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超4%艾滋病感染者可「自愈」,遠高於目前認識

HIV大流行的起源可追溯到剛果河流域。剛果的HIV流行率高,近期監測數據顯示可能高達11%;而且,由於緊鄰攜帶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HIV密切相關)毒株的靈長類動物棲息地,剛果等國家的HIV流行情況也具有高度的病毒遺傳多樣性。自然,這也是HIV監測的重點地區之一。

近日,《柳葉刀》旗下期刊EBioMedicine發表一項重要監測發現:剛果地區有2.7%-4.3%的HIV感染者可能是潛在的精英控制者(elite controllers)——未接受藥物治療,就能以某種未知的方式,自發將HIV病毒載量控制到無法檢測的水平。這一比例遠高於人們目前的認識,通常認為,HIV感染者中不到1%具有這種抑制HIV復制的能力。

這提示,剛果河流域的部分人群或許具有控制HIV感染的獨特能力,對這些精英控制者的研究可能會為了解病毒抑制機制提供新的見解。

剛果超4%艾滋病感染者可「自愈」,遠高於目前認識

這項監測研究於2017-2019年期間在剛果金沙薩市的48個臨床中心開展,共有10457人接受了HIV快速診斷檢測。同時,所有人也接受了血清學檢測(通過雅培ARCHITECT HIV Ag/Ab Combo檢測),1968人檢出抗體陽性並進一步接受病毒載量測定(通過雅培RealTime HIV-1 viral load)。此外,還進一步通過多種檢測手段對這些人群血液樣本進行病毒載量的交叉驗證、HIV測序,並檢測其他血液傳播病毒和用藥情況。

數據表明,共有429人(21.8%)HIV血清學陽性但病毒載量低於可檢測水平。對於這些病毒載量檢測陰性的結果,研究團隊已經系統排除了採集點偏差、樣品完整性和病毒遺傳多樣性的潛在問題。

進一步檢測發現,約60%(209/354)的被檢測者血樣中有服用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的證據,但這些患者此前並未報告正在服用抗病毒藥物。對抗體檢測結果交叉驗證,蛋白質免疫印跡檢測(Western blot,WB)提示有12%的人此前的血清學檢測結果為假陽性(49/404)。未服藥、且對WB檢測呈陽性或不確定結果的人群,再結合血清學檢測結果和HIV快速診斷結果進行判斷。

最終,在血清學檢測呈陽性的人群中,研究團隊將符合以下多個檢測結果的感染者定義為潛在的精英控制者:

病毒載量陰性(VL-)、且未服用抗逆轉錄藥物(ART-)、且WB檢測陽性(WB POS);

或病毒載量陰性(VL-)、且未服用抗逆轉錄藥物(ART-)、且WB檢測不確定(WB IND),且快速檢測陽性(RAPID POS)。

綜合評估後,預計剛果人群中約2.7%-4.3%的感染者是潛在的精英控制者。

這一結果也促使研究團隊重新回顧了歷史監測數據。他們分析了1987年(首個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問世前)和2001-2003年期間從剛果收集的樣本——並從這些樣本中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剛果地區相當大比例的個體能夠自行控制HIV感染。

剛果超4%艾滋病感染者可「自愈」,遠高於目前認識

此外,之前有研究表明剛果的鄰國喀麥隆,潛在精英控制者多達2.95%,這一現象可能並非剛果所獨有。研究團隊也因此挖掘了他們原先收集的喀麥隆歷史數據,推測精英控制者比例約2.5%-5.8%。

因此,研究團隊提出,總體而言非洲中西部相當高比例人群具有控制HIV-1感染的天然能力。研究主要局限在於這是橫截面研究,難以判斷有多少人真正能夠長期自行控制HIV感染,即難以准確估算真正的精英控制者。對這些人群的進一步研究將有助於為抗病毒藥物和疫苗開發提供更多洞見。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