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MIT科學家用蜘蛛網的「聲音」製作的令人難忘的音樂

據外媒CNET報導,蜘蛛的視力不好,所以它們是通過錯綜復雜的蜘蛛網的振動來感知世界的。而這些振動可以製造出一些不同世界的音樂。我們知道這一點要感謝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們的工作,他們對蜘蛛網的3D結構進行了超聲處理,並將結果分享到網上。

聽聽MIT科學家用蜘蛛網的「聲音」製作的令人難忘的音樂

“聽起來像是兩件事。1. 撥號聲音的慢版。2. 小野洋子的作品,”一位YouTube評論者在回應這段視頻時說。

由麻省理工學院工程教授和實驗音樂作曲家Markus Buehler領導的研究人員周一在美國化學學會春季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工作成果。

該團隊在自然結構的構建過程中,用雷射掃描蜘蛛網,為網線分配不同的頻率,以創建 “音符”,他們根據蜘蛛網的3D形狀以圖案組合。這些音符組合在一起,產生了旋律,然後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原始的豎琴類樂器演奏。

Buehler長期以來一直對從生物材料中導出聲音感興趣,以此作為理解其基礎科學和數學的另一種方式。此前,他利用AI將新冠病毒蛋白轉化為人耳可感知的音樂。

Buehler希望,更好地理解蜘蛛是如何一步步構建它們的蜘蛛網的,可能會導致 “蜘蛛模仿 “3D列印機,構建復雜的微電子學。他在一份聲明中說:”蜘蛛『列印』網的方式非常了不起,因為沒有使用任何支撐材料,而目前的3D列印方法通常需要這樣做。”

但該團隊也希望這項研究能夠幫助人類通過合成信號,用自己的語言與蜘蛛「交流」。科學家們記錄了蜘蛛在進行蛛網旋轉等活動以及與蛛形動物同伴交流時產生的振動,包括通過求偶信號。一個機器學習算法成功地根據活動對這些聲音進行了分類。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