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序言

        在這次銳龍AMD Ryzen的首發陣容中除了信仰級的旗艦款Ryzen 7 1800X以外,還有一款只是初始主頻較低,但同為標稱TDP 95W的,保留完整XFR支持且需要用戶自備散熱器的8核心處理器:Ryzen 7 1700X.考慮到兩者規格上的區別以及實際售價上的差距,1700X受歡迎度必然是遠超1800X.因此這次我們也從市場上購買了一顆國行正式版的盒裝Ryzen 7 1700X來測試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規格解析

        Ryzen 7 1700X的規格和Ryzen 7 1800X的規格只相差在標稱的運行頻率和加速頻率被調低了200MHz.可能會有人疑惑對於價差如此巨大的兩款型號只有如此小幅的頻率差距,並且是發生在均不鎖頻的背景之下.但如果瞭解多核時代前CPU的定價套路,如今的這種狀況其實並不陌生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CPU-Z 1.78.3對Ryzen 7 1700X的識別.其實際運行頻率范圍和Ryzen 7 1800X類似,在XFR的作用下無論是基礎頻率還是最大加速頻率都比標稱要高出100MHz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CPU圖賞

國行正式版本的Ryzen 7 1700X採用了中文版包裝.盒子的尺寸仍然是和內容物完全不相稱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打開包裝後,真正的內容物只包含在這個小黑盒子里.這也包括右側已經取出的說明書.值得一提的是國行版本的貼紙也是中文版的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處理器正面上蓋和Ryzen 7 1800X類似,中間的商標仍然醒目,只是型號標注不同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背面則是適配AM4接口的針腳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1700X 3.40GHz

    AMD Ryzen 7 1800X 3.70GHz

    Intel Core i7-6900K 3.70GHz

    Intel Core i7-7700K 4.50GHz

主板: 

    [AMD X370]ASUS ROG CROSSHAIR VI HERO (BIOS Ver.5802)

    [Intel X99]ASUS X99-E-WS-10G (BIOS Ver.0403)

    [Intel Z270]ASUS ROG MAXIMUS IX CODE (BIOS Ver.0701)

記憶體:

    G.Skill Trident Z RGB 8GB [email protected] 2666MHz 16-16-16-36

顯卡:

    MSI GeForce GTX 1080 DUKE 8G

CPU散熱器:

    Noctua NH-D15S

電源:

    Antec HCP-1300 Platinum

操作系統:

    Windows 10 Pro Version 1607 64-bit

主板驅動:

    9.0.000.8

顯卡驅動:

    GeForce Driver 378.66

測試軟件:

    CPU-Z 1.78 – 64bit

    CINEBENCH R15 – 64bit

    SiSoftware Sandra 2016 SP1 Lite

    SuperPI 1.9 WP

    wPrime 2.10

    Fritz Chess Benchmark 4.3.2

    AIDA64 5.80.4093 beta

    WinRAR 5.21 – 64bit

    7-Zip 16.04 – 64bit

    POV-Ray 3.7 – 64bit

    PCMark 8 2.7.613

    x264 FHD Benchmark 1.0.1

    Prime95 28.10 – 64bit

室溫:約15℃

性能測試

        由於Ryzen 7 1700X和1800X只有運行頻率上的差距且互有重合之處,兩者的性能表現非常接近

        下表中我們也整合了此前Ryzen 7 1800X首測時的結果作為參考對比,需要注意的是這次對Ryzen 7 1700X測試時部分配置有所變動.包括以下幾點:

    主板BIOS:從0702版升級到了5802 beta版

    記憶體:從Corsair Vengeance 8GBx2(16GB)改換為G.Skill Trident Z RGB 8GBx4(32GB),但頻率和主時序設置不變

    AIDA64:從5.80.4089 beta版升級到了5.80.4093 beta版,也是截稿時的最新版本.盡管如此這一版本對Ryzen的優化與支持仍然不佳,在測試過程中仍有相關的警告提示結果可能不夠準確.

    另外功耗與溫度測試仍然是運行Prime95 28.10的第一項Torture Test,用AIDA64監控記錄CPU相關溫度(CPU/CPU Diode)中的最高值中較大的一項.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本次測試結果的全部截圖(百度雲下載):

    鏈接: http://pan.baidu.com/s/1bp8DEIb 

    密碼: 766s

AMD Ryzen Master簡介

        AMD這次提供了一款名為銳龍 AMD Ryzen Master的官方超頻軟件.提供了溫度,頻率監控,核心頻率控制與開關,記憶體頻率和時序設置以及主要電壓設置等功能

        軟件界面很簡單,能設置的項目也都一目瞭然. 自帶中文界面,不過字體上並沒有優化,很多處出現了文字顯示不全的問題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其中溫度監控的數值和AIDA64中讀取的CPU Diode項同步,但進一步顯示到小數點後兩位.但電壓設置中的設置數值的顯示並不和測試用的主板(ROG CROSSHAIR VI HERO)在BIOS中手動設置的數值同步

        通過AMD Ryzen Master進行超頻設置會要求系統重啟動.並且會在進入系統桌面後再應用設定值.目前版本的這種做法有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就是如果超頻失敗可能會導致無法恢復(出現「進入系統-設置生效-死機「循環,並不因主板BIOS設置重置而重置).因此下文的超頻測試還是完全使用BIOS設置的傳統操作進行

超頻測試

        經過一番試驗,我們將這套測試平台穩定超頻到CPU 8核心4.00GHz.(核心電壓設定值1.38125V),搭配四條記憶體運行在2666MHz(14-14-14-34, 1.35V)

        事實上,目前BIOS中也並沒有提供對單個核心的頻率設置項

        BIOS設置如下,其餘部分保持默認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在這些設置中,Ai Overclock Tuner需要改為Manual,並手動將BCLK設置為100.0000,如果選用Auto或者Default,在超頻後,通過CPU-Z中的讀數觀察到BCLK大約在99.80MHz.而手動設置後的讀數則更接近100MHz

        倍頻(CPU Core Ratio)方面選擇的是自動模式,支持0.25x一個間距.這里直接輸入40.00來設置到4.00GHz.如果是手動模式的話需要手動設置一個乘數和一個除數來得到最終的倍頻,因此即使最終是40.00也可以有多種組合,但一般而言並沒有使用這一模式的必要

        在超頻後,1.8V PLL Voltage如果保持Auto也會因幅度而不同程度調高,因此手動設置在默認的1.80000V上

        CPU Core Voltage選擇Override模式,固定設置值1.38125V.而CPU防掉壓(CPU Load-Line Calibration)設置為Level 2,實際上目前的防掉壓控制並不是很好,Level 2仍會掉電壓,但Level 3又會偷加不少.為了比較好的最終效果需要結合電壓設定值的微調來平衡.這里1.38125V+Level 2防掉壓只是其中一種選擇而已

        記憶體項目可調的並不多,另外CAS Latency只能設置為雙數.設置單數後實際運行值會被修正.如果不改動BCLK,記憶體頻率最高也只有3200MHz可選.而對於4條插滿的情況而言,對於目前使用的這套平台而言只能以2666MHz點亮

        這個設置可以通過Prime95 28.10 Torture Test第二項30分鍾.期間CPU溫度最高達到82℃.過程中CPU核心電壓的監控讀數會在1.352V,1.373V,1.395V之間變動.(Ai Suite III, AIDA64, CPU-Z的讀數基本同步, Ryzen Master則因電壓設置模式的關系一直顯示1.35000V)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期間主機功率則大約在236W.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進一步提高頻率到4.10GHz.經過多次嘗試後發現如果設置後監控的CPU核心電壓讀數低於了1.45V,則Prime95 28.10 Torture Test第二項很快就會出現」掉線程」的狀況.而要維持這一電壓帶來的代價就是在壓力測試開始的半分鍾內CPU溫度就已經突破了90℃.顯然也不指望能夠完成30分鍾時長的完整測試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進一步提高主頻到4.20GHz和更高.從4.20GHz開始即使是桌面下空載時的一些普通操作也開始變得不穩定.會突然出現黑屏死機的情況.死機時CPU Debug指示器顯示為單個數字8,旁邊的代表CPU故障的指示燈也會閃爍.即使進一步提高CPU核心電壓也收效甚微

        最後運氣比較好的一次是截圖到了4.25GHz的狀態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AMD Ryzen 7 1700X 評測處理器

總結

        由於規格上只有頻率上的小幅差距,Ryzen 7 1700X擁有和1800X極為相近的性能,默認設置下功耗和溫度表現也相仿.而在超頻表現上,對於我們手上這顆Ryzen 7 1700X而言全核心4.00GHz是一道檻.雖可以輕松達到並穩定運行,但這一程度所需要額外提高的電壓也增加了大量的運行溫度和功耗.同時相比默認的3.50GHz~3.90GHz動態頻率其實超頻空間並不大. 相較而言本身就擁有更高頻率的Ryzen 7 1800X也因為出廠就已經調整到一個更佳的性能與功耗平衡點而展現出了其高售價的價值. 1700X和1800X之間規格外的差距也就體現在了能耗比的表現上

AMD Ryzen 7 1700X官方網站鏈接:http://www.amd.com/zh-hans/products/cpu/amd-ryzen-7-1700x

作者:DiamondBall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