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感染如何改變人類行為的研究或激發新的心理健康治療方法

弓形蟲病是一種由普通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疾病。雖然研究人員懷疑全世界有數億人可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出現症狀並發展成疾病。在感染的急性階段,一些人已經知道會出現認知或行為上的改變。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調查精神分裂症和弓形蟲病之間的相關性,但對於這種寄生蟲是否與這些神經心理疾病有因果關系仍有爭議。

寄生蟲感染如何改變人類行為的研究或激發新的心理健康治療方法

由利茲大學和圖盧茲大學的一個團隊領導的新研究正在提出一個強有力的假說,以解釋這種寄生蟲感染如何影響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並改變行為。這篇發表在《Trends in Immunology》雜誌上的文章為神經生理變化如何影響行為提供了新的見解,並指出了新的治療研究目標。

「我們的見解將弓形蟲病如何改變宿主行為的兩種對立理論聯系起來,這可能適用於神經系統的其他感染,」新研究的領導者Glenn McConkey解釋說。「一個學派認為行為變化是由感染的免疫反應引起的,另一個學派認為變化是由於神經遞質的改變。」

新的研究表明,感染導致弓形蟲病的寄生蟲會下調一種名為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遞質。這隨後通過抑制比控制免疫反應的信號傳導過程,引發腦細胞的促炎機制。隨之而來的行為和認知變化被認為是由神經炎症增加引起的。

展望未來,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了解恢復去甲腎上腺素信號是否可以防止或逆轉與寄生蟲感染相關的行為異常。假設可以開發潛在的藥物靶點來調節這一途徑,並治療一些以神經炎症為基礎的神經系統疾病。

「項研究將有助於理解大腦炎症如何與認知相聯系的巨大需求,這對未來抗精神病治療的發展至關重要,」McConkey說。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Trends in Immunology》雜誌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