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洛陽,是一大重要旅遊勝地,其「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山水洛陽」等眾多美譽,讓洛陽成為無數人嚮往的旅遊城市。

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座景觀,是一座八億年的景觀,在清朝時期就有人前去探幽,因害怕而返回,這就是雞冠洞。洞內一粗一細兩根巨大石柱支撐著巨大的地地下宮殿,實乃罕見。

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雞冠洞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的雞冠山中,屬於喀斯特岩溶地貌。雞冠山是河南省名山,遠望此山,其輪廓極似雄雞揚冠高啼,故而得名。

雞冠洞蘊藏於雞冠山山體之中,山以形名,洞以山名。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人冒險冒險探幽,但因洞內雄奇幽深,恐懼而返,直到近代才被人發現。據專家考察,雞冠洞內的溶洞早在8億年前就已形成,年代悠久,規模宏大。

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雞冠洞深約5600餘米, 目前一開發長度約1800餘米,觀賞面積約23000平方米,是北方地區罕見的洞穴旅遊景區。

該溶洞共分為5層,包括玉柱潭、溢彩殿、洞天河等8個景區,洞內幽深狹長,峰迴路轉,曲徑幽深。鐘乳石、石筍、石柱等景觀,疏密有致,姿態萬千,形象各異,生動有趣,目不暇接。值得一提的是,洞內一年四季維持在18度左右,寒冬時節進入,洞內暖意融融;盛夏酷暑時,洞中寒氣侵襲,爽涼宜人,被譽為「自然大空調」。

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步入溶洞內,迎面而來的便是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石柱、石筍等景觀,這是洞內石筍、石柱最集中的一個景區——玉柱潭。剛進入就會看到似一個個小仙人在含笑招手歡迎遊客光臨的石筍群景觀,這就是眾仙迎客。

穿過密密麻麻的石筍群,便到了第二景觀區——溢彩殿,這是目前發現的所形成最早的一個洞穴,距今 已有6億年,這座溶洞地勢開闊,洞頂懸掛的鐘乳石,排列有序,地面上的石筍星羅棋布,在燈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

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要說到洞內最精彩的大廳,區疊幃宮一定名列榜首。 這是一個因石幃幔排列而得名的大廳,洞頂懸掛著大面積的鐘乳石,華麗飄逸,如同舞台的幃幕,地面上的石筍更是錯落有致、天姿百態,仿佛舞台上正上演著一齣好戲,令人讚不絕口。

在這個區域內有一根直徑約0.05米,約3.1米高的石柱,這根石柱粗細均勻,垂直挺拔,得名「定海神針」,這也是洞內最細的石柱。

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與其相對應的,在「聚仙宮」中有一根直徑約13米,高28米的石柱,其矗立於宮中,頂天立地,宏偉壯觀。

洞頂上的滲水緩緩順柱身流下,使石柱顯得格外晶瑩剔透,被譽為「玉柱擎天」,人們也稱其為「中華第一柱」,這是雞冠洞中的標誌性景觀。這兩根巨大的盤龍石柱,一粗一細,支撐著近23000平方米的地下宮殿,這在國內同類型的溶洞中也少有的。

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

雞冠洞內的鐘乳石,石柱,石瀑等景觀數量眾多,姿態萬千,在五綵燈光的照耀下,瓊林玉樹,千姿百態,儼然就是一座美不勝收的藝術殿堂。

但需要注意的是,遊覽雞冠洞須在景區導遊的帶領下成批遊覽,不能單獨進入。單獨的散客也不用擔心,在洞口等待即可,之後無論人數多少,導遊都會帶領遊客而進入參觀。(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

來源:kknews河南一個8億年景觀,用2根「柱子」,撐起了2萬多平米的地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