲憊。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其實,靈魂總是渴望自由的,遠方有時在近處,有時在他鄉。這是一個出走的過程,在短暫的時間里與自己對話,在時光的縫隙中遇見真正的自己。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

「我來過」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年頭,誰都愛玩。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工作受委屈了,生活迷茫了,愛豆吸毒了,男(女)朋友劈腿了……

太多年輕人但凡遇到點挫折,就有了「說走就走」的理由。他們把「旅行「奉為包治百病的良藥,談着理想從城市的圍城中出走,渴望通往旅行來改變自己,希望旅遊歸來成為強者。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過去跟團玩,現在跟着網紅打卡。

雖然很多「網紅景點「不過爾爾,甚至「見光死」,但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這不重要,旅行無非是為了炫耀或是」出逃「。

不過說真的,生長在社交媒體里的「偽旅行」,永遠也不能幫你掙脫現實的枷鎖,就算跑到天邊,現實也追得上你。當你歸來,依然要面對一地雞毛的苟且,依然要做回生活的傀儡。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人這一生,要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旅行不是萬能藥,我們追求遠方,也不該是為了出逃,旅行將我們從固化的生活中解放,從僵化的思維中拽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體味不同的人生。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看看瑣碎日子里不曾見到的奇妙世界,追尋只在電視里看到的草原沙漠,嘗試沒吃過的美食,結交新的朋友……在陌生的世界獲得安慰與力量,在旅行中認識自己,變得淡然與豁達,這才是真正的治癒。

有效的旅行,

是成年人最治癒的特效藥

其實,旅行從來在生活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圖:@懷舊堂主)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從80年代開始,當時的「小資」們已經開始「觀世界」了,雖然國內景點不多,但誰還沒兩張跟名勝古跡的合影呀?昂首挺胸、丁字步、微微側身,幾乎每個8090後都有在家里翻出過這種老照片的經歷吧!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1986年北京長安街上的上海牌轎車(圖:@法國攝影師Yann Layma)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綠皮火車上的少女(圖:@法國攝影師Yann Layma)

小汽車、綠皮火車,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專屬回憶~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而改革開放後的40多年間,經歷了一次次井噴,出行人數屢創新高,終成「讓世界顫抖」的旅遊大國!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他們不再為「x天打卡幾國「而自豪,他們放慢腳步,停下來,開始「深度游」,從「觀世界」到「世界觀」,嘗試探索生命的廣度與深度。

其實不論什麼年代,有效的旅行,都是成年人最治癒的特效藥!

每一個奇妙體驗的嘗試

都是尋找真實自己的方式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年輕一代,正在慢慢學着做自己,不過在抖音時代,怎樣安排一場「祛偽」旅行卻不簡單。

其實不用顧慮太多,不妨從嘗試一種奇妙的體驗開始!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它可以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沖浪,在黃金海岸的海浪中滑行,與自我較量;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它可以是一次深潛,在宿務神秘絢爛的海底,感受造物主的偉大;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它可以是一次滑翔或跳傘,在巴厘島的萬米高空中,突破自己的極限……

「你試過用一場旅行找回你自己嗎?」

旅行不只是為了告訴別人,「我來過」

人生不設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旅行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