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用手機掃碼付款、騎自行車,通過微信或電話與人聯系,打開外賣軟體安排好每天的伙食。

無處不在的電力和網際網路組成了現代人的全部生活,觸手可及的便利容易讓人意識不到它的可貴,因為在平靜的日子里,斷電、斷網是個遙遠的話題。

然而一場暴雨打破了這場平靜,在不可預見的災難面前,由電力和網絡支撐起來的秩序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堅固。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在斷電斷網的危急時刻,脫離了電纜的我們怎樣才能發出救援的訊號?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下單了 3 款應急充電寶,測試一下緊急情況下它們能不能派上用場。

給手機充電並不是它的本職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第一款充電寶是目前電商平台上銷量比較高的一款,售價在 100 元左右。

單看這個容易讓人想歪的造型,相信人多人都不會把它和充電寶聯系起來。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充電寶的頂端是 LED 燈珠,亮度只能說中規中矩,最大照亮距離大概只有 2m。

中間的灰色環集合了它的控制按鈕,按下可以控制 FM 電台的頻道以及播放音量。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是的,它同時也是一台收音機,在它的底部則是喇叭,不過它只能自動搜台,在多數情況下都很難收到信號,這個功能相當雞肋。

事實上,這款充電寶的電池容量只有 500 mAh,宣傳的「為其他設備充電」看起來只是個噱頭,這點容量應該只夠自己發光發亮。

它的另一側則是我們最關注的手搖手把,讓我們卯足勁,看看生物發電能不能拯救危在旦夕的手機。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在測試充電之前,我們打開收音機和電筒將里面電池的電全部耗光,然後搖動 10 分鍾的手把,再用 USB 和手機(電池容量 4500 mAh)連接,看看能「搖」出多少電量。

結果,另一端的手機根本沒有反應,一點電都沒充上。

正當我們開始懷疑它是不是壞掉了的時候,我們又嘗試打開手電筒和收音機,結果能夠兩個功能都能正常工作。

看來 10 分鍾手搖產出並儲存的電量實在太少,應付手機充電這樣的「高要求」工作,而手電筒和收音機用電需求低得多,所以能夠正常使用。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如果需要實現為手機充電,需要將充電線連接手機,再開始搖動手把。

我們再孜孜不倦搖了近 30 分鍾後,手機(開啟超級省電模式)電量終於從 1% 漲到了 2%,期間還多次掉回 1%。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我們試著模擬救援環境,用這台 2% 電量的手機從接通電話一直到手機關機,共能通話 3 分鍾。

充電實驗的結果與手機型號和信號強弱有關,一次實驗並沒有代表性的意義,但從充電的體驗來看,這款手搖充電寶真的不適合極限環境下使用。

首先是手搖時必須雙手都要發力,這對人的體力會很大的消耗,基本搖個十分鍾手臂就會酸軟。

其次就是效率實在過低,用 30 分鍾的高強度運動換取 3 分鍾的通訊時間,只有非常極端的情況下才能派上用場。

這麼來看,它其實就是和普通 20 塊的手搖發電手電筒並無差別,所謂手機充電功能不過是手搖充電的強行衍生。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在極限環境下,體力和時間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應該用在求生機率更高、更靠譜的自救行動。

而對於充滿需要消耗兩個饅頭的手搖充電寶,顯然並不合適。

表面上它是個充電寶,其實是把「瑞士軍刀」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測試完上一款手搖充電寶後,我對手搖充電寶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不過這一款充電寶的宣傳還是勾起了我的興趣。

首先它真的是一個充電寶,內置了 2000 mAh 的電池,在緊急情況下還是能讓手機恢復通訊所需的電量。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而且在它上面終於有了一個真的可以使用的收音機,拔出天線再通過扭動旋鈕就能接收 AM/FM 訊號。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手電筒功能是這類應急充電寶必備的功能,按下可以切換光照和 SOS 模式,長按則會用最大音量發出警報聲。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翻開前端的手電筒,還可以變成一個小台燈,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它猶如一把「瑞士軍刀」。

當然,我們最關注的還是它的手搖充電功能,在極限情況下能不能發揮出作用。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與上一款不同的是,「瑞士軍刀」的手把會握持感會更好一點,轉起來也會更加輕快。

不過在發電上,輕快的手感並沒有占到什麼便宜,受限於手搖發電的功率天花板(我的腕力),它的充電速度依然讓我們失望。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用專業儀器測試發現,手搖充電平均功率只有 1W,並且轉動的轉速不同,功率還會出現不小的波動。

與我們習以為常的適配器充電相比,手搖充電有太多影響因素,轉動的頻率需要保持不變才能實現穩定充電,這對容易疲憊的碳基生物而言難度實在太大。

太陽能充電寶真的是「雞肋」嗎?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相比起手搖充電復雜的電能轉化途徑,太陽能的光電轉化要來得輕松地多。

它的優勢與劣勢都很明顯,好處是不用充電也能用,缺點則是光電轉化的效率不高,並且非常依賴陽光。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同事小換也曾經購買過一個太陽能充電寶,他說單太陽能板的充電效率真的太低了,於是在購買前我吸取教訓,挑選一款多面板太陽能充電寶,4 塊面板、4 倍快樂。

完全用盡里面的電量後,我將它放在廣州的艷陽天下曝曬了 1 個小時,然後再與手機(4500 mAh)連接,看看能充入多少。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看著完全沒電的手機亮起,再到充電停止,一共充入了 10% 的電量,聽起來雖然不多,但我還是非常興奮——這是 3 款充電寶中表現最好的一款,並且還不費力氣。

10% 的電量足夠支撐我們與救援部隊通話 30 分鍾以上,寶貴的及時通信在救援行動中格外重要。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回到這款充電寶上,它的太陽能板與充電寶通過磁吸接口連接,在不需要太陽能充電的時候,可以將它的太陽能板拆下,變成一個 25000 mAh 的充電寶使用。

相比起手搖充電寶,太陽能充電寶似乎是個更高效的選擇,不少驢友在戶外出行時,也會選擇將太陽充電寶置於背包上,在登山的同時補充應急電量。

在購入體驗之前,我發現 3 款充電寶在電商平台的銷量並不高,並且給過其他同事們體驗過後,大家都一致給出了「雞肋」的評價。

手搖發電、太陽能轉化,這些「不正常」的充電寶實用嗎?

但當我們在衡量這類應急電器的作用時,我們不應該將它與正常的電器做功能的比較。

在電力中斷的情況下,手搖、太陽能發電這樣低效的能源途徑幾乎是獲取電力的唯一途徑。

這些防災電器不會作為我們的日常裝備而使用,而當我們用得著時,每一次與外界聯系的機會都能增加我們生存的機率。

因為在災難面前,沒有什麼比彼此擁抱都更加重要。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