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離職率33%,什麼引起了年輕人的焦慮?

據日本NHK電視台報道,日前日本一位56歲的男子,啃老30年,在父母雙亡之後,被人發現餓死家中。

大學生離職率33%,什麼引起了年輕人的焦慮?

這位叫伸一的男子,因為年少求學失利,找工作又屢屢碰壁,所以長期失業在家,而且就這麼一待就待了30年。

人到中年還需父母撫養的他,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甚至當他的父親被證實罹患癌症末期、母親患上失智症後,二老還被迫照顧喪失獨立生活能力的他。

直到父母二人相繼過世。56歲的伸一被社工發現餓死在家中,被發現時屍體已經腐爛,屋子里全是垃圾。

而在日本像伸一這種不想工作,啃老的情況,不在少數。日本內閣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不工作、不上學或不參加任何培訓活動的人在日本目前超過116萬,而中高年齡層還在家里啃老的人數,全日本至少有61萬人。

大學生離職率33%,什麼引起了年輕人的焦慮?

面對日漸沉重的社會壓力,不少日本人都選擇了不上班,逃避社會現實。而這並不僅僅是日本一個國家面臨的問題,

在中國也是這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上班成了我們一直在逃避的一件事情。每個月總有30幾天不想上班!一時不上班一時爽,一直不上班一直爽。上班這件事情好像被妖魔化成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對相當部分應屆生來說來說也是這樣。有數據顯示2017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離職率為33%。工作環境不好、工資不高、同事之間相處不和諧等等理由,都能夠成為我們辭職的理由。

大學生離職率33%,什麼引起了年輕人的焦慮?

因此面對這麼高的離職率,不禁讓我們想要反思一個問題: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為什麼那麼不想上班?畢竟在我們父輩那個年代,很少聽說誰因為不想上班就直接辭職的事情。主要原因在於:

首先是因為互聯網資訊的發達,讓更多的階級差異暴露在我們面前。

父輩那個年代因為的資訊並不發達,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大家都一樣艱辛而又努力的生活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如今網絡資訊的發達,互聯網時代的透明性使得我們看的更多更遠,別人家的生活就這麼擺在我們的面前。

有的人年紀輕輕創業成功,財富自由;有的人一夜暴富,環游世界,還有的人在國外念書,逍遙又自在….還有很多很多,再加上各種自媒體鼓吹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工作絕對不能委屈自己。定製西服、高級咖啡、高檔別墅,健身房,好像漏了哪一點都不配作為一個合適的都市人。

大學生離職率33%,什麼引起了年輕人的焦慮?

鋪天蓋地的焦慮感無孔不入的侵入我們的生活,上班所帶來的疲憊感就被無限的放大了,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又極其重,在看不到未來的時間里面,那些無法掙脫現狀的人,一邊羨慕着別人的生活,一邊又缺乏奮鬥的鬥志與能力,最後只能甘於腐爛家中的現狀,一邊不想上班,一邊像螞蝗一樣吸長輩的血來生存。

即使你能夠甘心「認命」,每日朝九晚六,節衣縮食,但是這種生活帶來的財富增長實在太慢了,以至於根本看不到希望,既然沒有希望,自然沒有了動力,不想上班便當然成為了這一代人的終極訴求。

其次,看似更自由更開放的世界,其實並沒有給我們更多的選擇。

我們總說,北上廣深機會多,工資高,如影隨形的卻是高額的生活成本。

無數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哪種生活的年輕人,懷揣着樸素的夢想和希望,湧向了一線城市。等我們發現北上廣深背後高額的生存壓力和日益膨脹的欲望都容易讓我們變得喪氣時,來路已不能退。

大學生離職率33%,什麼引起了年輕人的焦慮?

普通的家庭背景,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上班成了支撐着自己在一線城市生存下去最後的稻草,敢辭職麼?當然不敢,辭職了,怎麼去面對租房和生存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呢?

這個時代看似給了我們很多的選擇,但對於更多的年輕人來說根本沒的選。

不想上班也只是我們喊出來的一句口號,背後隱藏的是我們除了上班別無選擇的無奈。

但是,正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才更應該堅持。我們都是報有某種憧憬義無返顧奔向社會,在實現之前都要忍耐,去學習技能,去拓展自己,嘗試着理財……相信過程當中會遇到不少挫折,就像曾經的我們一樣,意義越是深遠,過程就越坎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留學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