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赤山法華院】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榮成赤山景區里的法華院是膠東規模最大的佛教聖地,威海唯一的一座佛教寺廟。法華院始建於唐穆宗三年(公元823年),距今已有1196年的悠久歷史。 寺廟由新張保皋(新羅人,今韓國人)所建。因建院時請來誦經的首批僧人屬於天台宗派,誦法華經,故此院命名為法華院。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唐開成四年(839年),日本的國僧圓仁法師一行入唐求法,曾先後三次客居赤山法華院達兩年零九個月。在當地官吏及僧侶的關懷支持下,入唐求法得以成行。歸國後,圓仁法師編著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書中對赤山法華院作了詳細的描寫(該書被譽為「東方三大旅行記」之一),使赤山法華院名揚海內外。圓仁法師的弟子在日本京都小野山以赤山為名修建了「赤山禪院」。法華院成了唐朝時中日韓文化交流的一處勝地,是唯一的一處連結中、日、韓三國友誼的寺院。我們慕名參觀園區中的張保皋紀念館。

【張保皋紀念館】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張保皋紀念館位於赤山大明神鵰塑的後方,是一座唐朝風格的紀念館,設五大展廳和一個休閒廳。大門前方是依山而建的影壁,影壁上是海上王張保皋的巨幅浮雕;進入大門,里邊亭台樓閣、小橋噴泉、垂柳依依,格外秀麗。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唐憲宗二年(807年),張保皋應征入唐,因武藝超群,作戰勇敢,被提升為武寧(今徐州)軍中小將,深受大唐將士的愛戴。當時石島灣一些村莊里有很多新羅人居住着 ,他們幾乎人人信仰佛教。為了讓家鄉的人能有精神依託,也為了「光宗耀祖」行善事,張保皋於唐穆宗三年(823年)徵得唐政府的同意,在赤山浦(今石島灣)建立禪院。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主展廳內展示了張保皋的大量生平史料及韓國歷史文化,此為張保皋當年在赤山選址建院的蠟像雕塑。)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膠東歷史上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居然是韓國人建的

張保皋於828年回到新羅,奏請新羅興德王准請,借唐王朝制度對掠賣人口的管束,盪平了海盜勢力。隨後,張保皋組建龐大的船隊,往返新羅與中、日三國之間,進行海運和商業貿易,是韓國歷史上唯一位開展海外經營的人,被視為民族英雄。為了紀念張保皋,韓國成立了「張保皋大使海洋經營史研究會」、「海上王張保皋紀念事業會」,對張保皋進行專門學術研究;自1996年起歷年舉辦張保皋祝祭活動。這里成了韓國青少年海外修學旅遊和韓國遊客中國山東旅遊的主要目的地,是威海中韓民間文化經貿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旅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