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在消費級市場,固態硬碟基本在形式上完成了對於機械硬碟的取代,成為現代裝機的首選存儲設備。

然而和機械硬碟被希捷、西部數據、東芝三巨頭“壟斷”的局面不同,固態硬碟的品牌在市場上可謂遍地開花,當然價格也可以用“混亂”來形容,既有七八百元的1TB產品在售,也曾有不到千元的4TB的所謂“報恩價”,甚是撩動人們的心弦。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這種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我們知道,固態硬碟是在PCB(印刷電路板)上集成了一些晶片,包括NAND顆粒、主控晶片和周邊電路,部分產品還配有獨立的DRAM緩存晶片。由於很多主控晶片廠商都有著成熟的解決方案,因此固態硬碟製造幾乎沒有門檻可言,只需采購這些晶片,再找SMT貼片廠商設計和製造即可。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這也意味著,固態硬碟“同質化”的現象幾乎無可避免,價格戰往往也隨之而來。那麼問題來了,同樣的主控方案的同容量產品,如何出現較大的價格差異?

答案就在於固態硬碟核心元件——NAND存儲顆粒,它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斷電後仍能保存數據。

由於它占據整個SSD製造成本的70%以上,所以有“買固態硬碟就是買顆粒(NAND晶片)”的說法。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由於NAND本質是一個晶片,製造時需要從一整塊晶圓上切割成一個個晶片Die,然後進行容量和穩定性方面的篩選,品質最優的Die通常叫good Die,取下後再經過封裝工序,就成為一顆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通過故障檢測後就會在晶片表面印上晶圓廠的Logo和型號等信息,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原廠片(正片)。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除了正片,相信大家還聽過白片和黑片。所謂白片,其實就是經歷了篩選但是沒有通過原廠的故障檢測的NAND顆粒,下游固態硬碟廠商采購後再自行篩選和檢測,因此不會有原廠的品牌Logo。或者是把晶圓出售給下游有技術能力的廠商自行檢測和封裝,再印上封裝廠或自有品牌的Logo,雖然品質方面可能沒有原廠高,但還是有所保障的,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固態硬碟可以說用都是白片。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至於黑片,有一些是沒能通過晶圓廠或者第三方封裝廠故障檢測的NAND顆粒,還有一些是沒有通過原廠或者第三方封裝廠篩選和故障檢測的Die,通過一些特殊渠道流入到一些下游封裝廠,然後再經過篩選和測試,並封裝成的NAND顆粒。黑片的晶片表面通常沒有任何的標記,因此來源無法得知,但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穩定性不佳、容量不達標或者乾脆部分區塊損壞的,隱患可謂不小。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由於原廠片經過了原廠的篩選和故障檢測,因此品質也是最佳,但價格也最高,通常用於晶圓廠商自有品牌的產品上,例如致態品牌的固態硬碟用的就是長江存儲的原廠片,而且還提供了五年的原廠質保。但在購買方面,如果單純只是用來玩遊戲,那麼低價固態硬碟或可以考慮,但如果關乎數據的重要性,顯然還是原廠片的產品用著更放心。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除此之外,固態硬碟進入了QLC時代,原廠顆粒的重要性再次凸顯。我們知道,從SLC到MLC、再從TLC到QLC,其實就是讓NAND顆粒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但對於NAND生產的要求也更高。由於NAND晶片是通過對內部的浮柵電晶體進行充電和放電操作來進行數據擦除及寫入,TLC有4種電壓變化,而QLC有16種電壓變化,因此存儲數據的速度也會慢一些。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同時,電晶體能充放電的次數是有限的,它決定了NAND晶片的壽命,業界通常使用P/E(即Program/Erase,寫入/擦除)值作為SSD壽命的重要衡量指標,而QLC的電晶體充放電次數更多,因此壽命也是遜於TLC的,這些都是QLC廣為詬病的原因。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不過大家也不用談“Q”色變,畢竟存儲行業頭部品牌早已經推出了成熟的QLC產品,並在數據中心等企業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應用於消費級市場也是大勢所趨,而技術的發展也讓QLC完全滿足人們的需求。但由於QLC在製造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所以原廠片的性能和壽命也更有保障,例如致態Ti600讀寫速度可達到7000MB/和6000MB/,達到PCIe4.0的主流性能,2TB容量的寫入量也達到了800TBW。

固態硬碟的原廠顆粒有多重要

由此可見,NAND顆粒對於固態硬碟的性能和壽命都有著直接的影響,而原廠顆粒在品質方面更有著“先天”的優越性,尤其是在QLC中更為明顯。因此大家在選購固態硬碟的時候,不要只關注價格、性能和採用的主控方案,原廠顆粒才是放心使用的保證。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