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價格腰斬下:機械硬碟價格暴跌87%?沒落已無可避免

13年間機械硬碟每GB的單位價格暴跌了87.4%。並且據統計,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機械硬碟出貨量為3839萬塊,環比下降14.0%,這也證明機械硬碟已呈不可避免的沒落之態。

如今機械硬碟市場需求的萎縮其實是技術發展下的必然結果,就像13年前的功能機放到如今價格也早已暴跌超過90%,這都是正常現象。隨著科技發展,一定會有替代品出現,而機械硬碟的替代品自然就是不斷崛起的固態硬碟。

回顧這13年間,機械硬碟曾一度是用戶的首選,直到固態硬碟誕生。機械硬碟由磁碟碟片、磁頭、碟片轉軸等機械硬體組成,工作方式類似於唱片機運作方式。而固態硬碟則沒有機械部件,全都採用Flash存儲介質。

機械硬碟想要查找數據,那麼就必須先通過存儲記錄來尋道並找到數據所在扇區,然後再讀取數據。如果是單個大文件還好,理論上只要碟片轉速越快,讀寫速度就沒有上限,可是物理決定了這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隨機讀寫才是機械硬碟的噩夢,比如說磁頭找到一個文件可能只需要10毫秒,但是有8毫秒浪費在尋道上,所以在多個文件的隨機讀寫性能一直是機械硬碟的弱點。就像一個很亂的家,想要精準找到一樣東西全看運氣,同時機械結構也讓機械硬碟在穩定性方面遠不如固態硬碟。

而固態由於採用快閃記憶體介質,沒有復雜的機械結構,自然就極大提升硬碟性能,如今一塊PCIe4.0的固態硬碟甚至可以達到滿速8GB/,這是速度僅有幾百兆的機械硬碟所無法比擬的。同時得益於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部件,所以在熱量以及噪音方面同樣有著巨大優勢,而且穩定性遠不是機械硬碟所能比的。

但固態硬碟相較機械硬碟而言,早些年最大的問題就是貴。在五六年前,一塊256GB的固態硬碟價格甚至都要四五百,這對於當時同價位差不多4T的機械硬碟來說,單位價格成為固態硬碟普及的最大阻礙。對於一些追求性價比的玩家來說,雖然固態硬碟的性能更高,但是在高昂的售價面前,機械硬碟似乎也能將就。

隨著近些年來固態硬碟價格的逐漸走低,曾經幾千元1T的固態,如今僅需幾百元,面對機械硬碟的價格優勢,固態硬碟性能上實在領先太多。尤其是已經有消息傳出微軟正在推動OEM和供應商將固態硬碟作為Windows?11系統盤的強制要求,同時在明年微軟將不會向配備機械硬碟的電腦設備出售Windows許可證,或許這會成為壓垮機械硬碟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今用戶更多地還是購買固態硬碟,而機械硬碟雖然憑借足夠低廉的單位售價以及容量大的特點,成為不少用戶的倉庫盤以及Nas盤,但畢竟這部分用戶也只能算是小眾用戶。除此之外,對於容量有大量需求的企業用戶而言,價格更低的企業級機械盤依然會是首選。比起性能,企業對於容量的需求更高,並且低至100元/T的價格面對企業的大量需求,成本方面會極大降低。

機械硬碟未來或許會成為面向企業用戶的專屬產品,沒落之勢已不可逆轉,但前提是固態硬碟的價格不會下探至機械硬碟目前所在價位。而在消費級市場,隨著機械硬碟逐漸開始被淘汰,機械硬碟在消費級市場未來的道路目前看來崎嶇無比。

SSD價格腰斬下:機械硬碟價格暴跌87%?沒落已無可避免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