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青藏線作為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由於跨度非常的大,所以路邊有着難得一見的奇觀。其中在柴達木盆地南部察爾汗鹽湖之上就有着一「舉世無雙」的奇觀,名為「青海萬丈鹽橋」,這座橋全長為32公里,折合市制可達萬丈。只要看過,絕對會驚嘆世間為什麼會有如此奇景。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說這座橋,就不得不提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原是一片荒原,被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等著名山脈環抱着,在大片大片的戈壁、瀚海、鹽漬土下面,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鉀鹽等礦藏。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周圍分布着20多個大小不等的鹽湖,由於鹽湖地區土壤含鹽量高,植物、動物均不能生存,因而被稱為「生命禁區」。而這座橋就是格爾木至敦煌的一段從達布遜湖上穿過的公路的組成部分,萬丈鹽橋道寬路長,風光無限。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它既無橋墩,又無欄杆,整個路面平整光滑,坦盪如砥,看上去,幾乎同城市里的柏油馬路無兩樣。有趣的是,萬丈鹽橋由於路面過於光滑,汽車開得太快,就會打滑翻車,所以,橋頭的木牌上限定最高時速不得超過每小時80公里。鹽橋的養護方法十分奇特。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平時,一旦路面出現坑凹,養路工人從附近的鹽蓋上砸一些鹽粒,然後到路邊挖好的鹽水坑里滔一勺濃濃的鹵水,往上一澆,鹽粒很快融化,並凝結在路面上,坑凹處便完好如初。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鹽橋兩旁有鉀肥廠的廠房,宿舍,有溝壑一般的采礦點,不遠處還有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一列列長蛇似的火車,吞雲吐霧,鳴鳴吼叫着從湖面上飛馳而過。而建設這座偉大工程的是我們廣大勤勞的工人,那個時候在察爾汗鹽湖上修公路那是前所未有的,32公里寬的大鹽湖上寸草不長,別說人走過去有困難,就是鳥兒也不容易飛過去。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當年修建此橋的總工程師慕生忠司令在彭老總的支持下,毅然決然的完成了這個偉大的工程。當然萬丈鹽橋僅僅是他青藏線上的一個小支點,還有着望柳莊、雪水河、西大灘、不凍泉、五道梁、風火山、開心嶺、沱沱河、這一個個如今在青藏線上已經耳熟能詳的地名,無一不寄託着慕生忠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然而由於後期十年的原因,導致他離開了這里,沒有完成那個偉大的願望。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1993年8月,83歲高齡的慕生忠不顧家人的再三阻攔,在家屬的陪伴下,再次千里迢迢回到格爾木探望。這時,格爾木已經通了火車,慕生忠坐着軟臥走進這個已發展成為具有現代化工業的青海省第二大城市。看到自己當年願望已經實現,慕生忠開心地笑了。慕生忠乘坐一輛麵包車走遍了他當年戰鬥過的所有地方。每到這樣的地方,他都要下車仔細察看、回憶,告訴同行的人關於昔日的事情。

青藏線上「舉世無雙」的奇觀,全部由鹽晶體鑄成,折合市制達萬丈

1994年10月19日,慕生忠將軍在蘭州逝世。臨終前,他留下遺言,把他的骨灰撒在了昆侖山上、沱沱河畔。子女們按照父親的遺願,一個多星期後捧着他的骨灰來到了格爾木。景色雖好,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位老革命者,是他讓青藏線成為了可能,是他串起了青藏線,是他讓我們了解了中國人民的偉大,沒有他和彭老總就沒有如今的青藏線。請記住他慕生忠,一個無私的公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