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級獨身文化」的崛起

1月21日消息,就在十年前,許多日本人還羞於被人看見獨自一人在學校或辦公室吃飯,甚至寧可躲在廁所隔間里吃。沒有朋友是絕對的禁忌,所以才會出現benjo meshi這一現象,即「在廁所里吃飯」。

日本「超級獨身文化」的崛起

但如今許多人都認為,日本在這方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調酒師Miki Tateishi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東京新宿區一家名叫「Hitori」(意為「獨自一人」)的酒吧工作,酒吧環境舒適溫馨,是專門為獨自喝酒的人設計的。

「有些人只想一個人待着,還有些人則想建立起一個全新的群體。」Tateishi指出。她認為這家酒吧「只限獨客」的政策可以幫助到那些被一般群體拒之門外的客人。這家酒吧的環境悠閒而懶散,可以同時容納十幾個人。顧客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相互聊天。酒精和狹小的卡座也可以讓人們更容易地進行互動。

「我覺得這挺罕見的,」現年29歲、在一家製造業公司工作的Kai Sugiyama表示,「我感覺日本更習慣成群結隊,所以人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想和別人一起。獨自行動的文化在這兒不太流行。」

然而,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發生改變,開始為想要獨自活動的人做出相應的調整。從餐飲、夜生活到旅遊,專為個人提供的消費選擇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這種現象被稱作「ohitorisama」運動。人們開始大膽地選擇一個人行動,全然無懼他人的眼光。

獨自一人的力量

「ohitorisama」一詞可以簡單地翻譯為「一個人的聚會」。如果在日本的Instagram上搜索這個詞條,能搜出幾十萬張照片,比如在餐廳一個人吃飯、電影院的大門、露營地的帳篷、突出「獨自探險」的旅途照等等。在最近18個月里,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新聞中和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對「ohitorisama」式的獨處時光的熱愛。

「單人日式烤肉」也是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就餐形式。一般的日式烤肉會有一群人坐在餐桌旁邊,一同烤制雞肉、牛肉或豬肉。但在享用單人日式烤肉時,烤肉和吃肉的都只有你一個人。

就連卡拉OK這種經典的日本娛樂方式也在向單人化發展。「對單人卡拉OK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如今約占卡拉OK消費者的30%至40%。」東京單人卡拉OK公司1Kara的銷售經理Daiki Yamatani指出。在日本,卡拉OK可謂隨處可見,一般都是由好幾層樓構成的大型建築,里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房間,適合不同規模的群體。但人們對獨自唱歌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因此1Kara公司將適合多人唱歌的房間換成了電話亭大小的個人「錄音棚」。

在日本,喝酒和夜生活傳統上都是與同事或朋友們一起進行的,日本的飲食文化也習慣採用聚餐制。因此ohitorisama運動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轉變。但究竟是什麼因素驅動了這種變化?這種變化又為何被看得如此重要呢?

社會壓力

在許多國家,一個人獨處並不會顯得很奇怪。例如去年12月,美國演員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就發布了自己獨自參加一場音樂會的照片。英國演員艾瑪•沃特斯最近也表示自己很享受單身生活,「做自己的伴侶」。西方報刊上會發表在酒吧獨自喝酒和看書的指南。許多社交媒體網紅也以獨自旅行作為自己的職業主題。

但在一個提倡順應大流和融入群體的國家,獨處可不是件小事。日本人口約1.25億,國土面積卻還不及美國加州,更何況其中五分之四都是山地、不適宜居住。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國家,人們自然很重視集體精神。

「日本是個小國,每個人都要學會與他人和諧共處。」日本最大的經濟研究公司、東京野村研究所高級顧問Motoko Matsushita指出。「因此人們面臨着很大的同輩壓力,不得不成群結隊地行動。」

Matsushita表示,隨着社交媒體越來越普及,你在社交媒體上的關注者數量或獲得的點贊數量也可以決定你的價值高低,這導致獨處被進一步污名化,受到的同輩壓力簡直大得令人窒息。她指出,ohitorisama現象的崛起正是對這種觀念的反擊,全天候不間斷的交流文化也對此起到了一定的助長作用。

就拿「在廁所里吃飯」這一現象來說,大阪大學社會學家Daisuke Tsuji發現,在廁所隔間里吃飯的學生並不是因為喜歡獨自吃飯才這麼做的,而是因為不希望同學認為自己找不到一起吃飯的人。

不過Matsushita認為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社會針對一人獨處的負面壓力已經有所減輕。「『你必須結婚生子』,諸如此類的社會壓力正在不斷減小。」她開展的一項有一萬人參與的研究發現,從2015到2018年,人們對獨立性、以及「家庭靈活性」的傾向不斷增加。例如,越來越少的人認為人們必須結婚生子,並且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即使有了孩子也可以離婚。在已婚人群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對配偶保密是可以接受的。

「超級獨身社會」

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社會正在經歷一次人口統計學上的劇變。出生率正在不斷下降,去年僅有86.4萬個新生兒,創下了1899年有人口記錄以來的最低值。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由單人組成的家庭數量也在不斷攀升,從1995年的25%增加到了2015年的35%。結婚率不斷降低,再加上日本老齡化程度嚴重、鰥寡人數不斷增加,這兩點都導致了獨居人數的上升。在這種新的人口統計學背景下,消費者行為、以及企業為迎合消費者提供的服務,都在不斷變化之中。

「獨居人群的購買力如今已不容小覷。」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博報堂」研究員Kazuhisa Arakawa指出。他針對日本這種「超級獨身社會」的經濟寫了幾本書。據他預測,等到2040年,15歲以上人口將有一半會獨自居住。「我認為,假如不重視這些獨身消費者的需求,市場就無法繼續發展。」

現年22歲的東京IT從業者Erika Miura就是一名ohitorisama主義踐行者。她說自己在朋友中是個「異類」,因為她有很多事都只想自己一個人做,比如一個人滑雪、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唱歌。她表示,一個人做事可以更自由,而且東京有很多提供給獨自一人的服務。1Kara公司的顧客Go Yamaguchi則表示,如果和朋友們一起唱歌,必須等輪到自己才能唱。「而且如果我唱得不好,我會感覺很丟臉。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就能隨心所欲地唱歌了。」

專家指出,Ohitorisama運動也給「傳統家庭」的成員提供了新機會。Arakawa在2018年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已婚人士喜歡單獨做點事情,比如偶爾去獨自旅行等等。已經結婚生子的Matsushita對此表示贊同:「我也喜歡時不時一個人去唱唱歌。」

至於老年獨身人群,Matsushita指出,這一群體對於別人看見自己獨自一人「在心理上較為抵觸」,女性尤其如此。但她認為,隨着年輕一代不斷打破界限,特別是隨着市場意識到老年獨身消費者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也會有所改變。

「世界在變化」

正在經歷這類社會變化的國家顯然不止日本一個。隨着出生率驟降、結婚年齡提高、人口逐漸老化,許多國家的獨居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倫敦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去年發布的一項研究預測,全世界單人家庭的數量在2000至2030年間將增加128%。

「不僅僅是日本,所有國家未來都將成為『超級獨身社會』,主要由不願結婚的年輕人、以及喪偶後恢復獨身的老年人構成。」Arakawa指出。「如果某個行業依舊僅以家庭為重點,將是很不切實際的做法。」

當然,在人們對獨自吃飯喝酒見怪不怪的國家,ohitorisama運動的影響並不會那麼顯著。但在日本,這項快速興起的運動則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Arakawa表示,他相信大多數日本人骨子里都是很獨立的。「我們不該將人們簡單粗暴地劃分為『能接受獨處的人』和『不能接受獨處的人』。」他說道,「大多數日本人其實生來都喜歡獨自行事。」他發現,參加音樂會或音樂節的人有一半都是獨自前去的,希望通過共同愛好結交新朋友。

人口結構的變化、再加上人們開始用更加靈活的態度看待不同的生活方式,ohitorisama現象得以在日本蓬勃發展。「僅僅10年以前,人們還會嘲笑『在廁所里吃飯』這種做法,」 Matsushita指出,「而如今,我們已經有了許多針對一個人的服務。人們看待獨處的心態也變得更加積極正面了。」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Hitori酒吧里,一位又一位獨自前來的顧客在這里與他人會面、交際。而調酒師Tateishi對這種感覺再熟悉不過,因為在成為這里的員工之前,她也一度是這家酒吧的常客。

「對那些之前只愛宅家的人來說,如果能走出家門、建立起一個新的群體,他們也許就會變一個人,」她指出,「他們會發現,這個世界正在變化。」

來源:cnBeta