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飯圈集資」追星:一場狂熱的「氪金」遊戲

「一開始預算是打700元,進了群之後大家接龍加錢,到最後不知不覺就到了2000元。」高中生林曉說,一次「飯圈集資」,讓她花掉了兩個月的生活費。「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一些選秀節目誘導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粉絲」群體進行「飯圈集資」,節目組、商家設置花樣規則牟取商業利益;有的選手後援會節目期間集資十餘場,動員的「粉絲」達數萬甚至數十萬人,集資總額上千萬元。

新華社評「飯圈集資」追星:一場狂熱的「氪金」遊戲

原標題:「飯圈集資」追星:一場狂熱的「氪金」遊戲

新華社廣州5月11日電 題:「飯圈集資」追星:一場狂熱的「氪金」遊戲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楊淑馨

剎不了車的「飯圈集資」

4月的一天,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粉絲」間拉開。

記者在一個名為桃叭的「粉絲」社區交易平台上看到,有18名選秀節目選手的後援會開展了集資活動。而這樣的集資活動在節目播出期間幾乎每天都在進行,隨著節目的推進,每場集資的金額也在不斷飆升,在今年熱播的兩檔綜藝節目《創造營2021》《青春有你3》中,有的選手募資總額高達上千萬元。

記者了解到,所謂「飯圈集資」,是由明星後援會發起、由「粉絲」參與,為明星募集資金用於打榜投票等行為。「飯圈集資」主要以「限時比拼」的形式開展——在限定時間內,兩位或兩位以上的明星「粉絲」舉行集資比拼,看誰集資的金額較多。

失控的不只是每場「比拼」,還有「馬拉松式」的集資場數。「感覺沒有盡頭,集資的場數一直在增加。」楊悅是《創造營2021》某選手的「粉絲」,比賽期間該選手的後援會已經開展了十餘場集資。「這是一場停不下來的競爭。除非所有人都喊停,不然你比其他人少集一場,就有可能被別人趕超。」有「粉絲」對記者說,「不想他輸,就只能不停地加碼。」

在網友統計的2018年一檔選秀節目的募資表格中,當年排名第一出道的選手集資總額為300多萬元。相隔兩年,目前高的已達上千萬元。多位「飯圈」資深「粉絲」反映,「飯圈集資」已經「內卷」嚴重,數字只會一路飆升。

除了越炒越高的集資數額,參與集資的人數也不斷增加,「粉絲」相繼被裹挾著進入圈內狂熱的金錢遊戲。《青春有你3》一名人氣選手的某場集資頁面顯示,當天限時6小時的集資參與人數有25000餘人,總額達到了480多萬元,人均金額近200元。

記者在多個選手的微博超級話題中發現,不少「粉絲」今年是第一次參與集資。「之前以為追節目只要投票,沒想到還得集資。」據楊悅介紹,一開始參與集資是為了「湊人頭」,即增加參與集資的人數,人數越多證明選手的人氣越高。「從湊人頭開始,後面就會習慣去集資,這已經成為圈子里的常態。」

誘導集資套路多

記者調研發現,「飯圈集資」看似是「粉絲」「為愛發電」,實際上是節目組和商家等資本方在背後推波助瀾,在各個環節設下了「氪金」陷阱。

除了登錄帳號投票,「粉絲」需要購買冠名節目的牛奶產品,通過掃描商品中夾帶的奶卡進行投票,節目方將產品與「粉絲」投票捆綁,商家實現了產品銷售額的快速提升。購買奶卡後,還需要組織有時間、有精力的「粉絲」進行投票操作。對於一些人力不足的「粉絲」群體,後援會則會花錢雇傭「代投」,節目中「為你喜愛的選手助力」,成了處處要為喜愛的選手集資「花錢」。

這些選秀節目,除了把出道名額與「粉絲」花錢投票關聯,比賽中各種與贊助商相關的榜單也在收割「粉絲」。比如,節目方以讓喜愛的選手「直播出鏡」、做「廣告宣傳」等,吸引「粉絲」購買贊助商各類名目的產品。以QQ音樂撲通房間熱度榜單為例,「粉絲」需要重復購買綠鑽會員帳號及虛擬的「電力棒」,才能為選手增加榜單「電力值」。此類「氪金」榜單層出不窮,有不少「粉絲」直呼「心累」。「我們也不希望集資,但不花錢根本行不通。」《青春有你3》某選手的「粉絲」余瑤對記者說。

資本方在規則上誘導集資,而後援會則利用話術在「粉絲」內部動員「催錢」。「必須全部投入」「我們沒有退路,你不努力哥哥就不能出道」「不要再躺了,下家就要追上來」,類似的動員話術常見於明星的微博超級話題中。在後援會的催動號召下,一些低齡「粉絲」極易沖動消費。

一些後援會在集資活動前為不同預算的「粉絲」開設了不同的QQ群。記者進入其中一個「0-50元」預算群後發現,群內還會通過接龍的方式讓「粉絲」增加「額外預算」。「每個群里還要領目標,大家就像是跟組織沖業績一樣,為了達成集體目標就會不停加碼。」林曉說。

這種催錢套路不限於後援會和「粉頭」,普通「粉絲」間也在自發地比賽集資,集資記錄成了「圈子」的准入證。「互相關注需要有集資記錄」「只約集資超過500元的」,群體的集資「內卷」也讓更多人為了入「圈」而付款。

「飯圈集資」隱藏諸多風險

集資活動日漸增多,集資金額巨大,許多青少年參與其中,暴露出諸多風險。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張力表示,失去控制的「飯圈集資」,除了會扭曲未成年人的理性消費觀外,沒有經濟能力的未成年人可能通過借貸的方式進行集資,甚至可能為還貸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除了集資的參與者,資金去向也成為不可控的一環。北京星權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曉磊指出,理想情況下,「飯圈集資」的發起人應當對帳目、具體去向進行公示。但事實上,有些後援會不願公開明細,有些集資發起人甚至存在中飽私囊、捲款而逃的犯罪行為。

曾是某明星後援會成員的馮瀟瀟告訴記者,即使後援會公布明細,也只是粗略的憑證。在剛結束的《創造營2021》節目中,某個未出道選手後援會公布的集資明細引發爭論。明細顯示用於該選手「數據維護」的費用達20萬元,有「粉絲」質疑數字與實際花費不匹配,後援會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此事最後以後援會全體卸任而草草收尾。

與此同時,一些「粉絲」社區交易平台對集資款項缺乏監管。在當前常見的幾款具有集資功能的「粉絲」社區交易平台中,桃叭聲明對項目風險不承擔責任,僅配合維權;Owhat則表示平台不收取任何服務費,亦無法承擔資金監管或其他保證義務。

據了解,桃叭目前對集資項目發起人、款項提現等設置了一定的門檻。一旦發生發起人「捲款跑路」的情況,桃叭的風控小組將啟動事後追責的程序,但介入形式並非平台直接負責資金的追回,而是為「粉絲」提供相關證據鏈,協助「粉絲」維權。

砸錢「買奶」會成為過去式嗎?

日前,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3》後續節目錄制,愛奇藝對其節目規則設置不合理處做出致歉聲明。5月8日,國家網信辦部署開展2021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將重點規范明星及其背後機構、官方「粉絲」團的網上行為,嚴厲打擊引發網絡「粉絲」群體非理性發聲、應援等行為。

實際上,2020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司指導、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已規定,選秀和偶像節目不得設置「花錢買投票」環節。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當大力整治刻意引導「粉絲」大額集資的節目。

「如果節目中都是『氪金』追星、誘導消費的內容,由此形成的文化消費習慣對於青少年而言是危險的。」製片人汪海林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網絡選秀類綜藝節目密集播出,有關部門應該對節目進行常態化監管,嚴格把握事前的報備和事後的違規懲罰。

除了對節目方的監管以外,明星和經紀公司也不能對「粉絲」的付出與奉獻一味接受,適時主動拒絕是更負責任的態度。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瀟瀟認為,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的引導,增強學生對「飯圈集資」風險的了解,教育引導學生理性追星,避免學生養成「氪金」追星的習慣。

目前,法律法規對於此類專注「飯圈」交易的平台應負的責任和義務並未有明確規定。業內人士認為,有集資功能的「粉絲」社區交易平台,除了在事前、事中、事後都應負起監管責任外,還應當嚴格限制集資發起人、集資參與人的年齡門檻。「尤其應當禁止未成年人參與『飯圈』的大額集資,可通過技術手段設置金額上限、開啟身份驗證和限定未成年人使用時長。」朱曉磊說。(參與采寫:劉漢能)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