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 隔離應超14天

當地時間3月3日,預印本服務器和早期研究平台SSRN上發布了一篇《柳葉刀》預印本(Preprints with The Lancet)研究論文,題為「Women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rona Virus Disease (COVID-19) than Men」,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團隊首次分析了女性在新型冠狀病毒傳播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性。

作者團隊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科、老年醫學科、重症加強醫療科等多個科室,通訊作者為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董衛國與該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許昱。

這一研究首次表明,女性在COVID-19的傳播上表現出不同於男性的特徵,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這可能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

據此,團隊呼籲,在篩查過程中,無論女性是否有症狀,只要接觸史明確,就應對她們進行核酸測試,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超過14天

團隊表示,迄今為止,COVID-19已被確定為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並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暴發。目前,各種研究已經報道了其流行病學、臨床特徵、預後和治療經驗等,但是尚無關於女性在該疾病傳播中的具體流行病學研究。研究人員認為,女性的特點可能成為影響COVID-19傳播的一個關鍵點。

研究人員使用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COVID-19」和「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在數據庫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國知網(CNKI)中搜索了截至2020年2月14日發表的相關文章。

最終,團隊對包含確診病例分析的9篇文章進行了回顧。研究人員從中提取了病例信息的來源、病例收集時間、平均年齡、病例數量、性別比例等信息。

此外,團隊還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於2020年2月20日之前診斷為COVID-19的所有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將他們分為輕度、中度、嚴重(severe)和危重(critical)組,並比較每組的性別比和平均年齡。團隊還比較了不同時間段確診病例的性別比例差異。

團隊發現,大多確診病例集中在男性,而且在入住ICU的患者中更為明顯。團隊收集到數據的6013例患者中,大多數在今年1月1日至1月29日入院或確診,其中男性3361例(占55.9%)。其中,共有975例進入ICU,其中573例(58.8%)為男性。

這些結果或許代表着,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COVID-19,而且感染後症狀更嚴重。

但值得注意的是,團隊還發現,在三個時期,即1月1日之前、1月1日至1月11日以及1月12日至1月22日中,武漢的男性確診病例的比例逐漸下降,分別為66.0%、59.3%和47.7%。

與此同時,在疾病暴發的最初階段,即1月1日之前,被診斷出的患者中34.0%是女性,而在隨後的研究中,到1月26日,女性所占的比例逐漸上升到45.0%。

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 隔離應超14天

團隊對於文獻的回顧得到的患者入院時間及性別比等之間的關系

這一特點給出的一個提示是,隨着暴發持續時間的延長,新診斷出的男性比例有所下降

團隊進一步分析了截至今年2月20日該院確診的2045個病例(男953例,女1092例)。其中輕中度組男性454例(占所有男性47.6%),女性612例(占所有女性56.0%);嚴重組男性387例(40.6%),女性404例(37.0%);危重組男性112例(11.8%),女性76例(7.0%)。

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 隔離應超14天

醫院數據統計的患者性別與疾病嚴重程度的關系

此外,研究人員在數據中發現了67例無症狀感染,其中47例是女性。 這表明,女性不僅在輕中度患者中占很大比例,而且在無症狀感染中也占很大比例。

數據表明,1月20日之前入院的男性患者多於女性,但在此後女性患者則比男性患者多。文獻和該醫院的數據都表明,女性在疫情早期入院中所占比例較低,但在疫情後期,這一比例有所上升

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 隔離應超14天

在不同時間段的男女患者比例

這些數據可能表明,女性不僅症狀相對較輕,而且可能比男性有更長的潛伏期,這也許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比男性更強的抗病毒免疫力。前期女性沒有被確診並不意味着女性沒有被感染,只是其症狀較輕或無症狀

普遍的解釋認為,性激素和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使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害。

通常,女性趨向於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這有助於她們更快地清除感染並降低疾病持續發展的風險。但是只要存在病毒感染,病毒就會不停地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抗爭。在病毒突破免疫系統之前,人體沒有任何疾病症狀,這也就是潛伏期。

「當你的免疫力能夠抵禦病毒更長的時間,但又不能完全殺死它時,你就會有更長的潛伏期。」作者們寫道。

女性的無症狀發病和長期潛伏期無疑將對新冠病毒的傳播產生重要影響。例如,被感染的女性會因無症狀而與他人接觸,哪怕是在主動或被動隔離結束後,她們仍可能「逃過」診斷,並造成之後的病毒傳播。最近報道的一例潛伏期長、傳播率高的特殊病例也是女性。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最終感染COVID-19的男女人數應是差不多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更多潛伏期長的女性患者被診斷出來,並且所以女性患者比例逐漸增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研究表明,被感染的男性病症要比女性嚴重得多,這些現象可能歸因於女性天生具有較強的抗病毒免疫力。

根據此研究的結果,研究團隊呼籲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盡快對女性採取差異化的疾控措施。例如,在篩查過程中,應該對接觸史明確的女性直接進行核酸測試,無論是否有症狀,受醫學觀察的女性隔離期也應超過14天。

研究團隊還呼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其他衛生部門「進一步研究女性在這一疾病流行中的作用,盡早為女性單獨制定隔離和診斷計劃(We call o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o adopt differential control measures for women as soon as possible)」,並表示,「也許這將加快這一疾病的終結並降低其控製成本(Perhaps this will speed up the end of the epidemic and reduce the cost of controlling it.)。」

(原標題:武大首發新冠性別差異研究:女性潛伏期更長,隔離應超14天)

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 賀梨萍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